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霜降後十日兩浙詞人祠秋祭飲於彈指樓櫂月夜歸光景如夢不能成詠丁亥孟冬追賦
天地生焉唯覆載,構圖風景乃其餘。
偶開兜率經霜眼,來覷嬴秦未火書。
浴夜秋星入蘆夢,分雲小艇恍龍輿。
青莎岸下詢蒼鷺:知否溪流向尾閭?
林剛合 寫: 尾聯頗生動!敢問是蒼鷺的尾閭乎?
若無較量心,吾人豈不感激前輩指教?論年資,晚進雅網也未必非長輩,且參方諸師勝於獨尊一師.作家犬馬先生於部落格有白話短篇創作名"尾閭"可助體悟.假面兔 寫:林剛合 寫: 尾聯頗生動!敢問是蒼鷺的尾閭乎?
[莊子秋水篇]: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傳說海水所歸或所泄流之處.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