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長沙大火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記長沙大火

文章一方 » 2009-10-29 08:17 AM

秦漢名城五日燒,生靈古跡盡成焦。
天心閣記悲懷事,真相楚魂誰可招?

注:1938 年 11 月 13 日凌晨湖南長沙市發生大火,連燒五日夜,全城盡毀。
[url]http://zh.wikipedia.org/zh-hk/文夕大火[/url]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李凡 » 2009-10-30 11:03 PM

長沙大火古城燒,三萬軍民尸體焦.
罪首原來張省座,竟然敵我共安招.
最後由 李凡 於 2009-10-31 09:37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戴金生 » 2009-10-31 08:40 AM

三十萬?不對吧!統計是三千多人。
張治中沒被槍弊,倒找了幾個羔羊給頂罪。
不過,一年後的三次長沙大會戰也把長沙城打個廢墟了。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1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文章李凡 » 2009-10-31 09:49 AM

三十萬?不對吧!統計是三千多人。
張治中沒被槍弊,倒找了幾個羔羊給頂罪。
------------------
謝戴詞長指正,三十萬是當時導遊斤逆,我未查證.反來看古狗,說是二萬多人.其他網多說死傷人數成謎.現尹為三萬.
張治中本是禍首,但最後只是長沙警察局長等三人填命算了.張雖撤職丫從此平步青雲,成為江共二黨重要人物.是國共談判的江民黨代表團長,又投誠共產黨成為人代副委員長,文革被抄家亦得保護.幸於1969年死去,并未受太多折磨.此亦天之不公者.
尾句顛倒招安為安招,是因韻之關係,於詩亦有翻韻之說.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戴金生 » 2009-11-01 12:57 AM

戰事猶纏千里外,
彤雲幾日蔽湘村。
將軍一把無名火,
竟使星沙化廢垣。

先母那時正在長沙讀中學,也因此輟學返回湘鄉家中,後撤退到雲貴。
張治中受不受折磨,是時也命也。不過二臣之命,也不是太好受吧!至少歷史上不是一個高的評價。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1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文章一方 » 2009-11-01 07:44 AM

謝戴詞長和詩。

在網上搜尋了幾日,覺得以下的網頁有較詳細的敘述。
CCTV-國家地理-長沙文夕大火
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topic/geography/C17026/02/index.shtml

官方的統計數字是當時的長沙人口為三十萬人,大火的死亡人數為三千人。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李凡 » 2009-11-01 10:37 AM

http://baike.baidu.com/view/57140.htm
全城基本被焚毁,烧毁房屋5万余间,烧死居民2万余人,财产损失无数。
但當時我確聽了三十萬,現查當時長沙人口只五十萬,[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5%A4%95%E5%A4%A7%E7%81%AB].或我聽錯說的是受災人口三十萬.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戴金生 » 2009-11-01 11:38 AM

維基的網站上也有文夕大火的說明,它的數字是三千。
總之,張治中不知為何那麼冒然的提早來個「焦土政策」?
不知他死前是否有說明?不過湖南那幾場與日本人打的硬仗,
中國人應當好好的認識了解。長沙三次之會戰,常德會戰,
衡陽會戰,湘南會戰(?)。不要只知道後來內戰的得逞,
而不知當年外侮的痛苦。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1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文章一方 » 2009-11-04 06:25 PM

小弟在中學時,中國歷史課程只是說到 1911 年中華民國成立。多謝戴詞長介紹參閱三次長沙會戰的資料。這次旅行路經常德,到處都在建樓,並沒有戰火痕跡,而導遊少艾也無提及。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戴金生 » 2009-11-05 10:02 AM

當然現在是看不出戰爭痕跡,那時是民國三十二年,太平洋戰爭也打起來了。常德會戰打得比長沙還要慘烈,巷戰,刺刀戰,人帶著手榴彈與敵共亡的全都有。那時還有美空軍參戰,五十七師死守陣地,打到彈盡援絕,後來日軍與師長余程萬協議停火,五十七師的殘兵撤出常德。為此余程萬差點被老蔣槍斃。日軍對五十七師倒是很尊敬。五十七師的死守,爭取了時間,其他軍隊又整建再回馬常德,又收復常德。雙方死傷都是四、五萬人。好像是建了一個紀念碑。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1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火焚長沙

文章夜風樓主 » 2009-11-07 10:59 AM

火焚長沙
若說抗戰史不論谁參加過的說者難免有自我宣傳之事 對維基我查過因台灣網友不喜歡上 上的都是大陸網友 引用的又都是大陸現在出的資料 不但對不上其它美日等資料 就連早期中共建國初期的資料也不參考以至內容只記現在大陸資料與建國初期發表資料不同長沙大火有一說事先早準備好由警衛團放火 在日軍進逼新牆河時通報的參謀不會說國語聽的人也不會說國與而兩人恰都用鄉音 卻不是一省人 結果報上新牆河聽成了新河 新河距長沙近才下令放火 國府記抗戰史最喜談三次長沙會戰 第三次日本傘兵百餘人降下佔了城門 還是不能接應而失敗 主要是防守國軍將砲兵放在岳麓山 且觀測良好 日軍無此地利 但長沙在民國33年的日軍大陸打通作戰中被攻破 日軍長誇八年在中國只打過一個半敗戰 其他都是有計劃撤退 本來認是誇大 這幾日讀中研院口述歷史 白崇禧的口述證實 白將軍說常常包圍了日軍卻不能殲滅而被逃脫 主要是沒有大砲 日軍打敗了還可借飛機助戰 戰車開路大砲掩護而走 
國府喜談長沙會戰因主將薛岳來台 其部下多任要職當然宣傳自己光榮 國共軍所認的勝仗是只要打退了敵人就是勝仗 台兒莊國軍打掉十幾個師 死的日軍約萬餘 日軍所認的敗戰是自己比敵人強而失敗才算敗戰 所已日軍認半個是常德會戰 日軍攻城一向是砲轟 打塌一角再用戰車衝入 打常德日軍砲彈打光了演出爬雲梯(這是現代日軍惟一一次)爬上城垛守軍57師師長余程萬要人蹲下
日軍一冒頭就一刺刀 後來日軍用細青竹綁上手榴彈 由雲梯伸入趁爆炸擁入 城門失守進入巷戰 常德縣長率保安團二百人助戰余將軍令其出城為援軍帶路 待援軍到時57師全師剩二百人
余程萬因此得虎賁將軍稱號 余將軍民國39-40年曾任26軍軍長在滇緬邊區游擊 後放棄部隊居香港 一次遭打劫(一說舊部索餉)就靠攏回北京
日本人承認的惟一敗戰是衡陽 用十五萬人200多門重砲對國軍二萬人8門輕砲 打了48日才入城日本人檢討認為是奇恥大辱 
守將方先覺民國75年病逝台北 日軍曾組代表(青嵐會)來台弔唁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