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 天淨沙】秋吟二首

古典詞創作發表區﹐須合於詞牌格律﹐發表請於標題填寫詞牌和作品名。

版主: 樂齋, 碧雲天, 醉雨, 故紙堆中人

【越調 天淨沙】秋吟二首

文章刘熙煦 » 2009-08-29 11:06 AM

【越調 天淨沙】秋吟二首

秋風浩蕩關河,幾年滄海煙波。最憶瀟湘菊朵,籬邊橫臥,清輝醉裏長歌。
疏籬流水平橋,郊原秋社笙簫,依舊西風碧杪,豐收歡笑,提壺樹下閒聊。
刘熙煦
會員
 
文章: 128
註冊時間: 2009-02-20 12:01 PM

Re: 【越調 天淨沙】秋吟二首

文章楚狂 » 2009-08-29 01:03 PM

刘熙煦 寫:【越調 天淨沙】秋吟二首

秋風浩蕩關河,幾年滄海煙波。最憶瀟湘菊朵,籬邊橫臥,清輝醉裏長歌。
疏籬流水平橋,郊原秋社笙簫,依舊西風碧杪,豐收歡笑,提壺樹下閒聊。


〈天淨沙〉為越調中常用小令,可獨成一首普通小令,亦可入散套或雜劇。
按曲牌,共五句四韻:「六(韻)、六(韻)、六(韻)。四、六(韻)。」
可平可仄平平(韻),可平可仄平平(韻),可仄平平(宜去可上)仄(叶仄韻或叶平韻)。可平平(宜去可上),可平可仄平平(韻)。
前兩句一般多用對仗,也有連同第三句做「鼎足對」者;例如馬致遠號稱元散曲中的絕品〈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鼎足對)

其中第三句之末字亦偶有叶平韻(曲牌為「仄聲字」);如商衟(音ㄉㄠˋ,同「道」字)之〈天淨沙〉第三句末字「腸」即做「叶平韻」:
剡溪媚壓群芳,玉容偏稱宮妝,暗惹詩人斷腸。月明江上,一枝弄影飄香。
(一二句對仗)

不過,元人多按曲牌做「仄聲韻」者居多,如白樸〈天淨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一二句對仗)

吉喬〈天淨沙‧即事〉: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鼎足對)

其餘如:張可久〈天淨沙‧魯卿庵中〉:
青苔古木蕭蕭,蒼雲秋水迢迢,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谿橋。
(鼎足對)
張可久另有兩首〈天淨沙‧閨怨〉、〈天淨沙‧清明日郊行〉,吳西逸〈天淨沙‧閒題〉兩首「叶仄韻」則做一二句對仗。

從元曲諸大家作品,可見一、二句例用對仗,或是連同第三句做「鼎足對」;第三句,可「叶平韻」亦可「叶仄韻」。
最後由 楚狂 於 2009-08-29 09:58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越調 天淨沙】秋吟二首

文章刘熙煦 » 2009-08-29 05:41 PM

楚狂 寫:
刘熙煦 寫:【越調 天淨沙】秋吟二首

秋風浩蕩關河,幾年滄海煙波。最憶瀟湘菊朵,籬邊橫臥,清輝醉裏長歌。
疏籬流水平橋,郊原秋社笙簫,依舊西風碧杪,豐收歡笑,提壺樹下閒聊。


〈天淨沙〉為越調中常用小令,可獨成一首普通小令,亦可入散套或雜劇。
按曲牌,共五句四韻:「六(韻)、六(韻)、六(韻)。四、六(韻)。」
可平可仄平平(韻),可平可仄平平(韻),可仄平平(宜去可上)去(叶仄韻或叶平韻)。可平平(宜去可上),可平可仄平平(韻)。
前兩句一般多用對仗,也有連同第三句做「鼎足對」者;例如馬致遠號稱元散曲中的絕品〈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鼎足對)

其中第三句之末字亦偶有叶平韻(曲牌為「仄聲字」);如商衟(音ㄉㄠˋ,同「道」字)之〈天淨沙〉第三句末字「腸」即做「叶平韻」:
剡溪媚壓群芳,玉容偏稱宮妝,暗惹詩人斷腸。月明江上,一枝弄影飄香。
(一二句對仗)

不過,元人多按曲牌做「仄聲韻」者居多,如白樸〈天淨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一二句對仗)

吉喬〈天淨沙‧即事〉: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鼎足對)

其餘如:張可久〈天淨沙‧魯卿庵中〉:
青苔古木蕭蕭,蒼雲秋水迢迢,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谿橋。
(鼎足對)
張可久另有兩首〈天淨沙‧閨怨〉、〈天淨沙‧清明日郊行〉,吳西逸〈天淨沙‧閒題〉兩首「叶仄韻」則做一二句對仗。

從元曲諸大家作品,可見一、二句例用對仗,或是連同第三句做「鼎足對」;第三句,可「叶平韻」亦可「叶仄韻」。


衷心谢谢楚狂吟长对本曲曲律的诠释,学习了,握手,问好。
刘熙煦
會員
 
文章: 128
註冊時間: 2009-02-20 12:01 PM

Re: 【越調 天淨沙】秋吟二首

文章刘熙煦 » 2009-08-29 05:42 PM

楚狂 寫:
刘熙煦 寫:【越調 天淨沙】秋吟二首

秋風浩蕩關河,幾年滄海煙波。最憶瀟湘菊朵,籬邊橫臥,清輝醉裏長歌。
疏籬流水平橋,郊原秋社笙簫,依舊西風碧杪,豐收歡笑,提壺樹下閒聊。


〈天淨沙〉為越調中常用小令,可獨成一首普通小令,亦可入散套或雜劇。
按曲牌,共五句四韻:「六(韻)、六(韻)、六(韻)。四、六(韻)。」
可平可仄平平(韻),可平可仄平平(韻),可仄平平(宜去可上)去(叶仄韻或叶平韻)。可平平(宜去可上),可平可仄平平(韻)。
前兩句一般多用對仗,也有連同第三句做「鼎足對」者;例如馬致遠號稱元散曲中的絕品〈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鼎足對)

其中第三句之末字亦偶有叶平韻(曲牌為「仄聲字」);如商衟(音ㄉㄠˋ,同「道」字)之〈天淨沙〉第三句末字「腸」即做「叶平韻」:
剡溪媚壓群芳,玉容偏稱宮妝,暗惹詩人斷腸。月明江上,一枝弄影飄香。
(一二句對仗)

不過,元人多按曲牌做「仄聲韻」者居多,如白樸〈天淨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一二句對仗)

吉喬〈天淨沙‧即事〉: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鼎足對)

其餘如:張可久〈天淨沙‧魯卿庵中〉:
青苔古木蕭蕭,蒼雲秋水迢迢,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谿橋。
(鼎足對)
張可久另有兩首〈天淨沙‧閨怨〉、〈天淨沙‧清明日郊行〉,吳西逸〈天淨沙‧閒題〉兩首「叶仄韻」則做一二句對仗。

從元曲諸大家作品,可見一、二句例用對仗,或是連同第三句做「鼎足對」;第三句,可「叶平韻」亦可「叶仄韻」。


衷心谢谢楚狂吟长对本曲曲律的诠释,学习了,握手,问好。
刘熙煦
會員
 
文章: 128
註冊時間: 2009-02-20 12:01 PM


回到 詞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