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隔世重逢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沁水園公子 » 2014-02-21 02:00 PM

沁園春‧隔世重逢

2014年2月20日,朝鮮半島實行近三年多以來首次朝韓離散家庭團聚活動。首輪由韓國主導,韓方離散家屬82人及隨行58人是日抵達金剛山酒店溫情閣,同朝方178名親人會面。與會者平均年齡84歲,分隔大半世紀,得於有生之年再會至親,悲喜交集。第二輪會面將由朝鮮主導,預定23日展開。朝鮮紅十字會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李忠福表示,離散家屬會面活動意義深遠,係韓朝雙方共同努力之成果,符合韓民族希望改善韓朝關係、實現統一之共同願望。

室邇人遐,水瀉雲跨,波送晚晴。
自天戈獵鹿,瘡痕偶血,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
笛繞山陽,風催河伯,空舉沉香酹壽星。
沿途問,隸誰家孟妾,底系緹縈。

重逢撫慰叮嚀。
奈鬢白心焦怯眼青。
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
人間孽障,竟算英名。
命犯金枷,官欺銅鏡,兩兩何從共辱榮?
淒涼也,是板門店外,未解寒冰。



注 :

孟妾:猶東漢隱士梁鴻之妻孟光。每進食,光必舉案齊眉以示敬,為後世賢妻模範。
緹縈:漢代人,不忍乃父繫獄配判肉刑,上書漢文帝而得免刑,後為至孝之典。

______
沁水園公子
會員
 
文章: 184
註冊時間: 2007-12-02 01:14 P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潘柏 » 2014-02-26 06:05 AM

沁水園公子 寫:沁園春‧隔世重逢

2014年2月20日,朝鮮半島實行近三年多以來首次朝韓離散家庭團聚活動。首輪由韓國主導,韓方離散家屬82人及隨行58人是日抵達金剛山酒店溫情閣,同朝方178名親人會面。與會者平均年齡84歲,分隔大半世紀,得於有生之年再會至親,悲喜交集。第二輪會面將由朝鮮主導,預定23日展開。朝鮮紅十字會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李忠福表示,離散家屬會面活動意義深遠,係韓朝雙方共同努力之成果,符合韓民族希望改善韓朝關係、實現統一之共同願望。

室邇人遐,水瀉雲跨,波送晚晴。
自天戈獵鹿,瘡痕偶血,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
笛繞山陽,風催河伯,空舉沉香酹壽星。
沿途問,隸誰家孟妾,底系緹縈。

重逢撫慰叮嚀。
奈鬢白心焦怯眼青。
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
人間孽障,竟算英名。
命犯金枷,官欺銅鏡,兩兩何從共辱榮?
淒涼也,是板門店外,未解寒冰。



注 :

孟妾:猶東漢隱士梁鴻之妻孟光。每進食,光必舉案齊眉以示敬,為後世賢妻模範。
緹縈:漢代人,不忍乃父繫獄配判肉刑,上書漢文帝而得免刑,後為至孝之典。

______




從用詞,詩意和作者立場批判 沁園春=隔世重逢

用詞
沁水園公子曾經在這雅集自命很重視這詞牌起首三句的用詞力量。
在下覺得這裏室邇人遐,水瀉雲跨,波送晚晴三個起首句很差勁。
“室”應該是“屋宇”,“樓房”的代稱。
南韓和北韓雖然在地理上是相鄰,可是她們的樓房完全稱不上“邇”,
不能因為兩區的人有血統關系便說她們樓房相近。
公子不應將主觀判斷和現實混為一談。

“水瀉雲跨”,也是失敗的形容。理由很簡單,北韓人這十多年內部很多矛盾,
南韓也不光第一次“跨”過邊界幫忙解困和接濟。但解困和接濟都很主動,
“瀉”此字完全是被動的,是“不能控制”的意思。

“波送晚晴”,只給人一種“送秋波”的感覺。
公子把內心對前度愛人的感情擴大到國家規模,實在是匪夷所思。
南韓縱然真的施舍給北韓,也不需要用來送秋波那一套伎倆吧!

