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潭兩首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明潭兩首

文章李廷玉 » 2013-04-09 11:17 PM

(一)
日月光華一島邀
滄浪碧綰此盈瓢
雨過不減青天色
潭水泓中掬汝窯

(二)
風華曾幾減分毫
絕代譽從涵碧髦
行腳知何來遠客
蔣山潭月孰應褒
最後由 李廷玉 於 2013-04-10 12:38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李廷玉
會員
 
文章: 1339
註冊時間: 2012-08-18 01:16 PM

Re: 明潭兩首

文章楚狂 » 2013-04-10 07:57 AM

李廷玉 寫:(一)
日月光華一島邀
三千滄此盈瓢
雨過不減青天色
潭水泓中掬汝窯

「滄浪」,無論是解作「青色的水」,或「漢水上源」,「浪」字均做平讀入【下平七陽韻】。

一、漢水上源,大禹所導,見《書經‧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
《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亦見於《孟子‧離婁》。此「滄浪之水」即指漢水之源。
唐‧杜甫〈壯遊〉詩:「之推避賞從,漁父濯滄浪。」即用此典。

二、青色的水: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
「浪」字在詞牌平仄關要處。
而宋代張孝祥的壯詞中所指洞庭湖已在漢水之西,湖水與漢水無「涉」。

三、唐詩,見劉禹錫〈寄朗州溫右史曹長〉第六句平聲韻腳
暫別瑤墀鴛鷺行,綵旗雙引到沅湘。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杜若香。
史筆枉將書紙尾,朝纓不稱濯滄浪。雲臺公業家聲在,徵詔何時出建章。
案:六句「不稱」之「稱」字去讀;「不稱」者,不相當、不勝任之意。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明潭兩首

文章冬夏 » 2013-04-10 08:57 AM

李廷玉 寫:(一)
日月光華一島邀
三千滄浪此盈瓢
雨過不減青天色
潭水泓中掬汝窯

(二)
風華曾幾減分毫
絕代譽從涵碧髦
行腳知何來遠客
蔣山潭月孰應褒


今早起來,看到李詞長寫的兩首詩,也曾記得“滄浪”應為平聲,正要詳細查閱資料,楚詞長已把資料詳呈,此“浪”更是平聲無疑。此平聲字或可放前面,調整好便可。
從創作手法,寫作技巧,意境等方面看,個人認為這二首詩應為佳作,行文流暢,描述清晰,詩意濃濃,尤其是第一首。
最後由 冬夏 於 2013-04-10 04:52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冬夏
會員
 
文章: 1763
註冊時間: 2012-03-12 04:32 PM

Re: 明潭兩首

文章李廷玉 » 2013-04-10 12:39 PM

拜謝楚版教政 也心感冬夏詞長解說 其讀者之體會愈於作者之範例乎
付改 請再政
廷玉稽首為禮
李廷玉
會員
 
文章: 1339
註冊時間: 2012-08-18 01:16 PM

Re: 明潭兩首

文章木香李 » 2013-04-10 09:30 PM

《日月潭晨興見慈恩塔》
黛隔蟬紗青
凝清憩芷汀
浮屠托雲寄
靜向碧波聽

貼舊詩一首為和
初學乍練
方家祈政
木香李
會員
 
文章: 175
註冊時間: 2010-06-12 10:02 AM

Re: 明潭兩首

文章李廷玉 » 2013-04-10 10:22 PM

謝和 明潭宜人 君為知音
再添一闋

明潭贊
如何西子比西湖
未識佳人識景殊
到得明潭淘日月
晴中雨後說沉吳
李廷玉
會員
 
文章: 1339
註冊時間: 2012-08-18 01:16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Majestic-12 [Bot] 和 5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