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輓聖嚴法師圓寂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敬輓聖嚴法師圓寂

文章吳東晟 » 2009-02-06 12:31 AM

敬輓聖嚴法師圓寂

寂寂金山裡,宗師證涅槃。
慧心鳴法鼓,甘露涴僧團。
好願無窮盡,平生大喜歡。
捨舟登彼岸,慈愛照汍瀾。
青山橫北郭
白水遶東城
吳東晟
會員
 
文章: 524
註冊時間: 2004-12-20 03:37 AM

文章維仁 » 2009-02-12 10:30 AM

全詩平正莊嚴。

好願無窮盡,平生大喜歡。
既佩服又喜歡這一聯的言簡意賅。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字的疑義

文章楚狂 » 2009-02-15 11:03 AM

慧心鳴法鼓,甘露涴僧團。

頷聯對句的「涴」字,相對於出句的「鳴」字,看似做「動詞」解。鄙人多疑,此「涴」字恐為「浣」字之誤。
-----------------------------------------------
涴:形聲。從水,宛聲。
《廣韻》、《正韻》作「於阮切」;《集韻》、《韻會》作「委遠切」,并音宛。
涴演,水迴曲皃。見《郭璞‧江賦》:「洪瀾涴演而雲迴。」
又《集韻》作「紆願切」,音怨。水名。《山海經》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註》涴或作左「氵」右「冤」,音寃。又作「於袁切」,音鴛。義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臥切,惡去聲。泥著物也,與「汙」同。見韓愈《合江亭》詩:「原書岩上石,勿使泥塵涴。」
-------------------------------------------------
浣:形聲。從水,完聲。
《唐韻》、《集韻》作「胡玩切」,音換。濯衣垢也,一曰滌也。《史記‧萬石君傳》身自浣滌。
又《廣韻》、《正韻》作「胡管切」;《集韻》作「戸管切」,并音緩。又古緩切,音管。義同。又「戸版切」,音睆。水名,在江夏。《水經注》辱水,出于鳥山,俗謂之秀延水,東流得浣水口。又江口。《廣輿記》雲南臨安府寧州有浣江。
-------------------------------------------------
故「甘露涴僧團」之「涴」,鄙人疑應為動詞「滌淨」之「浣」,非為動詞「汙染」之「涴」。
如鄙人錯解作者原意,請指點迷津。

-------------------------------------------------

結句之「汍瀾」為「涕泣皃」。《馮衍‧顯志賦》淚汍瀾而雨集。
「汍瀾」又作雚蘭,《漢書‧息夫躬傳》:「涕泣流兮雚蘭。」《註》同汍。
《說文解字》:泣淚皃。從水,丸聲。

與聖嚴法師開示:「身後事是莊嚴佛事,不可辦成喪事。」
及遺偈謂:「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長老拋開了「七苦」,而世俗依舊執迷。

個人謬見!

[/quote]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維仁 » 2009-02-15 04:25 PM

謝謝楚狂詞長解字細心,使我多學得一字。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Re: 字的疑義

文章吳東晟 » 2009-02-18 01:04 AM

楚狂 寫:
慧心鳴法鼓,甘露涴僧團。

頷聯對句的「涴」字,相對於出句的「鳴」字,看似做「動詞」解。鄙人多疑,此「涴」字恐為「浣」字之誤。

結句之「汍瀾」為「涕泣皃」。《馮衍‧顯志賦》淚汍瀾而雨集。

個人謬見!



詞長慧眼
在下這兩處確是用錯了
一直誤將涴字當成雨水澆沃之意
又誤將汍瀾當成滄海之意

感謝點出
庶免誤導讀者
如何修改容在下再思考
青山橫北郭
白水遶東城
吳東晟
會員
 
文章: 524
註冊時間: 2004-12-20 03:37 AM

文章吳東晟 » 2009-02-18 01:07 AM

維仁 寫:全詩平正莊嚴。

好願無窮盡,平生大喜歡。
既佩服又喜歡這一聯的言簡意賅。


謝詞長賞讀

也惟有法師這樣的人物
我才敢在輓詩中用"喜歡"二字來表達敬意
青山橫北郭
白水遶東城
吳東晟
會員
 
文章: 524
註冊時間: 2004-12-20 03:37 AM

文章吳東晟 » 2009-02-21 02:24 AM

修改二句

寂寂金山裡,宗師證涅槃。
慧心鳴法鼓,甘露潤僧團。
好願無窮盡,平生大喜歡。
捨舟登彼岸,傳火爇旃檀。
青山橫北郭
白水遶東城
吳東晟
會員
 
文章: 524
註冊時間: 2004-12-20 03:37 A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9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