天戈獵鹿,瘡痕偶血,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


這兩組看像對偶的句子也很不濟。
理由很簡單。
我們通常用“干戈”或“金戈”。而且“天戈”對不上“瘡痕”,
反而如果用“干戈”對“瘡痕”比較自然。
“獵”和“偶”更加詞性不同,失對。
不如改成“干戈獵鹿,瘡疤濺血”,那便自然得多。

公子這兩組對句最為失敗的是“薤露時聽”。
也許公子最近受到很多似是而非的八股影響,以為“聽”字很受用很雅麗。
請問露水是給人“聽”見的嗎?為什麽不簡單用“看”,“滴”,“沾”來修飾“露”?


沿途問,隸誰家孟妾,底系緹縈。
既然引言已經標明是“至親”,那麽這些離散家庭幹嗎還要設問“誰家”,“底系”?
是公子恃才傲物,設問時過了頭,還是故作高深?

下半篇天倫篤睦,還因鐵腕,詞句令人讀來目眩,這句赤裸裸的歌頌極權,令人不知所雲!
莫非公子過於接近北韓權威,受過什麽好處?
大半個世紀過去,北韓才給南方十余小時的天倫篤睦,你便覺得皇恩浩蕩了嗎?

所以說,這首詞嘛,表面上用詞用的很大,故作高深,用來吹捧某權威,
用來拍馬屁或者灼灼綽綽有餘。若然是想用文學技巧尋求共鳴,那便是徹底敗筆!

尊誠請教練習生,菉竹猗猗,李凡,芬陀利,周浩輝,冬夏和醉雨諸君 (事緣幾位看來很精通沁園春詞牌,對公子也甚為了解),可不可以就文論文,放下前嫌,同小弟切磋分享,指教一眾敝徒們,指教一下小弟?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周浩輝 » 2014-02-28 07:11 AM

沁水園公子 寫:沁園春‧隔世重逢

2014年2月20日,朝鮮半島實行近三年多以來首次朝韓離散家庭團聚活動。首輪由韓國主導,韓方離散家屬82人及隨行58人是日抵達金剛山酒店溫情閣,同朝方178名親人會面。與會者平均年齡84歲,分隔大半世紀,得於有生之年再會至親,悲喜交集。第二輪會面將由朝鮮主導,預定23日展開。朝鮮紅十字會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李忠福表示,離散家屬會面活動意義深遠,係韓朝雙方共同努力之成果,符合韓民族希望改善韓朝關係、實現統一之共同願望。

室邇人遐,水瀉雲跨,波送晚晴。
自天戈獵鹿,瘡痕偶血,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
笛繞山陽,風催河伯,空舉沉香酹壽星。
沿途問,隸誰家孟妾,底系緹縈。

重逢撫慰叮嚀。
奈鬢白心焦怯眼青。
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
人間孽障,竟算英名。
命犯金枷,官欺銅鏡,兩兩何從共辱榮?
淒涼也,是板門店外,未解寒冰。



注 :

孟妾:猶東漢隱士梁鴻之妻孟光。每進食,光必舉案齊眉以示敬,為後世賢妻模範。
緹縈:漢代人,不忍乃父繫獄配判肉刑,上書漢文帝而得免刑,後為至孝之典。

______






潘老師文安
小弟詩齡短淺,不夠資格指教他人。
既然潘老師點名了,便大膽獻醜一下。

您對公子此詞的一些評點,有贊同也有不贊成。

露水本身或者可“聽”,或不可“聽”,視乎心境。
作者用“聽”字連接,應該是一種抽象化的描寫。
我的理解是薤草上的露水凝結成珠,滴下令詩人有所聯想,
取它“點滴在心頭”的意思。於是用“聽”把感覺詩賦一番。
和一些文人所謂“無聲音樂”可以比擬。
不過,潘老師應察覺,“聽”這裏是韻字,
閣下提出要換字,恐怕也要顧及押韻。
而這裏配合文理,可供選擇的押韻字不多。
小弟暫時只想到 了 露=〉 凝 或 露 =〉明。

“天戈”和“干戈”,我都經常用到。
潘老師想把“天戈”改成“干戈”,
要是只為了對偶工整,我看不一定要改,
因為長調詞的對偶可以很寬。
反而“獵鹿”跟“偶血”確實對不上。
不過“瘡疤濺血”的“濺”配得仍然不順,
不如改成“滲血”“染血”或“滴血”較常見。
所以我會試試改成天戈獵鹿,瘡痕染血。


