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蔭《師竹齋贅吟稿》〈八一八圍京問罪〉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黃祖蔭《師竹齋贅吟稿》〈八一八圍京問罪〉

文章吳東晟 » 2013-10-09 08:11 PM

黃祖蔭《師竹齋贅吟稿》〈八一八圍京問罪〉

府富勾連炒地皮,
聲援大埔故興師。
能容巧嚳營三窟,
也讓貧胞立一錐。

晟按:這首詩是祖蔭詞丈在八月時寫的
哪裡知道短短一兩個月之內
事情變化這麼大
最後由 吳東晟 於 2013-10-30 11:40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青山橫北郭
白水遶東城
吳東晟
會員
 
文章: 524
註冊時間: 2004-12-20 03:37 AM

Re: 黃祖蔭《師竹齋贅吟稿》〈八一八圍京問罪〉

文章楚狂 » 2013-10-09 10:57 PM

「援」這個字,我在讀唐、宋詩時一直有個困惑:
(一)作「援引」解時,《佩文韻府》、《詩韻合璧》等韻書,收入【上平13元】韻。
(二)作「救助」解時,《佩文韻府》、《詩韻合璧》等韻書,收入【去聲17霰】韻。
且兩書均載平仄不同(霰韻異、元韻異)。
圖檔圖檔

唐詩例:
(一)唐‧殷寅〈銓試後徵山別業寄源侍御〉(節錄末八句)
謏才甘自屏,薄伎忝餘。雖承國士恩,尚乏中人
疇昔相知者,今茲秉天。朱紱何赫赫,繡衣復蔥
(二)唐‧李商隱〈寓懷〉(節錄)
海明三島見,天迥九江分。搴樹無勞,神禾豈用耘。
鬥龍風結陣,惱鶴露成文。漢殿霜何早,秦宮日易曛。
(三)唐‧劉得仁〈送車濤罷舉歸山〉(五律)
朝是暮還非,人情冷暖移。浮生只如此,強進欲何為。
要路知無,深山必遇師。憐君明此理,休去不遲疑。

宋詩例:
(四)宋‧梅堯臣〈和梅花〉
時時不甘春著力,年年能占臘前芳。水邊攀折此中女,馬上嗅尋何處郎。
山舍更清栽作,鳳樓偏巧學成粧。團枝密密都如雪,野雀飛來翅合香。
(五)宋‧王禹偁〈又和曾秘丞見贈〉二首其二
謬因文字立虛名,寓直金鑾冒寵榮。兩度黜官誰是,二毛侵鬢自堪驚。
宮花謾役春來夢,山蕨聊供醉後羹。身外浮華盡閑物,不將窮達問君平。


可否勞煩 東城居士代為解惑?
謝謝。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黃祖蔭《師竹齋贅吟稿》〈八一八圍京問罪〉

文章楚狂 » 2013-10-10 01:24 PM

另,
末句「也讓貧胞立一椎」,「貧無立錐」之「錐」似乎不等於「椎」。
但五南書局的《國語活用詞典》釋「椎」字讀如「ㄓㄨㄟ」時,義可通「錐」。(又一惑也。)

若按《說文》:
「錐」者,銳器也。
「椎」者,原意為「擊」,可通「槌」。「擊器」曰「椎」。
明末清初‧魏禧《大鐵椎傳》:「論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

故,竊以為「貧無立錐」,喻立地如「錐尖」之極小,習慣上似乎是用「錐」字。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黃祖蔭《師竹齋贅吟稿》〈八一八圍京問罪〉

文章吳東晟 » 2013-10-30 11:40 AM

詞長所言極是
援字我知有兩音
但不確定確切差異為何
本欲查書查資料庫再確認以回應詞長
但一來因為腳傷休養發懶中
二來因為詞長所查之書跟我要查的是一樣的書
詞長既已辛勤查找,一一列出
末學就揀個現成便宜啦

另外椎字確為錐字之誤
是我繕打有誤
謝謝指正
青山橫北郭
白水遶東城
吳東晟
會員
 
文章: 524
註冊時間: 2004-12-20 03:37 AM

Re: 黃祖蔭《師竹齋贅吟稿》〈八一八圍京問罪〉

文章吳東晟 » 2013-10-30 11:55 AM

貼玩再查一下
關鍵字檢索「聲援」
書名檢索「詩」字
看到以「聲援」二字入詩者
只見清代查甚行一首
他將聲援的援字當成平聲(詩如後所貼)
但若依楚狂詞長所舉之例
似乎仍視為仄聲較貼切

查慎行 過鳯陽城外

元老還朝起廢臣
二陵收氣避黄巾
忽聞淮泗聲援地
己奉邯鄲假號人
南渡半年輸弱晉
西來羣盜甚苻秦
青絲白馬他年恨
草木餘威在夀春
青山橫北郭
白水遶東城
吳東晟
會員
 
文章: 524
註冊時間: 2004-12-20 03:37 AM

Re: 黃祖蔭《師竹齋贅吟稿》〈八一八圍京問罪〉

文章楚狂 » 2013-10-31 11:12 AM

多謝賜知。
一揖。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