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詞長將大作詩題修註(古体),茲提下列八點供詞長參考 ~
一:押平韻之古詩,出句以用仄聲字為原則。
二:七古句中,如第四字為平聲,則第六字宜用仄聲。
三:古絕大都以押仄韻為主,然間亦有押平韻者。
四:不宜入律,如出句入律,則對句宜避免入律;對句入律,則出句宜避免入律。
五:不怕犯孤平,蓋孤平可避免入律。
六:仄韻到底者,間用律句無妨,因用仄韻者,已非近體詩。
七:換韻者亦非近體,雜用律句亦無礙。
八:古詩中宜少用五平或七平之句,然五仄或七仄之句則較常見。蓋五平或七平之句,在聲調上缺少變化,而仄聲中尚有上、去、入之分。如出句為五平,則對句宜用四仄或五仄以救之。如「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等是。
http://home.educities.edu.tw/bise/big5/ ... gist/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