至於公子此詞是否歌頌極權,小弟也有類似疑惑。
“篤睦”的團聚何以來自“鐵腕”,是個很大問題,
有待其他文友幫忙解讀。
周浩輝
會員
 
文章: 87
註冊時間: 2011-01-12 04:45 A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醉雨 » 2014-02-28 10:12 PM

醉雨對沁園春詞牌並不精通,對公子也無甚了解;不過對部分文字解讀有不同之處,提出來參考一下。
潘柏 寫:“室”應該是“屋宇”,“樓房”的代稱。
南韓和北韓雖然在地理上是相鄰,可是她們的樓房完全稱不上“邇”,
不能因為兩區的人有血統關系便說她們樓房相近。

室邇人遐:比喻思念甚深,卻不能相見。

潘柏 寫:天戈獵鹿,瘡痕偶血,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


這兩組看像對偶的句子也很不濟。
理由很簡單。
我們通常用“干戈”或“金戈”。而且“天戈”對不上“瘡痕”,
反而如果用“干戈”對“瘡痕”比較自然。
“獵”和“偶”更加詞性不同,失對。
不如改成“干戈獵鹿,瘡疤濺血”,那便自然得多。

天戈:王師。獵鹿:奪取天下。

記得前些時的討論,這裡使用隔句對,並無失對的問題。

潘柏 寫:公子這兩組對句最為失敗的是“薤露時聽”。
也許公子最近受到很多似是而非的八股影響,以為“聽”字很受用很雅麗。
請問露水是給人“聽”見的嗎?為什麽不簡單用“看”,“滴”,“沾”來修飾“露”?

薤露:送葬的歌曲。

潘柏 寫:下半篇天倫篤睦,還因鐵腕,詞句令人讀來目眩,這句赤裸裸的歌頌極權,令人不知所雲!
莫非公子過於接近北韓權威,受過什麽好處?
大半個世紀過去,北韓才給南方十余小時的天倫篤睦,你便覺得皇恩浩蕩了嗎?

醉雨讀此句,乃至整個下闕的感受與潘柏詞長恰恰相反
.......................................
重逢撫慰叮嚀。
奈鬢白心焦怯眼青。
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
人間孽障,竟算英名。
命犯金枷,官欺銅鏡,兩兩何從共辱榮?
淒涼也,是板門店外,未解寒冰。
.......................................
竟:居然。

尤其『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人間孽障,竟算英名。』是帶有惆悵怨懟含意的。如有錯解,需請公子多多包涵!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品姬 » 2014-03-01 05:51 AM

醉雨 寫:醉雨對沁園春詞牌並不精通,對公子也無甚了解;不過對部分文字解讀有不同之處,提出來參考一下。
潘柏 寫:“室”應該是“屋宇”,“樓房”的代稱。
南韓和北韓雖然在地理上是相鄰,可是她們的樓房完全稱不上“邇”,
不能因為兩區的人有血統關系便說她們樓房相近。

室邇人遐:比喻思念甚深,卻不能相見。

潘柏 寫:天戈獵鹿,瘡痕偶血,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


這兩組看像對偶的句子也很不濟。
理由很簡單。
我們通常用“干戈”或“金戈”。而且“天戈”對不上“瘡痕”,
反而如果用“干戈”對“瘡痕”比較自然。
“獵”和“偶”更加詞性不同,失對。
不如改成“干戈獵鹿,瘡疤濺血”,那便自然得多。

天戈:王師。獵鹿:奪取天下。

記得前些時的討論,這裡使用隔句對,並無失對的問題。

潘柏 寫:公子這兩組對句最為失敗的是“薤露時聽”。
也許公子最近受到很多似是而非的八股影響,以為“聽”字很受用很雅麗。
請問露水是給人“聽”見的嗎?為什麽不簡單用“看”,“滴”,“沾”來修飾“露”?

薤露:送葬的歌曲。

潘柏 寫:下半篇天倫篤睦,還因鐵腕,詞句令人讀來目眩,這句赤裸裸的歌頌極權,令人不知所雲!
莫非公子過於接近北韓權威,受過什麽好處?
大半個世紀過去,北韓才給南方十余小時的天倫篤睦,你便覺得皇恩浩蕩了嗎?

