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窘足疾,未敢逋慢,速整行囊,又放逐矣。
夜步申城
柱塔孤標冷吐光,樓臺新舊列洋場
畫船激浪灘頭鬧,雷轂揚塵道上忙
鈴閣相催途逼迫,殊方獨客景微茫
杖頭買得松醪熟,暫息羈牽入醉鄉

柳絮飛 寫:星臨驛馬,城困羈人。郡縣逼迫,催人上道。
雖窘足疾,未敢逋慢,速整行囊,又放逐矣。
夜步申城
柱塔孤標冷吐光,樓臺新舊列洋場
畫船激浪灘頭鬧,雷轂揚塵道上忙
鈴閣相催途逼迫,殊方獨客景微茫
杖頭買得松醪熟,暫息羈牽入醉鄉
柳絮飛 寫:謝謝能悟者留言.![]()
也謝流浪兒分享. 其實我剛回來. 出差期間上海溫度 <10度, 但感覺比香港暖, 我穿衣不比在香港多!![]()
照片所示正是外灘, 當晚有點雨,所以地面反光行人亦較少. 逛過那排大銀行, 駐足細看, 石柱和石樑均極巨大, 即使今天建造也極花工夫和本錢, 以當年而言肯定天價! 昔日繁華可見一斑. 前匯豐大廈改了名, 現名浦東發展銀行.![]()
外灘在浦西區,即黃浦江以西, 這區保存不少古典樸雅的舊建築,例如外灘、步行街、豫園老城和老街等, 我逛過這些地區, 還到橫街尋找美食. 肯花點工夫還可找到蔡元培及張愛玲足跡. 上海被"共"掉逾六十年,飽經動盪摧殘,但古蹟和古貌仍保存得很好. 反觀香港,古蹟古物都在"發展"的幌子下給發展商吃掉,官商xx比共產黨可怕百倍.![]()
幾年前曾往上海公幹, 今次感覺上海比前更進步,人更進取. 上海人均 GPD約是香港一半,但若以年增長率 7.5%推算("李克勤"剛在兩會報告的全國目標), 對比香港無甚增長, 十年左右便差不多追上. 唉, 香港還在吃老本! 龍頭地位快將不保了.
柳絮飛 寫:謝流浪兒分析, 所言甚是.
民主磨合是一回事, 但如何令香港保持動力也不可忽略. 香港大部分人仍然 living in a fool's paradise, 幻想香港仍然很了不起, 大陸城市仍然落後幾十年. 我們只需每天上班下班坐吃老本, 一切便會如常, 我們依舊富貴、香港依舊當龍頭.
香港人只負責給自己賺$ , 至於如何保持香港動力, Don't bother me! 交給"官員"動腦筋好了. 但 D 官員有幾"醒", 大家心照.
今次赴上海參加若干活動, 發覺上海除了分析香港的 hard figures, 更分析香港的"成功/領先"因素, 研究哪些可以仿效, 哪些不可; 只沒說漏嘴 "我也分析了香港近年競爭力衰退的失敗原因, 並以此為鑑"!
人家為何費這麼大氣力分析香港? 香港面對挑戰, 在做甚麼呢? ppl keep living in a fool's paradise. The city is dying! 香港的優勢和實力, 就這樣一點一滴給消磨淨盡了.
柳絮飛 寫:數碼港 - 政府向小超人提供大片土地, 主要建住宅, 條件是他要 "發展高科IT", 還有將來賣樓政府可分紅. 分析:
(a) 廢地蓋樓, 表面資源增值了, 實際不然. 因這片地又大又靚, 以招標方式賣出去收益驚人. 政府損失了巨大opportunity cost, 亦失去 maximize profit (價高者得)的機會.
(b) 社會有 net gain – YES. 但只是增加住宅方面. 數碼港項目的住宅土地面積約為半個太古城, 所謂高科IT 只是有一座商業樓宇, 當中鋪了高速光纖、裝了貴 router. 這就是"高科 IT"?
貪曾爵士曾被議員多次質詢, 每次都黑面寸嘴舉例說這裡有"高科公司", 他的例子只此一個 - 這裡有間"電影加工公司", 周星馳的<功夫>也在此加工配制特別效果. 天啊! 這算"高科技"? 難怪有人戲言: "幫你起座商業樓, 騙你半個太古城".
(c) 完全不是 level-playing(公平). 因為政府直接把地給予小超人, 沒拿去公開招標, 其他發展商全無競爭機會.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