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感懷】

文章萩荻 » 2013-03-22 04:08 PM

悲歡起落又何如
情款萬般終斷除
人世縱教俱看遍
難知心字怎生書
三秋絮宜詠
一幅水堪居
萩荻
會員
 
文章: 119
註冊時間: 2007-01-18 10:18 AM
來自: 綠塘

Re: 【感懷】

文章楚狂 » 2013-03-25 08:51 AM

萩荻 寫:悲歡起落又何如
情款萬般終斷除
人世縱教俱看遍
難知心字怎生書

末句甚有韻味。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感懷】

文章楚狂 » 2013-03-31 11:29 AM

萩荻 寫:悲歡起落又何如
情款萬般終斷除
人世縱教俱看遍
難知心字怎生書

末句「怎」字,韻書雖不收,但唐後已漸見於詩、詞之中;
字典:按此字(怎),廣韻,集韻皆未收,唯韓孝彥五音集韻收之。今時揚州人讀爭上聲,吳人讀尊上聲,金陵人讀津上聲,河南人讀如樝。各從鄉音而分也。

唐人亦少用,大約一直到唐末五代,呂喦(即八仙純陽子呂洞賓)的詩作裏開始出現使用「怎」這個字入詩,如:
「不知愁是怎生愁」、「妙道通微怎生說」等句。
到了五代、宋代,「怎」字開始大量出現在「詩」、「詞」中,如李清照便把「怎」字用得如口語般自然,卻又用得非常好,如:
〈聲聲慢〉詞:「三盃兩盞淡酒,敵他、晚來風急。」、「守著窗兒,獨自生得黑。」、「這次第,一個愁字了得。」
同一闋中,連用三個「怎」字,不嫌重沓。
另,宋‧范成大的七絕詩作〈戲題趙從善兩畫軸〉三首之一:「居士石腸都似夢,王孫心眼安排?」

若問唐人少用「怎」字,詩中用何字代替「如何」一詞表「疑問」?
答案:【下平八庚】韻的「爭」字。
如:唐‧王貞白〈書陶潛醉石〉頷聯:「如累月醉,不笑獨醒人。」
唐‧劉禹錫〈夢揚州樂妓和詩〉:「風流似舊徐娘」。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楚狂版主

文章萩荻 » 2013-03-31 09:44 PM

在這裡蒙您賜教,總是獲益良多,感激! :-D
三秋絮宜詠
一幅水堪居
萩荻
會員
 
文章: 119
註冊時間: 2007-01-18 10:18 AM
來自: 綠塘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1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