醉雨讀此句,乃至整個下闕的感受與潘柏詞長恰恰相反
.......................................
重逢撫慰叮嚀。
奈鬢白心焦怯眼青。
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
人間孽障,竟算英名。
命犯金枷,官欺銅鏡,兩兩何從共辱榮?
淒涼也,是板門店外,未解寒冰。
.......................................
竟:居然。

尤其『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人間孽障,竟算英名。』是帶有惆悵怨懟含意的。如有錯解,需請公子多多包涵!

醉雨前輩此種分析相當令人費解。
首先醉前輩沒有解釋“鐵腕”和“英名”的道理邏輯關系。

“鐵腕”在這裡是描寫這些年邁的團聚者,歷盡艱辛,脖子堅硬,手腕如鋼鐵
挨到晚年,終於可以和親人重逢。公子意思是前呼後應的。非常清楚。

醉前輩憑什麼看到公子是“怨懟”而不是稱贊北韓領導呢?
在古詩中,“嘆”未必一定表示惆悵怨懟。也可以是贊嘆,驚喜的感情。

“竟”的意思除了“居然”,也可解釋做“最後”,“終於”。
“還因” 用現代一般說法就是“歸因”,
而“竟”也可能是“環境”之中“境”的假借字。
這層字意,小妹暫且不深究。提出只不過是佐證潘老師說沁公子故作高深的可能吧了。

所以在邏輯上,
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
人間孽障,竟算英名。

整串對偶句是具有語氣上的成因和結果的論說。

醉雨前輩同意嗎?
品姬
會員
 
文章: 229
註冊時間: 2011-03-24 02:29 A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醉雨 » 2014-03-01 01:48 PM

品姬 寫:醉雨前輩此種分析相當令人費解。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在無事人眼中,這可以是充滿閒情雅致、活潑寫實的詩句。
在有心人眼中,這也可以是暗懷叛逆、罪足殺頭的一句詩。
作者對文字的安排組合是原創作。
讀者依個人的見識解讀是再創作。
我猜想公子願意把大作在此分享,應不在意任何人對作品的批判。
不過若把自己的想法硬說是作者原意或強要他人接受,這倒也不必。您說是嗎 :-D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流浪兒 » 2014-03-01 03:21 PM

大家新春好!

不好意思, 插個嘴. 講得不好請莫怪 :oops:

總覺得寫詩填詞, 作者大多是因對那情景深有所感而用詩詞的文體表達出來, 所以詩詞內的精氣神應該都是作者的個人舒發. 觀賞者如果覺得深得己心就欣賞吟誦或相和一下, 如果沒什麼感覺大可掠過. 我見到一些對詩詞的評論, 大都是韻律是否正確, 除了太不合情理的用字外鮮少見到批評別人的遣字用句是否合自己的心意. 因為大家的觀點和角度有異, 大家的眼光有長短, 大家的感覺更因個人的歷史成因而不同. 尤其對於些一字多義的字, 除非作者自己表明作何解釋, 沒理由由評論人的主觀作主導說一定要怎樣解釋. 如果評論詩詞的語氣好像是尋瑕索瘢地找碴來了. 就算對於讀者來說也是很困惑的一件事罷? :-?

流浪兒
會員
 
文章: 1359
註冊時間: 2007-01-09 11:39 P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李凡 » 2014-03-01 06:37 PM

