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敲鐘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寒山敲鐘

文章李凡 » 2009-04-14 03:49 PM

見楚狂〔過姑蘇〕亦貼一舊作:
楓橋暮色草依然,指點風流青柳煙.
月向江樓談故事,影隨澄碧覓因緣.
詩文無價憑霜夜,碑塔蒼茫映水天.
我亦鐘聲遺古寺,最難堪者日之禪.

那日敲鐘因非繁忙日子,是特價的,好像是十元三下.
  
  唐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解決了寒山寺邊十萬以數的生計.也算是詩的傳奇.
現存楓橋是清重建,拱橋無特別.中國這類拱橋到處皆有,只是這橋因張繼幸運了.據說唐時還是有橋的,是糧運關卡,所以叫〔封橋〕.大概張繼覺封入詩不如楓字吧.後人又以詩轉名,稱〔楓橋〕.
張繼時的鐘已佚,現存敲的鐘是日本人所贈.寺內還有其他鐘.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9-04-14 11:28 PM

李凡詞長吟安
大作中所說寒山寺鐘為日人所 與弟所知不同
應是日人打下蘇州後拆回日本 勝利後代表團向日本索還 日人推脫說找不到 可能拆的人已戰死 後來補鑄一個應算是賠賞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李雨 » 2009-04-15 07:03 AM

寺院收門票實在要不得,不過我們一團二十年前上鐘樓沒收費.每人客氣地敲一下後,又推舉在下唱鐘聲偈,一句一鐘聲這才引來住持和尚.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龙华樵者 » 2009-04-15 10:02 AM

碑塔蒼茫映水天
樵人请问
此碑是否俞越所书
龙华樵者
會員
 
文章: 420
註冊時間: 2005-01-29 06:41 PM

文章龙华樵者 » 2009-04-15 10:02 AM

碑塔蒼茫映水天
樵人请问
此碑是否俞越所书
龙华樵者
會員
 
文章: 420
註冊時間: 2005-01-29 06:41 PM

文章龙华樵者 » 2009-04-15 10:02 AM

碑塔蒼茫映水天
樵人请问
此碑是否俞越所书
龙华樵者
會員
 
文章: 420
註冊時間: 2005-01-29 06:41 PM

文章李凡 » 2009-04-15 10:33 AM

夜風兄:唐之鐘佚沒已無所考.明鑄之鐘民間有〔遇倭變,銷為炮.〕之說.日人鐘銘亦有〔嘗聞寺鍾轉入我邦〕之議.唯無法證實.現存之鐘是1905年日人山田寒山於日本募捐鑄而贈予則為事實.故鐘銘曰〔施主:十方檀那.〕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李凡 » 2009-04-15 11:20 AM

答龙华樵者:
歷史上第一塊寒山寺《楓橋夜泊》詩碑,應當是北宋宰相郇國公王珪寫的,記錄於《吳郡圖經》.這塊碑久已亡失,所以俞曲園碑陰詩說「郇公舊墨久無存」.
  第二塊碑是明代蘇州書家文徵明寫的.此碑在俞曲園時還未佚失,只是字跡模糊,所以俞曲園詩云「待詔殘碑不可捫」。可知這塊碑在俞曲園時還在寺中.
  清.俞曲園寫的是第三塊碑.據說原詩「江楓」二字在龔明之的《中吳紀聞》中卻是「江村」。文徵明寫的那塊碑已不可辨,不知他寫的是「江楓」還是「江村」。因此俞曲園詩云:「幸有《中吳紀聞》在,千金一字是江村。」但俞曲園似乎不以「江村」為是,所以他寫的還是「江楓」.
  另外有一塊同樣的俞曲園書碑,在南京煦園,據說當時是為了防止日本人偷走.以錢榮初刻的「假碑」留存寺中,是準備被日本人偷走的.〔但最終未被運往日本.〕
  另民國吳湖帆請張溥泉也寫刻了一塊,這是第四塊《楓橋夜泊》詩碑,
  據說南海康有為所寫亦刻一碑.
****
  在寒山寺內,現存俞樾《楓橋夜泊》詩碑,除了正面、背面均有題字外,碑身的兩側也分別有數行小字.這樣四面刻字的詩碑在寺廟中很罕見,也與南京煦園內的俞樾《楓橋夜泊》詩碑截然不同.不過,在該古碑旁邊,又豎起了一塊俞樾《楓橋夜泊》詩碑,上下有浮雕龍,碑石也比原碑高大許多.連同寺外新立的“中華第一碑”,寒山寺有三塊俞樾所書的《楓橋夜泊》詩碑.
至於何是俞樾真碑,是南京或是寒山寺,似無定論.推理反而是南京煦園為真.〔我本人未見過.〕

塔指的是〔普明寶塔〕.
另:〔烏啼〕應是地名,寒山寺外望月落之處.寺名來自寒山寺創建者唐拾得和尚之友寒山.〔亦是寺建之主要支持者及投資者.〕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龙华樵者 » 2009-04-16 10:14 AM

[quote="李凡"]答龙华樵者:
歷史上第一塊寒山寺《楓橋夜泊》詩碑,應當是北宋宰相郇國公王珪寫的,記錄於《吳郡圖經》.這塊碑久已亡失,所以俞曲園碑陰詩說「郇公舊墨久無存」.
  第二塊碑是明代蘇州書家文徵明寫的.此碑在俞曲園時還未佚失,只是字跡模糊,所以俞曲園詩云「待詔殘碑不可捫」。可知這塊碑在俞曲園時還在寺中.
  清.俞曲園寫的是第三塊碑.據說原詩「江楓」二字在龔明之的《中吳紀聞》中卻是「江村」。文徵明寫的那塊碑已不可辨,不知他寫的是「江楓」還是「江村」。因此俞曲園詩云:「幸有《中吳紀聞》在,千金一字是江村。」但俞曲園似乎不以「江村」為是,所以他寫的還是「江楓」.
  另外有一塊同樣的俞曲園書碑,在南京煦園,據說當時是為了防止日本人偷走.以錢榮初刻的「假碑」留存寺中,是準備被日本人偷走的.〔但最終未被運往日本.〕
  另民國吳湖帆請張溥泉也寫刻了一塊,這是第四塊《楓橋夜泊》詩碑,
  據說南海康有為所寫亦刻一碑.
****
  在寒山寺內,現存俞樾《楓橋夜泊》詩碑,除了正面、背面均有題字外,碑身的兩側也分別有數行小字.這樣四面刻字的詩碑在寺廟中很罕見,也與南京煦園內的俞樾《楓橋夜泊》詩碑截然不同.不過,在該古碑旁邊,又豎起了一塊俞樾《楓橋夜泊》詩碑,上下有浮雕龍,碑石也比原碑高大許多.連同寺外新立的“中華第一碑”,寒山寺有三塊俞樾所書的《楓橋夜泊》詩碑.
至於何是俞樾真碑,是南京或是寒山寺,似無定論.推理反而是南京煦園為真.〔我本人未見過.〕

塔指的是〔普明寶塔〕.
另:〔烏啼〕應是地名,寒山寺外望月落之處.寺名來自寒山寺創建者唐拾得和尚之友寒山.〔亦是寺建之主要支持者及投資者.〕[/quote
谢谢词长的详尽解说
龙华樵者
會員
 
文章: 420
註冊時間: 2005-01-29 06:41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5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