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涵碧樓感近事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戴金生 » 2013-02-19 09:49 PM

有感
忘祖但敎心淺蕪,傾城傾國只須臾。
泉清飛瀉生清澗,水濁滙流成濁湖。
為出漢天孤獨走,卻將鄉地二分呼?
杭州歌舞焉長久,與寇謀求何所圖?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1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楚狂 » 2013-02-21 09:00 AM

練習生 寫: 晚之前曾讀過前賢作品,用法與故紙堆中人版主相同之作品,不勝枚舉,試摘幾例供參.
飛仙嶺(宋•張先)七言絕句押微韻
路接曉天人近月,真仙去後祇雲歸
嶺頭舊曰上升日,空有山禽自在飛。

鳴皋(宋•林逋)七言絕句押文韻
皋禽名祇有前聞,孤引圓吭夜正分。
一唳便驚寥泬破,亦無閒意到青雲。

留姜西溟(淸•孫琮)七言絕句押齊韻
共坐山窗聽鳥啼,午餐相對祇寒齏
十年痛我無親養,不畜茅容舊日雞。

將之霅溪寄別擇梧師(宋•釋智圓)七言絕句押刪韻
白雲深處草堂閒,曾伴支公薄暮還。
獨上孤舟欲西去,倚檣回望祇青山

桐花鳥(唐•可朋)七言絕句 押虞韻
五色毛衣比鳳雛,深花叢裏祗如無
美人買得偏憐惜,移向金釵重幾銖。

蜀葵(唐•陳標)七言絕句 押歌韻
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
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嫌處祗緣多

登安陸西樓(唐•趙嘏)七言律詩 押灰韻
樓上華筵日日開,眼前人事祗堪哀
征車自入紅塵去,遠水長穿綠樹來。
雲雨暗更歌舞伴,山川不盡別離杯。
無由併寫春風恨,欲下鄖城首重回。

若《全唐詩》載唐人詩例用「祗」字、「祇」字例,末學亦讀過,遂有筆記。且各家版本,「祗」、「祇」字與「只」字各有不同。不知 練習生詞長,用的是網路版或國圖借閱之紙版
唐人以老杜用字最為嚴謹,杜詩中用「只」字凡五十多筆,用「祗」(左示右氐,ㄉㄧ)者不及「只」字一半,僅二十出頭;若再言「祇」字,不過一筆而已,且是用為「祇樹園」讀若「岐」音。網路上杜詩另有一筆資料用「祇」字,見〈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是走踆踆」,善本書載為「是走踆踆」,故知為網民誤書、錯鍵、訛轉。
杜詩用「祇樹園」句,見〈贈蜀僧閭丘師兄〉第29、30句:「我住錦官城,兄居祇樹園。」
按杜詩用「只」與「祗」(左示右氐ㄉㄧ)字,意皆為「僅、但、適」等意義,何以筆劃少的「只」字多於筆劃多的「祗」字?當不是易於書寫之故,杜詩用「祗」字代「只」字者,至少有三例是用以避當句「犯孤平」。

另,由於【祇】(左示右氏)與【祗】(左示右氐)兩字長得很像,古代誤書或雕版誤刻,亦是常見。
【祇】有「岐、支」二音,讀若「支」時可釋「大也」、「安也」;讀若「岐」時可書「祇樹給孤獨園」或省做「祇樹、祇園」時,亦只讀做「岐」而不讀做「支」。
但「左示右氏」之【祇】字,無「敬」之意義可用、解。

【祗】有「敬」意,只讀若「支」,別無他音。
故「祗承」,即「敬奉、敬承」,也就是「恭敬伺候」之意,當書作「左示右氐(ㄉㄧ)」之【祗】承才是正確。
見《書‧大禹謨》:「祗承于帝。」《正譌》:「从示,氐聲。見神示則敬。會意。」

由於「左示右氐(ㄉㄧ)」之【祗】,與「左示右氏(ㄕ、)」之【祇】,字形過於近似,古代雕版印刷之手民時有誤植,必須讀字辨義,始能「正書」。
故,《全唐詩》中:
(一)「祇樹給孤獨園」、「祇樹」、「祇園」,當用「左示右氏(ㄕ、)」之【祇】,才是正確。用「祗」(左示右氐(ㄉㄧ)」便是白字。
(二)「祗承」當用有「敬」意的「左示右氐(ㄉㄧ)」之【祗】,才是正確。用「祇」(左示右氏(ㄕ、)」便是白字。


至於宋人詩作,末學讀得少,故不敢多言。
因此非常謝謝 詞長所提「詩例」。

不過,
我的問題在於:誰家有「韻書」中,收載【祇】、【祗】兩字,可做仄聲用者?
敬請賜知,功德無量。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練習生 » 2013-02-21 12:55 PM

敬覆楚狂詞長
我的韻書早已爛掉,現在大都參照網路版,其實網路版這也都是國科會補助的計畫,現在都已數位化,其韻書影像亦可查詢.自是可信.
您的求真可感,但如贊同您言則等同拍馬屁,我是百毒不侵只是您要當馬,呵呵這可委屈您啦,
您呈【祇】、【祗】兩字例是平聲,無訛,但解作:「正、恰、只。」或讀為「ㄓˇ」。可為仄聲,前人也用過,都是「只」意。簡單而言[祇]須臾寫[只]須臾就不須多言,然原作者不吭聲,卻引來蚊蠅一堆,這又何苦?彼何人也?堂堂博士,夢機先生親炙,且為本壇版主,竟讓您變成巡田水一肩到底,這有點說不過去,雖然您立意善但語欠厚道誠可惜也,我想:學海茫茫了無際,一覺回頭有餘地。宜互勉哉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坐涵碧樓感近事

文章楚狂 » 2013-02-21 01:48 PM

練習生 寫:雖然您立意善但語欠厚道誠可惜也,我想:學海茫茫了無際,一覺回頭有餘地。宜互勉哉

良藥苦口,唯良藥能治痼疾。
若可口涼藥,不過瀉火倒陽。

呵~,這樣說自己文字,真貼金也。
網上行文、打字,借唐人齊己一聯代敘:
平生樂道心常切,五字逢人價合高。


另,「祇」、「祗」字在意義上可通「只」;前引一例善本書影本,即見善本書用「只」,網路用「祗」字之杜詩例。哪天把自己筆記本中疑例,到國圖拍照一下存證。

謝謝賜佳言。待磨。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Majestic-12 [Bot] 和 2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