先說一下:公子其人,此網恐無知之者,因此亦不必把所有回覆此帖者,當成為公子辯白之人.
按公子以前文字間透露,他似乎與香港亞洲電視前新聞總監梁家榮認識很深.故我斷定他是香港人.而在此帖或前面公子帖發言的港人只有我和流浪兒.我與公子素未謀面〔希望有一天可相見〕,相信流浪兒亦是.前面所說與亞視前高層認識的事,相信大家都忘了,只有我這曾留意過的港人才會記得.因此不要自設網羅.我以前說過,品姬詞長對公子并不了解.因為連公子的詞都辨不出來,一段時間還把我與公子混淆.我說過公子的沁園春我讀一遍就能猜到.而我在此網發了幾十首,公子也有十來首,竟辨別不清,何來相熟? 
但公子熟悉關心南北韓倒可從字中看出〔我倒不太關心〕.公子此首,我對用孟妾之〔妾〕,是覺得不妥的.因這必竟是現代.其他句,是公子的思想,我讀後基本同醉雨兄. 
或者品姬并非華人,或是韓族,解釋不清中華文化及字詞.如: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人間孽障,竟算英名。/嘆作感嘆好了,中性.鐵腕,任誰都知是’鐵腕統治’的省略,扯什麼”描寫這些年邁的團聚者,歷盡艱辛,脖子堅硬,手腕如鋼鐵挨到晚年,終於可以和親人重逢.’
此句意思是:天倫篤睦,竟然還要鐵腕統治者的恩賜,這種人間孽障〔親人不能團聚〕,〔匆匆見了一次〕竟然算是鐵腕統治者的英名.〔用你話說:終於算是鐵腕統治者的英名.〕
至於:天戈獵鹿,瘡痕偶血,狼煙起粟,薤露時聽。/則皆有典事在.薤露,醉雨解釋了.〔起粟〕難解些,我給個方向:蘇東波有詩:“凍合玉樓寒起粟,先搖銀海眩生花。”
順便說一下,我的〔沁園春〕少用典.用多了,大概不是我填的.
至於把室只解作房屋樓宇更是無稽.皇室怎講?心室如何?宗室什麼?’室邇人遐’,室還真與居者有關,不就是:故舊親人在很遠很遠...
讀詩是另一種創作,這是讀詩人應明白的.如以上,我的解讀不是公子的,但應該比你更接近公子...
補一下〔聽〕,此字因我而辯,大概又是文化傳統影響.要想到的是:為什麼大家都了解了,你等會有疑惑.
再舉一例:傾聽心音.這你們不會有意見吧.但心音可以傾聽嗎?是的,用醫生聽診器可傾聽心音,但那是詩中的傾聽心音嗎?詩中的心音何指?又星星細語,這星語又何從?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流浪兒 » 2014-03-01 09:47 PM

李凡詞長好!

其實我對公子及其作品都陌生, 因為近幾年很少來此網, 主要是我習慣用的伺服器不能來此網, 要轉用另一伺服器才可來. 我懶就少來了. 近幾月因換了電腦, 被告知以前常用的伺服器其實沒這個好, 所以轉用了現在的伺服器才常來. 對於公子的作品只看了少許, 可能不習慣別人以小公子或小女子自稱, 印象還不是十分好 :oops: . 後來發覺公子很能忍, 是我比較佩服的. 我就是改不了反應太衝動, 要是我給人家以如此言語態度來評論, 早就一二三砰砰碰碰一輪掃過去啦. :oops: 不過, 如果對我的批評是真誠和善意的, 我是很能接受和感謝的. 所以大家不要看到砰砰碰碰的字眼而不肯提出我的不善之處噢 :oops: :roll: :lol: :lol: :lol:
流浪兒
會員
 
文章: 1359
註冊時間: 2007-01-09 11:39 P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能悟者 » 2014-03-01 10:18 PM

原來人老了 脖子會變的堅硬 咽喉能抵尖槍 胸口能碎大石 雙足如銅柱 手腕似鋼鐵
渾身上下猶如橫練金鐘罩.... :-o

能悟這回還真的是長見識了 來這裏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roll:
能悟者
會員
 
文章: 380
註冊時間: 2012-12-21 12:56 P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潘柏 » 2014-03-04 07:36 AM

