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長沙大火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文章戴金生 » 2009-11-07 09:20 PM

問候樓主,一出病房就替幾篇戰史點睛。
倒是對勝敗有點不同看法,譬如美軍以這麼強大的軍力,打一個伊拉克阿富汗,結果打得民窮財盡,我不以為老美是打勝了。目前還困在那,想培養個傀儡。當年抗戰的軍力中日相比較,也是步槍打比大砲,不過戰爭靠的還需是意志與後勤。意志,當年你我的父母都打過那場聖戰,當知他們的意志多強。後勤,那只能靠地廣人多了。日本那時已有Toyota, Honda, Mittsubichi,....中國只有一個漢陽兵工廠,後來只能在重慶山洞裡製造了,早期還有點蘇援,晚期才來美援。衡陽那戰的確是以少勝多,方先覺及許多師級以上的將軍都得了青天白日勳章。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1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Re: 火焚長沙

文章一方 » 2009-11-08 08:31 AM

夜風樓主 寫:余程萬因此得虎賁將軍稱號 余將軍民國39-40年曾任26軍軍長在滇緬邊區游擊 後放棄部隊居香港 一次遭打劫(一說舊部索餉)就靠攏回北京
 

小弟在網上看到的資料是余程萬將軍在香港的寓所遭到打劫時,於警匪槍戰中中彈死亡。

http://hk.huaxia.com/thjq/wzzdlj/2008/01/21436.html

夜風兄可否查證一下。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夜風樓主 » 2009-11-14 02:27 PM

敬覆戴金生詞長
砲在陸軍各國都分砲兵砲與步兵砲 抗戰前全國只太原瀋陽可作砲兵砲 太原出75山砲(曲射)瀋陽出75山砲 75野砲(直射)漢陽出砲彈未出砲 瀋陽918即淪為日軍戰利品
太原在77後也失陷 漢陽則於民國29年易手 但時間較長
部份機械轉入四川 抗戰時 中國在俞大維主持下 每月產
150重迫砲2-4門 為最大口徑砲 另一般師級配12門國產82迫擊砲 團則用國產60迫擊泡 少數部隊有戰前購於德國的20公釐機關砲 全國最大砲是購於德國的150榴彈砲共24門 作軍委直轄用於決戰重點 就這些 日軍侵華早期僅一種編制 師砲兵36門75山砲或野砲 每聯隊(團)配75山或野砲四門 37戰防砲四門 每大隊(營)配70公犛榴彈砲2門(日軍稱92式步兵砲)營另有小砲排(迫砲)每班有50執彈筒(全世界只日軍有此配備原是利用馬鞍為依托發射 後裁騎兵改配步兵)國軍連步槍都不能每人一支 聞名的西北軍一班12人 只步槍8支 大刀4支 長城戰役摸調日軍第五師團砲兵陣地的就是大刀隊 20世紀 好像只有國軍有大刀隊 說來壯烈 記之心酸 八年以三千萬人死傷  換來日軍不到百萬死傷 日軍自稱只打了一個半敗戰 是戰場另一關點 台兒莊雙方都不是預定戰場 國軍集中40萬守徐州 日軍想全滅這40萬雙方企圖公開後國軍想撤出徐州以保全實力 日軍則以殲滅為目地 台兒莊日軍參戰一個半師約四萬人 被殲萬餘人 死亡百分之25 國軍參戰十多萬人死了十萬 但國軍確保台兒莊應是勝者 但由傷亡比例看 
日軍是敗戰嗎 他消滅國軍目地以達 撤回原防 誰勝誰敗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Re: 火焚長沙

文章夜風樓主 » 2009-11-14 02:45 PM

一方 寫:
夜風樓主 寫:余程萬因此得虎賁將軍稱號 余將軍民國39-40年曾任26軍軍長在滇緬邊區游擊 後放棄部隊居香港 一次遭打劫(一說舊部索餉)就靠攏回北京
 

小弟在網上看到的資料是余程萬將軍在香港的寓所遭到打劫時,於警匪槍戰中中彈死亡。

http://hk.huaxia.com/thjq/wzzdlj/2008/01/21436.html

夜風兄可否查證一下。


小弟所引為新聞界老人 卜少夫 在香港出的新聞天地 由民國35年創刊 到民國75年止的合刊本 我看了一遍 其中有關余程萬就是如此記 他離開部隊 以當時情況是不可思議 因為是人人搶兵權的時代 許多國軍將領到香港後都又靠左行 如衛立煌 
另一般網路資料好像台灣網友投稿少 多是大陸網友引用的也都是現在公佈的 對照早期建國初期公佈的資料差異大 如一般網路大陸方面常稱的國軍五大主力 國府方面完全無此記載 因這五個部隊都被消滅 共軍為揚功才有此說 國軍戰力強打勝仗建立滇緬邊區的第8軍第26軍卻不見大陸有何記錄 對內戰資料我比較相信早期大陸方面與一般人的回憶 當然我會加比對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7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