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水村 » 2010-12-15 03:12 PM
有懷宜州天倫山莊席上諸君子 庚寅初冬
水村
入冬農事了,來作帝王尊。放養家雞嫩,私熬米酒溫。
串門吾舌在,和韻幾人論。向日交杯處,更闌憶舊痕。
懿桐和
幸會在天倫,鴻儒席上尊。品花人已老,好客酒重溫。
歌舞同君興,風騷共我論。日來思勝概,縈夢幾遺痕。
啟考和
千載歌仙地,奇峰秀氣尊。深秋逢盛會,舊雨得重溫。
乘興登臺詠,陶情對酒論。高賢尋句處,鴻爪尚留痕。
龍山居士和
山莊欣聚會,柳客受崇尊。簫韻聲悠美,歡場笑語溫。
輕歌同細品,妙詞獲高論。一世榮枯事,天倫印有痕。
月霜和
相逢能有幾,座上友為尊。梅撫輕煙醉,情因濃酒溫。
隨緣邀客聚,疑義共君論。分別迢遙路,簫聲繞夢痕。
月香和
久盼群英會,騷壇孰獨尊。新知欣幸遇。舊願得重溫。
土酒同豪飲,華章共暢論。吟鞭遙指處,青翠盡題痕。
雲浪和
山莊離別後,無意對孤尊。雨歇宵方寂,君歸句尚溫。
常聞高鳥唱,更愛大儒論。月色沾詩袖,相思不了痕。
誠邀水村先生天倫聚會
月香
天倫聚會不尋常,更喜東籬菊吐香。歌海揚帆同破浪,詩山攜手競騰驤。
文明柳郡生才子,秀麗宜州引鳳凰。歡樂舞臺癡複醉,風流雅士共登場。
水村和
初到天倫果異常,黃家才女號霜香。自憐衰白非中日,莫使煙塵列上驤。
紅粉共推人比玉,青琴誰賦鳳求凰。休慚我乃逃名客,閑過宜州翰墨場。
月霜和
大儒臨駕豈尋常,一曲文簫滿座香。美酒盈杯斟蝶影,滄波濡筆羨詩驤。
有心易渡長江水,無樹難棲真鳳凰。聚散隨緣天已定,群賢營夢共登場。
雲浪和
結彩山莊非往常,客臨月桂降天香。詩紗未揭歌王面,論坫已攜金轡驤。
娛水龍江彈賽馬,長簫鳳曲似求凰。由他情縷今生系,來作師徒夢一場。
水村贈黃月霜、月香女史
萬里相知為鬥詩,硝煙彌漫掩旌旗。歌王兼愛尊葩藻,鳳德深弘展瑞眉。
鄰里有情終會合,騷人無處不稱奇。天倫莊上親緣厚,指引前來屬阿誰?
月霜和詩:
千里相邀為學詩,歌王欲拜帥王旗。擬將筆陣練雄膽,有借騷壇揚秀眉。秋雁長空傳厚意,洞簫低訴化神奇。天倫聚會成暇想,捉句迷茫當問誰?
月香和詩:
村姑門外學敲詩,歌海張帆當戰旗。千里激流難穩步,三更對鏡恨愁眉。
燈前展卷憐才少,筆下生花入夢奇。欲晤天倫緣未了,賢師問路更尋誰?
