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秋憶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淡江秋憶

文章思禹 » 2011-08-04 06:44 AM

淡 江 秋 憶
-------------
雲雰坌巘霽秋璵,滬暮川霓傍晚漁。
儷影嬉懽盈愫羨,芙蓉妙筆笑嬌妤。
黌門萬卷行三里,嘯傲居軒瞰夜墟。
憶載紅樓華月夢,輕舟水渙颭風疏。


思禹 筆於 臺北靜軒
農曆辛卯年(兔) 七月初五

格式 : 七言律詩 -- 傳統古典唐詩格律
璵漁妤墟疏 韻(六魚)
注釋:
秋璵 : 借喻 秋月。 璵 : 美玉。
黌門 :指 淡江大學。
居軒: 淡江大學,覺軒花園,紀念 創辦人 居正(覺生) 先生。
詩意如下解釋。

音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XNvpwSo ... r_embedded


-------------------------------------------------------------


淡 江 秋 憶
-------------
雲雰坌巘霽秋瑜 ,滬暮川霓傍晚漁。
儷影嬉懽盈愫羨 ,芙蓉妙筆笑嬌掬。
黌門萬卷行三里 ,嘯傲覺軒瞰夜墟。
憶載紅樓昨日夢 ,輕舟水渙颭風渝。


思禹 筆於 臺北靜軒
農曆辛卯年(兔) 二月廿九日

格式: 用現代國語注音(官語)來分韻及平仄的現代古典詩。

注釋:
坌巘: 指觀音山,舊稱坌嶺。
霽 :雲霧消散謂之霽。
瑜 : 美玉 , 此借喻 秋月。
紅樓: 指 小紅樓及紅毛城之紅樓。
儷影嬉懽盈愫羨,芙蓉妙筆笑嬌掬 : 淡水岸邊步道,是情侶談情之地,也聚集很多街頭藝術家, 常 幫情侶畫像,尤其是 女性,往往是妙筆生花,畫如出水芙蓉, 美若天仙,讓女性 開懷不已。
黌門萬卷行三里,嘯傲覺軒瞰夜墟 : 從淡水車站往淡江大學走英專路行車道約 3華里。
覺軒 指覺軒花園 , 墟 :市集。 此夜墟 指 淡江夜景。
憶載紅樓昨日夢,輕舟水渙颭風渝 : 淡水情愫如過往雲煙,船過水無痕,喻歲月流轉,人事全非 。
思禹
會員
 
文章: 57
註冊時間: 2011-07-23 05:02 AM

Re: 淡江秋憶

文章楚狂 » 2011-08-04 08:09 AM

思禹 寫:淡 江 秋 憶
-------------
雲雰坌巘霽秋璵,滬暮川霓傍晚漁。
儷影嬉懽盈愫羨,芙蓉妙筆笑嬌妤。
黌門萬卷行三里,嘯傲居軒瞰夜墟。
憶載紅樓華月夢,輕舟水渙颭風疏。


思禹 筆於 臺北靜軒
農曆辛卯年(兔) 七月初五

格式 : 七言律詩 -- 傳統古典唐詩格律
璵漁妤墟疏 韻(六魚)
注釋:
秋璵 : 借喻 秋月。 璵 : 美玉。
黌門 :指 淡江大學。
居軒: 淡江大學,覺軒花園,紀念 創辦人 居正(覺生) 先生。
詩意如下解釋。

音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XNvpwSo ... r_embedded


-------------------------------------------------------------


淡 江 秋 憶
-------------
雲雰坌巘霽秋瑜 ,滬暮川霓傍晚漁。
儷影嬉懽盈愫羨 ,芙蓉妙筆笑嬌掬。
黌門萬卷行三里 ,嘯傲覺軒瞰夜墟。
憶載紅樓昨日夢 ,輕舟水渙颭風渝。


思禹 筆於 臺北靜軒
農曆辛卯年(兔) 二月廿九日

格式: 用現代國語注音(官語)來分韻及平仄的現代古典詩。

注釋:
坌巘: 指觀音山,舊稱坌嶺。
霽 :雲霧消散謂之霽。
瑜 : 美玉 , 此借喻 秋月。
紅樓: 指 小紅樓及紅毛城之紅樓。
儷影嬉懽盈愫羨,芙蓉妙筆笑嬌掬 : 淡水岸邊步道,是情侶談情之地,也聚集很多街頭藝術家, 常 幫情侶畫像,尤其是 女性,往往是妙筆生花,畫如出水芙蓉, 美若天仙,讓女性 開懷不已。
黌門萬卷行三里,嘯傲覺軒瞰夜墟 : 從淡水車站往淡江大學走英專路行車道約 3華里。
覺軒 指覺軒花園 , 墟 :市集。 此夜墟 指 淡江夜景。
憶載紅樓昨日夢,輕舟水渙颭風渝 : 淡水情愫如過往雲煙,船過水無痕,喻歲月流轉,人事全非 。


不是所有五個字一句,或七個字一句,雙數句尾押同韻,寫個幾行就叫作詩.
如果大作是"近體詩"的"七律"格式,那問題就大了!
七律是文章創作的極短篇菁華,裁句鎔聲,講平仄,拘對仗,有極其嚴謹的"格律"; "律"者,法也!新來創作數篇大作出入格律,極其自由!
近體詩創作要讓人心領神會,即使用再多的注釋,自我翻譯作白話文,那些新創的"詞語",仍舊費解生硬.
至於什麼叫"對仗"或 "押韻"?有所謂"笠翁對韻"是舊時塾師所用,或許可以參考.押韻也不是為了那個字在首句末字或是雙數句末字,而隨意選個同聲韻字 "湊韻" 了數!

建議暫移<新秀鍛練場>試啼新聲較佳!
鄙人非網管,只是看了數篇,狂氣大發!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1-08-04 10:21 PM

詞長吟安
以詞長大作而言
對平仄格律遣詞用字想必並不陌生
不過七律尚有其對仗之要求
如詞長不熟悉對仗之法
詩詞小講堂中已有多篇文章討論
講堂之習作古典詩連結裡亦有相關討論
詞長不妨參考

至於通順與否之問題
陳文華教授再談古典詩創作時曾提過一想法
「寫詩先求通順再求雅。至於怎麼樣通順?可以試試看把
詩翻譯成白話寫出來。如果在翻譯的過程中,你發現加入
了很多的字詞才能解釋完這句,那就是濃縮太過,或是你
要講的東西太多,句子不通順了。這時候就來考慮如何去
除多餘的想法或是修改句子,讓意思通達。」
一點點意見僅供詞長參考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文章思禹 » 2011-08-10 06:10 AM

在下初學 , 感謝 諸詞長的指導及建議,受益良多. 謝謝!
思禹
會員
 
文章: 57
註冊時間: 2011-07-23 05:02 A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