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侵寒露草為鄰
阿誰憐取殘香處
一片冰心碎與塵

楚狂 寫:文章是自己的大好,是千古不易的大道理。
更何況我寫不出這種清雅小品。(絕句比律詩難多了,尤其是字少的五絕。)
末句「一片冰心碎與塵」,第六字「與」做動詞用,做「給與」的「與」解時,語氣較弱,遂有所滯。(這純粹是個人主觀感覺,無有定論;或許有人覺得大好、甚妙,得一「輕」字。)
前人的作品,倒是可以參考一下;
可用的動詞很多,如:
一、輾(通「碾」)
宋‧陸游詞:「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唐‧薛能:「鼎消微是滓,車碾半和塵。」
二、作
宋‧陸游:「青松伐作薪,白玉碎作塵。」
宋‧陸游:「桑麻夾道蔽行人,桃李隨風旋作塵。」
三、著
宋‧楊萬里:「詩腸幸自無煙火,句眼何愁著點塵。」
宋‧王安石:「掃地待花落,惜花輕著塵。」
四、委
唐‧杜荀鶴:「朝喜花豔春,暮悲花委塵。」
唐‧劉禹錫:「斜日漸移影,落英紛委塵。」
五、覆
唐‧盧綸:「東門雪覆塵,出送陝城人。」
唐‧王維:「遺挂空留壁,迴文日覆塵。」
六、汙(做動詞用去讀,同「涴」字,惡去聲,泥著物也)
唐‧薛能:「陰成杏葉纔通日,雨著楊花已汙塵。」
七、染
唐‧白居易:「蘿襟蕙帶竹皮巾,雖到塵中不染塵。」
唐‧杜荀鶴:「天有惜花意,恐花開染塵。」
八、惹
唐‧杜荀鶴:「楚國空搖浪,隋堤暗惹塵。」
唐‧陳光:「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
動詞的字很多,如「化」、「落」等等,前人均用過,不再列舉。
至於第六字用「形容詞」或「名詞」,詩例亦多,不一一列舉,如:
「暗塵」、「滓塵」、「劫塵」、「幻塵」、「夢塵」、「陌塵」等等。
請參考。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和 2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