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聰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馬思聰

文章淳風 » 2009-10-12 08:44 PM

馬思聰

君思故國馬思疆,送罷歸帆送夕陽。
東調西琴聲切切,番鷗慣聽懂思鄉。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文章戴金生 » 2009-10-12 10:16 PM

當年小將霸紅疆,
高舉大旗尊太陽。
悲曲琴傷腸更斷,
幽幽孤雁遠家鄉。


馬思聰在文革時逃出大陸,曾是世界頭版。
他那思鄉曲真是為自己寫了!
最後由 戴金生 於 2009-10-14 06:18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1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文章淳風 » 2009-10-14 12:03 AM

多謝戴君疊玉。戴君請隨意用茶,我慣了自言自語,非輕慢君。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文章淳風 » 2009-10-14 12:03 AM

思鄉曲詞 紀念馬思聰先生(2007年10月18日)

離鄉千萬裏外
心倍傷
懷憂望月情愁
家在雲天水窮處

那雁歸徘徊倦怠
有我牽腸
小樓雨夜惜別
至今仍繞客夢鄉

遊子今思爹娘
無從帶去片問候
家中那棵老槐樹
葉子可曾已落光
雙親請不要著惦兒
冷熱要懂相照看
只待雲散麗日來
相見不會太遙遠

月色今晚依舊
風那裏來
托你送我祝福
化細雨灑遍故鄉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文章淳風 » 2009-10-15 11:22 PM

伶人歌 曲用《雲水禅心》 (2007年12月19日)

秋草連碧稀
黃葉挽枯枝
風蕭一夜淘不息
明朝落紅啼

歌衫綴英旖
舞落顔誰惜
年年今日赴君笠
還認舊芳悉

伶人台上悲淒
今夕爲誰譯
一颦一怨聲激
我竟隨淚滴
哀唱別姬時
霸王杯可祭
再舞一曲劍影裏
壯君烏骓逝

聽大風起兮
虞兮再斟溢
舉杯同揖
喝盡烏江泣
大步震天地

今朝芳草萋萋
誰識舊迹
唯見煙光殘照裏孤雁尋伴戾
再向天雲盡際…


聖誕曲詞 (2007年12月22日)

我帶來祝福
你帶來笑臉
我們歡聲唱
感謝這一年

你唱我陶醉
我舞你留戀
真情融化的冰山
滋潤著心頭

叮!叮!叮!
當!當!當!
心兒跟著飛
到冰天 到雪地
到那快樂園裏

讓歌聲 讓笑語
充滿每一天
我們一起拍拍手
感謝這一天


斯卡布羅集市歌詞 (2008年8月20日)


從遠古你慢慢走來
唱起那憂傷無奈
多少風雨都不曾留下
爲了心中那份摯愛

尋尋覓覓倦了又倦
天上星星爲我感慨
一閃一閃似在流淚
無邊月色默默躲開

茫茫風沙南天北海
春夏過後白雪皚皚
一年一年花開花落
早已遺忘此身所在

從遠古你慢慢走來
唱起那憂傷無奈
多少風雨都不曾留下
爲了心中那份摯愛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文章陳靄文 » 2009-10-17 12:00 AM

我幸運能聽過他在美國演奏『思鄉曲』,這首歌曾經被大陸向台灣廣播過,後來改播『東方紅』。

馬思聰在1949年因愛國而從香港回大陸,後來擔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是小提琴家,他的作品中,我覺得小提琴『第一回旋曲』最動聽,我在紐約聽他弟弟馬思宏、董光光夫婦演奏過,黑膠唱片『江南春早』裏面也有,是鄭石生演奏。

但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我小時後在大陸常唱的『少年先鋒隊隊歌』,少先隊我當過,在廣州我哋稱紅領巾,1950年作,並由郭沫若作詞,旋律優美易記,其中『我們新中國的兒童,我們新少年先鋒,團結起來繼承我們的父兄,不怕艱難擔子重,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而奮鬥,學習偉大的領袖毛澤東』,當年億萬像我的兒童唱著它長大,至今仍然懷念那旋律。懷舊時想到大陸書店和網上找來聽一下,卻覺得完全不一樣,後來才知道馬思聰這個毛周的戰友,愛國愛民的音樂家被鬥到隻屐咁(呵呵,馬是廣東人),因為姓馬,被逼吃草,終於逃亡香港,成為「祖國叛徒」,這首歌也被禁了,1961年大陸另改一首。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被我找到了,也許今天會再見天日?

馬思聰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感動,他說﹕「我個人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國當前發生的悲劇比较起来,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陳靄文
會員
 
文章: 1608
註冊時間: 2005-02-14 11:02 PM
來自: Bloomington, Indiana

文章淳風 » 2009-10-18 09:59 PM

遣懷四絕 (2009年1月18日~1月20日)

烝民何罪作麻花,野火殃苗結苦瓜。
天幸當年書讀少,得留清白對中華。


荒唐歲月鬼同羞,萬載人師不准丘。
曾步時文譏老二, 至今觀史愧春秋。


元象明庭素不如,壽高殘節愧堂居。
可憐中夜無人處,研淚和羞趕頌書。


紅塵一醉白千瞳,漬袖擎杯唱大風。
曆史由來多少事,無非日月要分宮。


我于紅羊劫初生于羊城,昔太公稍有薄産帶挈家庭劃爲黑類。1970年我兩歲多,弟未足歲,遵政府疏散令,一家四口強制遷戶至粵東北之崇山僻村。1975年,我已到學齡,父攜家潛回廣州。時原居室已被政府分配給外人住,(祖居爲三層磚木樓,新政後被政府以“代管”形式收去,遺一約30平方的小室給我父,其余的租與外人,祖居至今未發還。)我們只好輪寄于親戚家。因讀書要戶口,父求告諸校無一敢收。1978年,有一陳姓校長同情我們,推薦到就近一小學,破例許我和弟挑試卷,考過那級讀那級。我考讀四年級,弟讀三年級。

謝霭文先生垂顧,問好霭文先生!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文章陳靄文 » 2009-10-19 08:08 AM

「天幸當年書讀少」,好句,一嘆。
陳靄文
會員
 
文章: 1608
註冊時間: 2005-02-14 11:02 PM
來自: Bloomington, Indiana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4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