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唐人韓偓的《香奩集》。有一詩如下﹕
已涼 【 韓偓】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註釋】
折枝﹕ 花卉畫法之一﹐畫花枝而不帶根。
龍鬚﹕ 龍鬚草編織的蓆子。
俞陛雲評云(《詩境淺說續編》)﹕
「由闌干繡簾而至錦褥﹐迤邐寫來﹐純是景物﹐而景中有人﹐隱有小憐玉體﹐在涼涼羅帳掩映之中。麗不傷雅﹐《香奩集》中雋詠也。」
提問﹕
俞陛雲看見了「小憐玉體」﹐我怎麼就看不見呢﹖您喝蜆精﹐眼力好﹐請問您看見了嗎﹖
山谷 寫:看唐人韓偓的《香奩集》。有一詩如下﹕
已涼 【 韓偓】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註釋】
折枝﹕ 花卉畫法之一﹐畫花枝而不帶根。
龍鬚﹕ 龍鬚草編織的蓆子。
俞陛雲評云(《詩境淺說續編》)﹕
「由闌干繡簾而至錦褥﹐迤邐寫來﹐純是景物﹐而景中有人﹐隱有小憐玉體﹐在涼涼羅帳掩映之中。麗不傷雅﹐《香奩集》中雋詠也。」
提問﹕
俞陛雲看見了「小憐玉體」﹐我怎麼就看不見呢﹖您喝蜆精﹐眼力好﹐請問您看見了嗎﹖
張栩 寫:山谷詞長的問題有意思!
記得「已涼天氣未寒時」,宋詞中屢用之。俞先生的說法也並非獨見。
手邊無書,上網查到的有:
謝懋 畫堂春
西風庭院雨垂垂。黃花秋閏遲。已涼天氣未寒時。才褪單衣。睡起枕痕猶在,鬢松釵壓雲低。玉奩重拂淡胭脂。情入雙眉。
到「才褪單衣」,上片結束。「睡起」起下片。這中間,豈不正是小憐玉體?
李之儀 浣溪沙
昨日霜風入絳帷,曲房深院繡簾垂。屏風幾曲畫生枝。酒韻漸濃歡漸密,羅衣初試漏初遲。已涼天氣未寒時。
這詞更有意思。題名韓偓詩藏的是人,這詞藏的卻是韓偓詩,偏偏不寫錦褥,卻寫飲酒前戲去延遲。弔人胃口。
山谷 寫:對﹐同意芝言詞長的說法。 張栩 詞長的一席話﹐真的令末學受益非淺﹗
末學平時讀詩雖然也力求深入﹐但還不懂在字裡行間展開想象力﹐因此很多佳處都漏掉了。書讀得不夠多呀﹐腦子也有點鈍﹐不知蜆精會不會補腦﹖(玩笑。。。)
山谷 寫:芝言 寫:前所述「 方錦縟」盍格之以騁爾之想像力耶?
「 方錦縟」應是疊起停放者, 若展開趣味就打折扣了.
詞長意見?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