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網友挑起舊癮,還邀去參加天籟吟社的詩會,無巧不巧,當日的詩題居然是自己從前經常習練的題目之一: <道院鐘聲>,規格卻換成一東韻七絕。那天臨場寫了三首:
其一
似有鐘聲飄入耳,因緣際會聽秋風。龍吟虎嘯傳千里,悟入心頭各不同。
其二
飄飄渺渺慢隨風,道院鐘聲不在雄。此日緣來吹入耳,渾忘得失有無中。
其三
古院鐘聲能下酒,千杯終醉悟禪空。輕敲重撞俱無意,惟我多情恨未窮。
@@: 久不迷此道,都生疏退步了。二小時寫三首,速度上滿意,格局上三篇寫三種鐘聲,各有含意,總體水平,大概是自己最好時的七成多一點吧。這樣一個下午,既增廣見聞,又可重施故技,算十份豐富了。今天朋友又介紹了這一好去處,謝謝啦朋友!
重翻舊作,今天竟又匆匆過了五年,四十歲了,心境變化卻不大。
其一,寫於三十歲
古廟絕塵山翠重,靜無人處有禪鐘。
閑僧笑說三生偈,流水歸依十里松。
耳聽風聲應已遠,心隨雲影漸無蹤。
天涯欲絕渾顏色,翻落斜陽墨更濃。
其二,寫於三十五歲
落盡斜陽綠更深,繁星漸上夜方沉。
出門風大輕扶帽,涉水靴寒慢入林。
古寺絕塵拋世俗,清香滿樹送梵音。
細齋溫酒禪床冷,笑與閑僧論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