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八二三戰役紀念館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參觀八二三戰役紀念館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08-12 11:16 PM

小島因何啟戰弓  彈丸如雨士豪雄
三通引路相來往  太武孤魂嘆盡忠


註:太武山下為陣亡軍人公墓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水村 » 2008-08-13 06:50 AM

問好夜風樓主,詩很壯烈
故事還不聽過。
醉吟久矣安悬瓠,
任诞常如不系舟。
水村
會員
 
文章: 552
註冊時間: 2005-03-12 05:23 PM
來自: 广西

文章陳靄文 » 2008-08-13 08:11 AM

太武山在金門。

1958年八二三金門炮戰,一個多月內,中共解放軍向金門等地射擊了超過四十萬炮彈,第一炮突發過來時剛在晚飯時後,死數百平民。

國軍死守,蘆溝橋事變抗日名將吉星文就是被炸死於此役,所謂『抗日英雄死於解放軍手上』就是指此。後來得美國(那時還有點義氣)幫助,不至被完全封鎖,補給不至被切斷,當時的共軍不像今天,還沒有飛彈,炮彈可能不夠,逼使改用著名的單打雙不打(單日打,雙日不打)的怪方針,最後彭德懷終於放棄。台灣得到喘息,終於成為日後亞洲經濟四小龍之一。正是自由何價?無價!

此事猶如昨日,我們一家剛從大陸,又跪又拜,冒死逃出香港不足兩年,聽到消息十分害怕,因為共軍如果攻陷台灣,香港更不堪一擊。

這是歷史事實,兩岸人民都要知道,希望八二三紀念館能永遠長在,不要像香港商業電台懸掛的林彬遺像,九七那天便被拆除。這是歷史,不是亂談反這親那的政治,所以憤青莫來。
陳靄文
會員
 
文章: 1608
註冊時間: 2005-02-14 11:02 PM
來自: Bloomington, Indiana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08-14 01:20 AM

敬謝水村詞長點評
敬謝靄文詞長解說
我弟妹均遺民美國多年 遇上大陸朋友都不知 古寧頭與823 不過事後彭德懷下台 去湖南下放應是大陸所知 事發前 先造一條鷹廈鐵路 由江西鷹潭到福建廈門 運了六個月 當時解放軍已全部俄化裝備 將淘汰下來的舊砲與砲彈全送廈門 砲彈打完了砲就送廠溶掉 據台灣方面 依未爆彈與破片分析 包括 日 俄 德 英 法 美 各國貨近20種 很多都是民初各軍閥買的外國貨 算是物盡其用 依該館公佈 解放軍有585門砲可打到金門最長射程29公里 金門僅85門砲可打對岸 射程最長24公里 實在不是對手 《以下資料非來至該館》便招募 反共救國軍 摸上案 潛入江西 破壞鷹廈鐵路 後來解放軍延路站崗 此計不成 且解放軍後期已換上俄造正規砲 當時台灣空軍佔優勢 蔣中正預備要空軍出動炸廈門砲陣地 美國怕引起解放軍空軍炸台灣 依當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美國被迫要參戰 為了避免美軍參戰於是給台灣6門8吋榴彈砲 為掩護這些砲上岸 台灣還故意引起一場空戰分散大陸注意 每發砲彈 彈頭重180磅 威力大壓過解放軍 且鷹廈鐵路 不能負擔高運量的消耗 大陸下不了台 才有打單不打雙 逢單日對打 雙日停火 以後彈量慢慢減少 從一日上萬發 減到一日20-30發 後來大陸與美國建交 就停止砲擊 最後一場大打是民國73年『1984年』台灣打一個判逃的兵 正滑竹筏向大陸去 第一次4發砲彈 有2發打到大陸的一個小島 引起解放軍反擊雙方打了幾百發才停 
這是一場奇怪的戰爭 大陸並沒有登陸金門的打算(這是台灣最擔心處)且海軍對海軍 空軍對空軍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從清末到國府遷台 這幾十年中國主要城市出的報紙 都訂了一份 當然國共雙方都說自己好 不過外國人在租界辦的華文 英文報立場應中立 香港回歸前的報紙也有部份中立的 將來研究中國史的人 一定知到 蘆溝橋事變放第一槍的是29軍(西北軍)吉星文團長 熬過了8年抗戰 卻死於金門砲戰的解放軍彈下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戴金生 » 2008-08-18 11:40 AM

敬和一首

誰知金馬當年事,戰鼓曾經震耳聾。
太武山前存正氣,高粱燒酒祭英雄。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2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文章露兮 » 2008-08-18 01:32 PM

今逢金門823炮戰50週年慶..前夕敬和一首

浯洲昔日滿瘡痍,砲彈連連庶阽危。
史上英雄拋灑頁,芳魂一世壯山碑。
神歡體自輕~
意欲凌風翔~
露兮
會員
 
文章: 366
註冊時間: 2008-04-25 05:28 PM
來自: 台中

文章汨羅江 » 2008-08-18 08:02 PM

金門八二三砲戰紀念日前夕書憤
五十年前戍此城,槍林砲雨共潮聲。
枕戈舊事何堪憶,白髮盈頭一老兵。

註:余軍人也,於民四十七年戍守金門,八二三戰役全程參與,砲戰發生後,島上採郵件電訊管制達半個月之久,在台師友誤傳汨羅江在砲戰中殉職訊息,曾在南北兩地舉行公祭。五十年矣,回首當年,恍如一夢。
最後由 汨羅江 於 2008-08-19 07:52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江山依舊在
四季自青紅
汨羅江
會員
 
