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2日上午,由郭紀勇,陳魏忠、姚瑞英三位老師領路,與冬淩舞、方玉敏等精彩博友赴白雲山梅花園村百花塚遺址憑弔,借此慶賀陳魏忠老師新書《百花塚下歌女恨》出版。
欲從荒塚問彭郎,天上人間兩杳茫。
野地芳魂羞對客,穩心古石愧離腸。
詩多豔曲換衷曲,身盡蓮香蓋墨香。
不似錢塘蘇小小,尚留杯土點紅妝。
注:百花塚:明歌妓張喬之墓。張喬,字喬婧,一字二喬,又名張麗人。先本吳籍,其母入粵生喬,隨母淪落為“歌妓”,與南園詩社諸子交厚。惜早逝,年僅十九,由戀人彭孟陽召集廣州名士百余人,步行十餘裏,各題詩一首,采鮮花一束,將其葬之于廣州白雲山麓梅花坳,故號“百花塚”。上世紀50年代,省文史館曾派人到白雲山,遍尋不見,原本建議重修該墓的文史專家葉恭綽,因找不到遺址而作罷。直到1984年,終於被白雲區龍洞小學郭紀勇老師發現,證實此乃消失多年的“百花塚”。
如今,百花塚已面目全非,現僅存1座高約3米的花崗岩妝台石,頂部正面尚留有彭孟陽遒勁有力的隸書“百花塚”三字,背面隱約可辯“穩心”兩字,其餘均無法辨認。百度檢索有文 將“穩心” 誤為“隱心”,仔細對照廣東省博物館孤本《蓮香集》影印本,其中有“穩心道人”所作“誄文”及詩作,以此推測此“穩心道人”應為彭孟陽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