李凡 寫:先說一下:公子其人,此網恐無知之者,因此亦不必把所有回覆此帖者,當成為公子辯白之人.
按公子以前文字間透露,他似乎與香港亞洲電視前新聞總監梁家榮認識很深.故我斷定他是香港人.而在此帖或前面公子帖發言的港人只有我和流浪兒.我與公子素未謀面〔希望有一天可相見〕,相信流浪兒亦是.前面所說與亞視前高層認識的事,相信大家都忘了,只有我這曾留意過的港人才會記得.因此不要自設網羅.我以前說過,品姬詞長對公子并不了解.因為連公子的詞都辨不出來,一段時間還把我與公子混淆.我說過公子的沁園春我讀一遍就能猜到.而我在此網發了幾十首,公子也有十來首,竟辨別不清,何來相熟? 
但公子熟悉關心南北韓倒可從字中看出〔我倒不太關心〕.公子此首,我對用孟妾之〔妾〕,是覺得不妥的.因這必竟是現代.其他句,是公子的思想,我讀後基本同醉雨兄. 
或者品姬并非華人,或是韓族,解釋不清中華文化及字詞.如: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人間孽障,竟算英名。/嘆作感嘆好了,中性.鐵腕,任誰都知是’鐵腕統治’的省略,扯什麼”描寫這些年邁的團聚者,歷盡艱辛,脖子堅硬,手腕如鋼鐵挨到晚年,終於可以和親人重逢.’
此句意思是:天倫篤睦,竟然還要鐵腕統治者的恩賜,這種人間孽障〔親人不能團聚〕,〔匆匆見了一次〕竟然算是鐵腕統治者的英名.〔用你話說:終於算是鐵腕統治者的英名.〕
至於:天戈獵鹿,瘡痕偶血,狼煙起粟,薤露時聽。/則皆有典事在.薤露,醉雨解釋了.〔起粟〕難解些,我給個方向:蘇東波有詩:“凍合玉樓寒起粟,先搖銀海眩生花。”
順便說一下,我的〔沁園春〕少用典.用多了,大概不是我填的.
至於把室只解作房屋樓宇更是無稽.皇室怎講?心室如何?宗室什麼?’室邇人遐’,室還真與居者有關,不就是:故舊親人在很遠很遠...
讀詩是另一種創作,這是讀詩人應明白的.如以上,我的解讀不是公子的,但應該比你更接近公子...
補一下〔聽〕,此字因我而辯,大概又是文化傳統影響.要想到的是:為什麼大家都了解了,你等會有疑惑.
再舉一例:傾聽心音.這你們不會有意見吧.但心音可以傾聽嗎?是的,用醫生聽診器可傾聽心音,但那是詩中的傾聽心音嗎?詩中的心音何指?又星星細語,這星語又何從?   


醉雨兄您這麼說,太武斷了。也罷!您不了解沁公子的個性,就繼續用您的幻覺為他辯白,解釋,可惜。

李凡前輩那麼長篇偉論,在下原本不想再回應。不知事情經過的,以為您真的很了解沁公子。不過您也可能有個人原因。
可是嘛,您的偉論,態度和內容都露出滿多漏洞。禮尚往來,我尊敬閣下是大詩人,於是重復自己和幾個後輩的立場,我願意就文學論文學,不會像您那種旁敲側擊的試探,也不懂得你那似識不識的關系來遮掩您/公子的交情身份!

香港亞洲電視的梁家榮的大名我也聽聞過,涉及他的若干要聞不十分清楚,可也知滿城談論。李凡閣下選擇用梁某去故意拉開沁公子的韓國出身和關聯,可能有您的苦衷。李前輩一邊說“公子其人,此網恐無知之者”,一邊說什麼香港,什麼電視,什麼事典,只有兩個可能動機,要麼繼續為公子身份去向混肴視聽,要麼想把自己的解讀分析強壓給方家同文,霸佔文壇高地!
可我可以告訴大家,沁公子是徹首徹尾的韓國人。公子曾經跟我好幾個學弟一起切磋學習的人,作品水平,味道,題材,也許其他一般學究看不透,在下卻看的清看得透。這首沁園春,裏頭的兒女私情您看出來麽?恐怕除了公子和牽涉的弟子之外,很少人讀到。庸脂俗粉可更加不能理解,可是,以我和他這相若的水平,認識分量可不一樣。偏偏李凡前輩自誇讀通這篇。動機在哪,不管準不確準,我暫放下不說。要搞清楚的倒是,文采有多高,經驗有多豐富,也應先以文論文。
“室”這字很顯淺,解作房屋樓宇沒必要引經據典,別人讀作“樓房”是無稽?是否霸道了一點?
“鐵腕”也絕對不可能只接去統治去分析。幸虧這裏不是搞獨裁的。
至於“聽”的辯說,李凡啊李凡,是否又此地無銀?您可曾踏實的解釋您怎樣超能力去“聽”露?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下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9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