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臺灣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Re: 嘆臺灣

文章犁頭店人 » 2013-05-06 08:45 AM

每將異黨入羹湯,輕放藍營甘作倀
曲筆逢迎無正義,有何面目見爹娘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Re: 嘆臺灣

文章犁頭店人 » 2013-05-11 07:20 AM

使君心裡沒臺灣,媒體包裝神一般
登極媚中猶犬樣,不知疾苦在人間
最後由 犁頭店人 於 2013-12-17 03:44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Re: 嘆臺灣

文章犁頭店人 » 2013-05-24 09:14 AM

一旦傳媒拱上都,遂言政績可操觚
投中之外無餘事,收拾塵懷好度咕
最後由 犁頭店人 於 2013-12-17 03:46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Re: 嘆臺灣

文章芬陀利 » 2013-05-24 05:24 PM

哈~~"收拾塵心好度估"~~這句令人忍俊不禁 :lol: :p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Re: 嘆臺灣

文章犁頭店人 » 2013-05-24 11:26 PM

芬陀利 寫:哈~~"收拾塵心好度估"~~這句令人忍俊不禁 :lol: :p

看了電視度估心血來朝口占一首開開玩笑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Re: 嘆臺灣

文章一善 » 2013-05-25 03:32 PM

雖然近日很忙也用手機嘆一首。

嘆核四

橫財千古幾無貪,我問青天思定南。
身在公門好造業,卻將業果後人擔。
寫詩難成江西派,填詞不喜花間集。
一善
會員
 
文章: 4415
註冊時間: 2002-06-30 01:33 PM
來自: 台灣

Re: 嘆臺灣

文章犁頭店人 » 2013-05-25 09:21 PM

一善 寫:雖然近日很忙也用手機嘆一首。

嘆核四

橫財千古幾無貪,我問青天思定南。
身在公門好造業,卻將業果後人擔。

聽說陳定南先生很龜毛,隨身帶尺隨時撿驗公共工程,馬虎不得。辦公室的東西,雖一隻筆也不容帶回家。並阻擋六輕的設立,現在看起來是對的。這種人如果在南投恐怕也選不上,而且天不假年如之奈何。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Re: 嘆臺灣

文章天之驕女 » 2013-05-25 09:25 PM

犁頭店人 寫:一旦傳媒拱上都,遂言政績可操觚
投中之外無餘事,收拾塵懷好度估


請問犁頭師兄
您這度估?
是台語的打瞌睡的那意思嗎?
嬌而不縱
天之驕女
版面管理員
 
文章: 3163
註冊時間: 2006-06-17 12:02 PM
來自: 台北

Re: 嘆臺灣

文章楚狂 » 2013-05-25 10:05 PM

犁頭店人 寫:一旦傳媒拱上都,遂言政績可操觚
投中之外無餘事,收拾塵懷好度

「估」字,落韻
「估」字只做【上聲七麌】獨用,無平聲用法。

唐‧杜甫〈白鹽山〉五律
卓立群峰外,蟠根積水邊。他皆任厚地,爾獨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萬船。詞人取佳句,刻畫竟誰傳。

宋‧陸游〈五月二十一日風雨大作〉七律
風雨縱橫夜徹明,須臾更覺勢如傾。出門已絕近村路,對面不聞高語聲。
銜舳江關多蜀,宿師淮浦飽吳粳。老民願忍須臾死,傳檄方聞下百城。

另,
(一)粳米
放翁詩第六句末字用「粳」(或書作「秔、稉」),讀如「庚」或「精」,不黏之圓米,在台灣即「蓬萊米」。
相對於另一字做「秈」,讀如「仙」,不黏之長米,在台灣即「在來米」。
廣告商、廣播人、記者主播及部分讀白字之書手,常將「粳米」(稉米、秔米)寫做及讀做「梗米」(ㄍㄥˇ米),連帶還有廣告大作「台梗九號米」;有邊讀邊,木頭都能長出白米來。
噴飯!

