由 楚狂 » 2013-07-28 09:25 AM
謝謝詳解。
個人以為「虛弦落雁」之典,不論用《戰國策》或黃魯直詩,其意本有「傷弓之禽,虛弦可下」之意。
(虛弦,非「無弦」,有弦無箭,援弓聲響亦可驚鳥。)
若南宋詩人、詞人,困於「國策」有志不得申,雖彊弓亦不得用,用「虛」字其意略隔。
如辛公稼軒〈木蘭花慢〉詞:「醉來時響空弦」,有弓無箭,亦如〈鷓鴣天〉詞:「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將滿腔壯志、悲憤,賦予一歎!
或有人讀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七律,甚愛「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聯,如古龍寫入《圓月彎刀》並刻句於刀上。惜未悟放翁投閒置散經年,於「臨時茍安」京師客阺等候微官倅貳派令,全篇孤憤都在末聯:「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初春入京等派令,清明即可到家。)
辛、陸兩公皆「生不逢時難自由」之悲劇人物。
故,個人以為「虛弓」若指「虛弦」其意略有所隔。
參考,參考,純粹討論而已,純粹個人想法而已。
切勿以字詞敗興。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