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涵碧樓感近事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3-02-12 08:21 PM

坐涵碧樓感近事
小坐山樓撫綠蕪。百年烽火祇須臾。興衰滿眼棲深壑,功過長吟付此湖。
漫舞嵐煙橫縱態,來聽鴻雁短長呼。簷頭燕雀真堪笑,誤認寒枝作霸圖。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楚狂 » 2013-02-12 10:26 PM

次句「百年烽火祇須臾」,個人認為「祇」字(左示右氏),有商榷空間。
提供個人筆記摘出如後,以供共研:


【祇】與【祗】的差異探討:

《佩文詩韻》、《詩韻合璧》收【祇】與【祗】入【上平四支】韻,各在其字下註明:

【祇】古作示,從示從氏,與本韻「祗敬」也之「祗」字異。
詞例有「地祇」、「百祇」、「萬祇」、「蒼祇」、「靈祇」、「三祇」及「祇樹」等。

【祗】敬也,與「土地祇」之「祇」異,按本字下多一。
詞例有「肅祗」。

若按《康熙字典》載:
【祇】音「ㄓ」,又音「ㄑㄧˊ」。
(一)《唐韻》作「巨支切」,《集韻》作「翹移切」,並音岐。同示,地神。《說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又有「安」也、「大」也等義。
(二)又《廣韻》、《集韻》作「章移切」,並音支。適也,但也。《詩‧小雅》祇攪我心。
(三)《韻會》孫奕示兒編曰:「祇兩音,音岐者,神祇之祇。音支者,訓適是也,如詩亦祇以異。」
準此,【祇】字當無仄聲韻。

【祗】獨音「ㄓ」。
「祗」字,古文作「祬」。《廣韻》作「旨夷切」,《集韻》作「烝夷切」,並音脂。《爾雅‧釋詁》:「敬也。」《書‧大禹謨》:「祗承于帝。」《正譌》:「从示,氐聲。見神示則敬。會意。」《正字通》:「與祇通。郝敬曰:祗从氏下一,韻書別出,其實同。」
準此,【祗】字當無仄聲韻。

若按【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載:
【祇】音「ㄓ」,又音「ㄑㄧˊ」。讀「ㄑㄧˊ」時,同「地祇、安心、大」或「祇樹、祇園」等用法。
作「ㄓ」用時,解作:「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或讀為「ㄓˇ」。

【祗】獨音「ㄓ」;做副詞用。有兩義:
(一)恭敬的。如:「祗頌學祺」﹑「祗請尊安」。
(二)適﹑僅﹑只。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祗相似。」(古風)

因此,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載,「祇」字和「祗」字都可作「只」用。若論其聲律,教育部收「祇」字「或讀為三聲ㄓˇ」,但依古音仍作【上平四支】聲用。

再看唐人用法:
【祗】
唐‧杜甫〈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其一
西漢親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雙白鬢,一別五秋螢。
忍斷杯中物,看座右銘。不能隨皂蓋,自醉逐浮萍。
老杜詩第六句用「氏」字下有「一」橫的「祗」字來代替「只」字,用以避「看」字犯孤平。顯見老杜用「祗」字作【上平四支】用。(若用「只」字,孤平詩例便多一例,故非。)

唐‧楊巨源〈酬崔博士〉
自知頑叟更何能,唯學雕蟲謬見稱。長被有情邀唱和,近來無力更承。
青松樹杪三千鶴,白玉壺中一片冰。今日為君書壁右,孤城莫怕世人憎。
楊巨源詩第四句用「氏」字下有「一」橫的「祗」字在當句第六字,該句依平仄譜聲調作「平平仄仄仄平平」,顯見該「祗」字亦作【上平四支】用。
但因為「祗」字與「祇」字長得太像,「祗承」亦有作「祇承」用者,按詞意應當作「祗承」才對(「祗」有敬意);「祗承」即「祗奉」,「敬奉」、「恭敬伺候」之意如:
後蜀‧花蕊夫人徐氏〈宮詞〉一百五十七首其一百一十
高燒紅燭點銀燈,秋晚花池景色澄。今夜聖人新殿宿,後宮相競覓承。


至於「氏」字下無「一」橫的「祇」字,唐人亦有寫入近體詩中,做為「只」用時,其詩例數量不及「祗」。
【祇】
唐‧顧朝陽〈昭君怨〉
莫將鉛粉匣,不用鏡花光。一去邊城路,何情更畫妝。
影銷胡地月,衣盡漢宮香。妾死非關命,緣怨斷腸。
八句一作「都緣怨斷腸」;無論用「祇」字或「都」字,意在避犯孤平。

唐‧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其十
幽意忽不愜,歸期無奈何。出門流水注,回首白雲多。
自笑燈前舞,誰憐醉後歌。應與朋好,風雨亦來過。
七句:「祇」一本作「祗」字。

因此,個人不認為「祇」字或「祗」字有仄聲用法,次句「百年烽火祇須臾」直用「須臾」即可。
若有人手中韻書之「祇」或「祗」字有仄聲韻,敬請賜知;功德無量。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楚狂 » 2013-02-13 09:26 AM

個人對五句「漫舞嵐煙橫縱態」又有點小意見,「縱橫」之「縱」入【上平二冬】韻,且五句「橫縱」對仗六句「短長」,當是原詞「縱橫」之倒裝。
倒裝後之「縱」是【上平二冬】韻?還是【去聲二宋】韻?
《類篇》:「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賈誼〈過秦論〉:「諸侯恐懼,會盟而謀而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締交,相與為一。」《註》「從,與縱同。」
按【縱】字:《廣韻》作「即容切」,並音蹤。《廣韻》「縱橫也。」