(二)字詞重出
字、詞重出,在唐、宋人詩作中,不是多麼嚴重的事;放翁此律「須臾」兩字在第二句、七句中重出。
近體詩律,愈到近現代,愈趨嚴格。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嘆臺灣

文章芬陀利 » 2013-05-26 12:23 AM

楚狂 寫:
犁頭店人 寫:一旦傳媒拱上都,遂言政績可操觚
投中之外無餘事,收拾塵懷好度

「估」字,落韻
「估」字只做【上聲七麌】獨用,無平聲用法。

唐‧杜甫〈白鹽山〉五律
卓立群峰外,蟠根積水邊。他皆任厚地,爾獨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萬船。詞人取佳句,刻畫竟誰傳。

宋‧陸游〈五月二十一日風雨大作〉七律
風雨縱橫夜徹明,須臾更覺勢如傾。出門已絕近村路,對面不聞高語聲。
銜舳江關多蜀,宿師淮浦飽吳粳。老民願忍須臾死,傳檄方聞下百城。

另,
(一)粳米
放翁詩第六句末字用「粳」(或書作「秔、稉」),讀如「庚」或「精」,不黏之圓米,在台灣即「蓬萊米」。
相對於另一字做「秈」,讀如「仙」,不黏之長米,在台灣即「在來米」。
廣告商、廣播人、記者主播及部分讀白字之書手,常將「粳米」(稉米、秔米)寫做及讀做「梗米」(ㄍㄥˇ米),連帶還有廣告大作「台梗九號米」;有邊讀邊,木頭都能長出白米來。
噴飯!

(二)字詞重出
字、詞重出,在唐、宋人詩作中,不是多麼嚴重的事;放翁此律「須臾」兩字在第二句、七句中重出。
近體詩律,愈到近現代,愈趨嚴格。


楚狂詞長真是明察秋毫 :-o :!:
哈~~~這"台梗九號米"還是敝鄉的重要稻作哩 ;-)
小的也是一直跟著錯念"ㄍㄥˇ"音好多年了呢! :oops:
問了一下狗大神發現
連農委會的官方網上文件也都寫成"梗"字
只有看到些農試所的照片上明寫著"稉"字

至於"度估",我也有在報紙上看到記者這麼"参差"寫
如楚狂詞長所指
若欲合韻
建議犁頭店人詞長
或可用閩南語打瞌睡的常用寫法之一"拄痀"
(但~這麼寫就沒:roll: :lol: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Re: 嘆臺灣

文章犁頭店人 » 2013-05-26 01:07 AM

楚狂 寫:
犁頭店人 寫:一旦傳媒拱上都,遂言政績可操觚
投中之外無餘事,收拾塵懷好度

「估」字,落韻
「估」字只做【上聲七麌】獨用,無平聲用法。

唐‧杜甫〈白鹽山〉五律
卓立群峰外,蟠根積水邊。他皆任厚地,爾獨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萬船。詞人取佳句,刻畫竟誰傳。

宋‧陸游〈五月二十一日風雨大作〉七律
風雨縱橫夜徹明,須臾更覺勢如傾。出門已絕近村路,對面不聞高語聲。
銜舳江關多蜀,宿師淮浦飽吳粳。老民願忍須臾死,傳檄方聞下百城。

另,
(一)粳米
放翁詩第六句末字用「粳」(或書作「秔、稉」),讀如「庚」或「精」,不黏之圓米,在台灣即「蓬萊米」。
相對於另一字做「秈」,讀如「仙」,不黏之長米,在台灣即「在來米」。
廣告商、廣播人、記者主播及部分讀白字之書手,常將「粳米」(稉米、秔米)寫做及讀做「梗米」(ㄍㄥˇ米),連帶還有廣告大作「台梗九號米」;有邊讀邊,木頭都能長出白米來。
噴飯!

(二)字詞重出
字、詞重出,在唐、宋人詩作中,不是多麼嚴重的事;放翁此律「須臾」兩字在第二句、七句中重出。
近體詩律,愈到近現代,愈趨嚴格。

難得詞長造訪不勝惶恐之至,個人才疏學淺生性懶散。見電視用了度估(打瞌睡)便急於用上經詞長提醒,用台語發音果然改沽應可吧。謝謝指教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海棠疏影 和 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