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霧社事件紀念碑有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遊霧社事件紀念碑有感

文章夜風樓主 » 2007-11-06 09:25 PM

旭日東昇翠谷東  排雲越嶺古今同
骨埋霧社山凝翠  頭斷梅溪水泛紅
飛鳥爭傳歸祖義  殘櫻齊誦護民忠
征夫濺血南侵恨  應悔春帆起戰弓


註:馬關條約簽於日本馬關春帆樓 割台澎與日本
最後由 夜風樓主 於 2007-11-09 11:15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李微謙 » 2007-11-08 09:02 PM

昔抗日者多矣,而目的其實都不同
有的與當初反清差不多,有的是投降後因為不滿統治
所以又起來反抗
愛台灣或是同心抗日意識,那時其實也還沒出現
所以要從忠心或是民族大義的角度來歌詠
那是用後人的觀念去分析前人
其實還有待商榷
況且霧社事件絕不是為了滿清或為了某人而戰的
故而當不起忠心二字的
淺見而已,望勿見怪 ;-)
漱心齋
醉月何時已 凝眸幾度傷
李微謙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940
註冊時間: 2002-03-01 12:30 AM
來自: 予豈好辯齋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7-11-08 11:41 PM

謝謝微謙詞長高見
原住民本來沒有國家關念 但是有社族關念 霧社事件發生不是一人之事 是數個社一起殺日本人 他們認為日本人強佔原屬他們的領域 強改他們的生活習慣 為求自己社族的生存而戰 忠字古來解釋採忠於國君 即忠於一姓 所以民國初年 許多人門聯將原有忠孝傳家寫成 孝義傳家 他們認為沒了皇帝就不要忠字 當時政府極力宣傳要保持忠 忠於國家 忠於團體 我以為在此詩中 戰死者是忠於自己社族 另外據日本人事後調查 花岡一郎 與花岡二郎 不採原住民上吊自殺方式而用日本切腹自殺方式認為他們受日本教育又是警察 是忠於職守而自殺 在此事件的死者 當然不是為清朝或民國盡忠 但不能抹殺他們是忠於自己歸屬的團體 所以我認為忠字可以保留 
謝謝願意再接受您的高見 
而最後兩句是哀日方死者 皆因馬關割台而死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李微謙 » 2007-11-09 10:07 AM

歷史是很有趣,卻也複雜的東西
很難說清楚,大概是僅次於政治的東西吧 :-P
漱心齋
醉月何時已 凝眸幾度傷
李微謙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940
註冊時間: 2002-03-01 12:30 AM
來自: 予豈好辯齋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7-11-09 10:48 AM

謝謝微謙詞長
我個人研究歷史  首先要自己跳出爭執的雙方以外 用客觀方式來看 有權力的人常以戰爭遂行自己的意志 但驅之上陣的卻是人民 在施行征兵制的國家 人民被迫進行不義之戰 自己死亡留給家人傷痛 我這詩有最後兩句 也為死於異鄉的日本人悲 當時日本行征兵制 上命所遣不能不前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鴻賓 » 2007-11-09 07:50 PM

飛鳥爭傳千載義  殘櫻齊誦寸心忠 ,
千載——寸心,不理想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7-11-09 11:16 PM

謝謝鴻賓詞長指正  已修改 用歸祖之意是指後期原住民戰敗 多數人選擇上吊自殺 認為靈魂會回到聖山上與祖靈同聚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戴金生 » 2007-11-11 03:54 AM

敬和一首


東瀛倭寇奪漢天,竟使蓬萊墜苦淵。
乏力孤臣千古恨,無辜黔首百年煎。
日人殘酷欺民軟,勇士爭榮抗強權。
一柱石碑追烈士,忠魂依舊繞山川。
最後由 戴金生 於 2007-11-11 12:39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2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文章維仁 » 2007-11-11 11:00 AM

戴金生 寫:敬和一首

東瀛倭寇奪漢天,竟使蓬萊墜苦淵。
乏力孤臣千古恨,茫茫社稷兆民咽。
扶桑殘酷人神憤,英勇爭榮血濺泉。
一柱石碑追烈士,忠魂依舊繞山川。

戴詞長吟安,試陳拙見如下:
乏力對茫茫,失對。孤臣對社稷,欠工。第三聯對仗亦欠工整。
咽字用作哽咽之意時,屬於屑韻。一先韻應是咽喉之意。第四句違律出韻。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戴金生 » 2007-11-11 12:42 PM

維仁 寫:
戴金生 寫:敬和一首

東瀛倭寇奪漢天,竟使蓬萊墜苦淵。
乏力孤臣千古恨,茫茫社稷兆民咽。
扶桑殘酷人神憤,英勇爭榮血濺泉。
一柱石碑追烈士,忠魂依舊繞山川。

戴詞長吟安,試陳拙見如下:
乏力對茫茫,失對。孤臣對社稷,欠工。第三聯對仗亦欠工整。
咽字用作哽咽之意時,屬於屑韻。一先韻應是咽喉之意。第四句違律出韻。

多謝指正,稍改,請繼續指教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2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4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