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青島、京津之旅廿四首並注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文章蘭若。綢君 » 2005-08-10 06:33 PM

呵呵

好開心看到如許精闢的討論 :mrgreen:

然而詞長之作除明顯反應出與傳統詩學之迥異外,
更反應出讀者、學習者難以以各家之論而確立方向,以至混淆。

在古典之創新與守舊互別之間,
讓我想到了一部電影[末代武士],
武士們的精神終使天皇訥諫而不忘本。

以今天仍然執古詩而抒之人固然可貴,
然而我疑問我們承襲了什麼?又可以發揚什麼?
古典詩的聲律、體裁嗎?
那似乎是在比較一把武士刀的好壞,
武士刀可以象徵武士道,然而卻不是武士精神之所在,
正如同古典詩可以象徵古詩人,卻不是詩魂之所在。
我們擁有比武士道更恢宏博大的精神價值,何以常視而不見?
例如各家代表人物的胸襟抱負、品格節操,
無一點有遜於他國,學詩只研聲律、體格,
我想如此僅探入中華先人之皮肉而已。

創新是好的,貴不忘本;
守舊是好的,貴在日新。
『詩法神韻一門,哲學天地一宗』
蘭若。綢君
會員
 
文章: 69
註冊時間: 2005-07-18 09:51 AM
來自: 紅塵詩路

文章卞思 » 2005-08-11 01:32 AM

卞思才不及添雪、軍持甚矣,懶倒可勉力一學 :-D

至於絲絲容貌,我是信軍持兄多些,呵!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