文章: 180
註冊時間: 2005-06-19 03:31 PM
來自: 台北

文章戴金生 » 2008-08-18 09:35 PM

汨羅江 寫:金門八二三砲戰前夕書憤
五十年前戍此城,槍林砲雨共潮聲。
枕戈舊事何堪憶,白髮盈頭一老兵。

註:余軍人也,於民四十七年戍守金門,八二三戰役全程參與,砲戰發生後,島上採郵件電訊管制達半月之久,在台師友誤傳殉職訊息,曾在南北兩地舉行公祭。五十年矣,回首當年,恍如一夢。

老兵不死。特向您致敬,如我猜得不錯,您可是湘人?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2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08-18 11:08 PM

敬謝汨羅江詞長賜和
古來無湘不成軍 不知詞長是否隨黃杰到過越南富國島 如有又是一番苦楚 您說當時管制通訊這我知道 因我一個姨爹當時在金門 每天晚上父母下班後 只守在收音機旁 起初每天都會去看我姨媽 等到可以通訊時知道人平安才放下心
最後由 夜風樓主 於 2008-08-19 01:41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風雲 » 2008-08-18 11:25 PM

汨羅江 寫:金門八二三砲戰前夕書憤
五十年前戍此城,槍林砲雨共潮聲。
枕戈舊事何堪憶,白髮盈頭一老兵。

註:余軍人也,於民四十七年戍守金門,八二三戰役全程參與,砲戰發生後,島上採郵件電訊管制達半月之久,在台師友誤傳殉職訊息,曾在南北兩地舉行公祭。五十年矣,回首當年,恍如一夢。


向詞長作揖致敬!

題目改一下會比較好:
「金門八二三砲戰紀念日前夕書憤」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汨羅江 » 2008-08-19 04:00 AM

謝謝戴金生詞長、夜風樓主詞長、風雲詞長垂詢與嘉勉,答覆如下:
我是湘人,家在汨羅江畔,即以汨羅江作筆名,示不忘本。民國42年自越南富國島歸來,附「海外羈情詩串」以證。詩題即依風雲詞長建議修改,請不時指正,再表謝忱。

海外羈情詩串
一、投考青年工作團
雲山湖海兩蒼茫,曾記當年困客鄉。五十餘年塵與土,白頭宮女話滄桑。
惕師承命辦團忙,綠鬢菁英盡入囊。桂柳成軍聲勢壯,孤臣鐵石鑄心腸。
桂林山水早騰芳,怪石奇峰草木香。世亂時危難眷戀,他年再履水雲鄉。
芒鞋踏遍亂山崗,日夜奔波道路長。一覺黃梁春夢醒,碧山紅樹滿斜陽。
二、桂林至中越邊境
枵腹翻山四肢傷,前胸後背裹飢腸。宵來拾獲豬公仔,只剩豬毛不剩湯。
堪笑終朝覓食忙,山芋野果勝膏湯。有人摘食路旁蔗,法不徇情償一槍。
前橫綠水是明江,日夜工兵架設忙。車輛綿延三十里,不能南渡盡燒光。
雄師十萬下南洋,假道回台協約詳。入越軍民三萬二,尚餘大半在何方。
三、進入蒙陽
萬木蕭疏眾鳥藏,國門揮別最堪傷。重來有待河清日,回首煙雲恨正長。
軍民魚貫入鄰邦,一個人頭一碗糧。虎賁雄師齊解甲,淒風苦雨到蒙陽。
鐵絲網裡想爹娘,異域生涯歲月長。缺食缺醫兼缺水,蘭荃憔悴不聞香。
中華兒女氣軒昂,眾志成城孰敢當。有智有仁兼有勇,勤勞堅忍震遐方。
四、到富國島
暹羅灣上霧朦朧,一島橫陳矗海東。原始森林遍山谷,鳥鳴猴嘯逗春風。
介多小住徙陽東,伐木攀崖路幾重。營舍巍峨平地起,軍歌嘹亮夕陽紅。
婀娜少女著紗籠,頭頂圓盤笑靨紅。相對咿呀難共話,試憑手語也能通。
全軍絕食闢鴻濛,改革民生第一功。最大茅房傳四海,國旗飄盪錦雲中。
五、返抵國門
海外蹉跎歷四春,椰風蕉雨倍傷神。憑舷笑指飛魚躍,萬頃波濤點綴新。
失鹿中原自有因,勵精蓬島物華新。綠鬢少年皆不賤,各尋新夢創前程。
萬斛鄉愁萬斛塵,依稀猶記燕留人。潮聲夜夜驚殘夢,舉首中天月似銀。
慷慨長歌願未伸,雞鳴風雨漏聲頻。少年子弟江湖老,都是紅羊劫後身。
江山依舊在
四季自青紅
汨羅江
會員
 
文章: 180
註冊時間: 2005-06-19 03:31 PM
來自: 台北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