遠送月霜歌王赴都安河池等地演唱
孟冬猶是好風吹,迤邐關山白羽麾。夾道萬民爭快睹,輕車一線漫追隨。
歌謠醇樸因誰變,史冊流芳不自知。欲擬他鄉榮返日,燈前品茗解相思。
月霜和
輕車笛響伴風吹,數點山花若彩麾。路樹搖搖捎影過,冬陽暖暖寄情隨。
流芳千古憑他論,誠摯一心唯自知。但得歌場揚笑語,何求紅豆種相思。
初至宜州明德鄉
十二月五日晨余乘火車至宜州,社友駕小車載赴明德鄉,路程四十餘公里,至鄉體育場集會。社長龍山居士韋文波與歌王月霜來接,月香因砍甘蔗未能出席,此餘與月霜初晤也。韋社長宣佈開會,餘則由月霜主持。
活動不外唱山歌、吟詩、跳舞,農家少女爭上臺演出,人人健康活潑,幸福心情可掬,非複文革前後五分錢一勞動日可比也。活動至下午四時許結束,詩社借鄉公所食堂烹飪,每人交十元,席上有雞、魚、排骨、米酒,十余桌俱滿,社員高談闊論,間有以情歌對答者。餐後,人人領取期刊和一條毛巾,依依惜別。蓋所居相離幾十公里,聚會誠非易事。社員絕大部分為農民,非以作詩為樂,而以見面為親,此為余平生之所罕見者。
飯後韋社長邀余與八仙子、歌王,至其家。家亦養蠶,別無餘財,而社友二百余人皆尊之親之,此疑難釋。因須置蠶箕故,房舍甚為寬敞,今一年蠶事已完,故空空如也。
社長嫂復烹土雞進米酒,四人暢談至深宵,各歸房就宿。
翌晨早餐後眾人往龍山羅漢岩寺廟隨喜,廟為宋代所建,碑刻尚在,
長老為某大學退休教授。此行以詩記之(未完)
沿路驅車明德鄉,山容水色映天光。柔情俚句飄原野,新譜藍圖在廟堂。
社友遠來聯舊誼,村民圍堵看歌王。主人雞黍供談興,細細蛩吟夜正長。
月香和
騷朋久聚勝仙鄉,夜話滔滔臉放光。敢把大儒邀入夥,欣將小廟當吟堂。
登臺競演哥連妹,鬥句何分庶與王。人有豪情終不老,童心依舊水流長。
月霜和
難得騷朋聚敝鄉,吟風拂處漾晴光。歌撩一曲逗情趣,梅發千枝香藝堂。
世事窮通來問佛,人生瀟灑豈尊王。縈懷最是君離後,龍水悠悠東去長。
題二黃明德鄉詩後
憶十月二十日火車上初與在來賓市打擂臺之月香月霜姊妹鬥詩,至今日十二月十日整四十天矣。
斜照西風獨倚欄,不堪來聽鳥聲酸。淡名而外諸能易,慧女之間總覺難。
短鬢百年塵世笑,長宵一盞夢魂安。雒濱古渡今重別,煙水迷蒙畫裏看。
贈月香月霜
垂涕天涯不自哀,幾人桑下識君才。清簫一曲歌相和,疑是龍江踏浪來。
月香和
天涯追夢未心哀,大地如春育我才。風送清香飄萬里,簫聲回蕩引歌來。
月霜和
歌抒心聲不許哀,蠶姑有幸識高才。扁舟一葉遊書海,自有清簫引鳳來。
初至宜州明德鄉(續)
余四人十二月六日晨登龍山羅漢寺,蘭若頗為壯觀。皆因社長常率村民修葺也。比丘尼導吾一行拈香禮佛拜觀音,囑有求,默念之必有應。余孔子徒,無所希冀,亦參禱如儀。
拜訖,長老導至方丈用茶。於各人一一觀之,至月雙則諦視良久,後以麈尾指曰:施主聰明善良,根基純正。然六欲鼓蕩於中,聲利癡迷於外,恐將煩惱纏身,難能自拔。不若入我門來,永離劫火。佛門雖非名教,其中自有樂地,不知善知識意下如何?說得月雙雙淚涔涔,我們就下山了。山下社長和八仙子一人一個,用摩托車搭我和月雙到鄉村小站,他們轉頭回家。
我和月雙坐中巴行了十多公里,有叉路至其家,她便下車,搖手為別。我逕至宜州車站,乘火車回家。
後來聽說月雙準備出家了,其手機已棄,無從聯繫,以她性格,看來所傳不假。因作此詩以紀一月來之交誼云。
擬送月雙入道
浮塵懊惱似歸潮,窗外繁花亦漸凋。文字已成終世累,因緣都在片時消。
掩關粉淚辭知己,入定青燈罷唱謠。莫是癡情難解脫,清鐘梵唄悟根苗。
纖弱誰知更力田,一朝辜負養花天。山行小路如追日,牛駕深泥似坐船。
欲獲風光誰勸勉,但求溫飽得安眠。只將家務朝身攬,石碾千鈞自挽牽。
春到山鄉映翠霞,魁星初照小農家。讀書姊妹詩流韻,交友賢良舌吐葩。
萬選青錢登蕊榜,大聲錦里折皇華。(注)當時顧眄音清越,已見風儀震邇遐。
注:莊子天地,折楊皇華皆古曲。
油碧香車夢漸闌,春情思借返魂丹。歌台初罷眠禪榻,筆劄閑拋拜戒壇。
紅淚凝神心已淡,黃絁入道歲云寒。行人指點空山處,百里煙雲覓欲難。
最後由
水村 於 2010-12-20 09:25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醉吟久矣安悬瓠,
任诞常如不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