因此,個人認為作方向「南北」之「縱」,仍應從【上平二冬】韻。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四年級 » 2013-02-17 07:40 AM

故紙堆中人 寫:坐涵碧樓感近事
小坐山樓撫綠蕪。百年烽火祇須臾。興衰滿眼棲深壑,功過長吟付此湖。
漫舞嵐煙橫縱態,來聽鴻雁短長呼。簷頭燕雀真堪笑,誤認寒枝作霸圖。


借題
坐涵碧樓感近事-----七律
緣何抱屈上樊樓?作客詩壇動輒尤。
雅俗文評倩誰贖?輸贏代價致吾憂。
門風改革難勝任,義氣撐持易犯愁。
寧可留神師鳥囀;因聲贈答兩啁啾。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葉大照 » 2013-02-17 10:48 AM

真堪笑三字
蔑視難窺物態真
葉大照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楚狂 » 2013-02-17 04:01 PM

葉大照 寫:真堪笑三字
蔑視難窺物態真

讀詩只讀字面,不過瞽者摸象,未證全真。
貫休尚有「因思往事真堪笑,鶴背漁竿未是歸。」句,陸龜蒙亦有「當時任使真堪笑,波上三年學炙魚。」句。
詩人未有輕鄙之態,蓋一喟一喻也。

堪笑燕雀爭噪於枝頭,只求一枝之安,豈是「蔑視」萬物?哪是不見自然物理?
若築夢於南柯,不過虛幻烏托。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李凡 » 2013-02-17 08:37 PM

祗.
因曾用過,所以一抄.
我手頭只有詩韻合壁.祗或祇,有異義但皆屬四支韻.
但大陸簡體字〔辞海〕注明:祇,是”只”的繁体字.
〔通俗篇〕祗重衣衫不重人.用的是祗,但不知此”祗”平仄.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練習生 » 2013-02-17 11:17 PM

楚狂 寫:次句「百年烽火祇須臾」,個人認為「祇」字(左示右氏),有商榷空間。
個人不認為「祇」字或「祗」字有仄聲用法,次句「百年烽火祇須臾」直用「須臾」即可。
若有人手中韻書之「祇」或「祗」字有仄聲韻,敬請賜知;功德無量。

晚之前曾讀過前賢作品,用法與故紙堆中人版主相同之作品,不勝枚舉,試摘幾例供參.
飛仙嶺(宋•張先)七言絕句押微韻
路接曉天人近月,真仙去後祇雲歸
嶺頭舊曰上升日,空有山禽自在飛。

鳴皋(宋•林逋)七言絕句押文韻
皋禽名祇有前聞,孤引圓吭夜正分。
一唳便驚寥泬破,亦無閒意到青雲。

留姜西溟(淸•孫琮)七言絕句押齊韻
共坐山窗聽鳥啼,午餐相對祇寒齏
十年痛我無親養,不畜茅容舊日雞。

將之霅溪寄別擇梧師(宋•釋智圓)七言絕句押刪韻
白雲深處草堂閒,曾伴支公薄暮還。
獨上孤舟欲西去,倚檣回望祇青山

桐花鳥(唐•可朋)七言絕句 押虞韻
五色毛衣比鳳雛,深花叢裏祗如無
美人買得偏憐惜,移向金釵重幾銖。

蜀葵(唐•陳標)七言絕句 押歌韻
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
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嫌處祗緣多

登安陸西樓(唐•趙嘏)七言律詩 押灰韻
樓上華筵日日開,眼前人事祗堪哀
征車自入紅塵去,遠水長穿綠樹來。
雲雨暗更歌舞伴,山川不盡別離杯。
無由併寫春風恨,欲下鄖城首重回。

另有疑問?功過長吟付此湖。來聽鴻雁短長呼。有意?無心?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葉大照 » 2013-02-18 09:41 PM

貫休尚有「因思往事真堪笑,鶴背漁竿未是歸。」句,
陸龜蒙亦有「當時任使真堪笑,波上三年學炙魚。」句。
楚狂你舉這兩例,乃詩人自嘲解笑,非是訕笑他人他物。
簷頭燕雀真堪笑,乃是嘲笑他物,自大語。
我只說蔑視物態,指的是用這樣的詩心寫詩稍嫌不夠厚道。並未說不可這樣寫。你所回應未免加油添醋。
葉大照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楚狂 » 2013-02-18 10:31 PM

葉大照 寫:簷頭燕雀真堪笑,乃是嘲笑他物,自大語。
我只說蔑視物態,指的是用這樣的詩心寫詩稍嫌不夠厚道。並未說不可這樣寫。你所回應未免加油添醋。

請讀懂「簷頭燕雀真堪笑」一句意義,再對照結句「誤認寒枝作霸圖」,便知此乃作者「託興」於時景,再扣題(坐涵碧樓感近事)作警語的筆法。
至於感何「時事、近事」,呃,近來讀詩藉題發揮者眾,避免掉入文字獄株連廣求的陷阱,我非作者,還是留待原創人自為鄭箋吧。

但,若要因為「真堪笑」三字要被扣上「乃是嘲笑他物,自大語。」,這是「按字面解詩」;若不是好大的罪狀,便是偌大的「醉」語。
若讀詩都得扣上作者「用這樣的詩心寫詩稍嫌不夠厚道」,「仁(民)愛(物)」忒便宜哉。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葉大照 » 2013-02-18 10:44 PM

你的託興未免便宜
葉大照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