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記行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陽明山記行

文章丁國智 » 2009-03-03 10:52 PM

陽明山記行

故知名利浮雲耳,存世終須累稻糧。筋骨隨年羞壯舉,夢魂無刻遠山鄉。
時逢減俸供餘假,我自偷閒趁未忙。煙雨舒心兼覓句,蒲輪擇徑上高崗。

將明天色獨行身,萬疊蒼山一點塵。跡罕徒聞風過耳,心寬暫避牘傷神。
長行望盡群樟立,小憩覺來階石親。莫訝重重深入甚,功成往往是痴人。

羈鳥高飛天外行,草山知我故相迎。風迴道上初休雨,霧醒枝頭未綻櫻。
勝境宜人鄰市鬧,華年何處聽鵷聲。登高終究承歡意,入翠穿蹊步履輕。

一徑蛇迴穿秀巘,麻鞋踏上最高峯。立身誰解孤鴻意?放眼遙窺萬物容。
草木萋萋延四野,雲山漠漠疊千重。諸般情愫非言語。妙作蓮華自滿胸。

草山四季顏蒼翠,薇蕨難移一席功。譯語無憑名各異,資心能辨趣無窮。
橫盤古樹分天照,群聚幽泉惠宿蟲。手撫捲芽良久立,首陽此物解仁風。

憑高倚看殘陽落,似換蒼穹暮色臨。寒氣漸生雲緩緩,林聲歸寂夜沉沉。
興來覷遠思塵界,世易尋誰識苦吟?霧裡京華惆悵爾,安知直士救時心。
註:台北為盆地地形,上空常有廢氣堆積,鮮見散去之時,故言霧裡。

七星冬冷曾飛雪,秋訪只聞風怒號。所幸人稀光害少,復逢月朔宿輝高。
雜生芳草初凝露,橫掛銀河若有濤。宇宙茫茫何壯闊,安須算盡奪微毫?

深秋不處花開日,海芋山櫻時俱違。但醉峰巒猶自樂,更縈魂夢竟忘歸。
一聽天籟吾殊我,重入樊籠是作非。直待明年三月半,春遊滿路探芳菲。
菊殘枝未斷,心死夢猶來。
丁國智
會員
 
文章: 49
註冊時間: 2002-03-02 12:36 AM
來自: 慮愚居

文章風雲 » 2009-03-04 11:51 PM

先頂上,大作明日再讀。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南山子 » 2009-03-05 12:40 PM

老弟,請容我並其它得獎作品,收編為《詩訊》電子報
南山子
會員
 
文章: 741
註冊時間: 2002-02-24 11:59 PM
來自: 天枰座

文章五葉 » 2009-03-06 09:25 AM

拜讀大作。紀行一篇,既紀草山風色,又敘作者情懷。八章之中,最愛「一聽天籟吾殊我,重入樊籠是作非」語。
五葉
版面管理員
 
文章: 605
註冊時間: 2006-12-27 08:29 PM

文章古董 » 2009-03-06 09:46 AM

欣讀詞長得獎佳作 ~
手中金錫 振開地獄之門

掌上明珠 光攝大千世界
古董
會員
 
文章: 1110
註冊時間: 2008-06-27 02:43 PM
來自: 嘉義

文章丁國智 » 2009-03-06 02:05 PM

謝謝諸位詞長

能收錄入《詩訊》,甚感榮幸。
菊殘枝未斷,心死夢猶來。
丁國智
會員
 
文章: 49
註冊時間: 2002-03-02 12:36 AM
來自: 慮愚居

Re: 陽明山記行

文章楚狂 » 2009-03-07 01:46 PM

丁國智 寫:陽明山記行
第八首:
深秋不處花開日,海芋山櫻時俱違。但醉峰巒猶自樂,更縈魂夢竟忘歸。
一聽天籟吾殊我,重入樊籠是作非。直待明年三月半,春遊滿路探芳菲。


首聯第二句:「海芋山櫻時俱違」,依 維仁 詞長〈詩圃談詩──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第2字「俱」字收入「上平七虞韻」,則「山櫻時俱違」為「連五平」。
另末句「春遊滿路探芳菲」,「探」字歸入平水韻「下平十三覃」;另依 維仁詞長〈詩圃談詩〉前引第14字「探」字註解:「探(增廣詩韻集成列為平聲,但唐人亦有用作仄聲者)」。

維仁 詞長〈詩圃談詩──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請見聯結:http://www.ktjh.tp.edu.tw/yang527/b8.htm

竊以為:
詩詞競賽,這種今古音異易生爭議之字,宜慎!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維仁 » 2009-03-08 08:50 PM

恭喜國智詞長《陽明山記行》八首榮獲台北文學獎!
既蒙楚狂詞長點名,乃奉陳個人管見如下,敬請諸位詩友賜教。

故知名利浮雲耳,存世終須累稻糧。筋骨隨年羞壯舉,夢魂無刻遠山鄉。
時逢減俸供餘假,我自偷閒趁未忙。煙雨舒心兼覓句,蒲輪擇徑上高崗。
◎試以《全唐詩》電子書檢索,用「稻粱」入句不勝枚舉,「稻糧」固然亦能解通,惟似以「稻粱」較為適宜。
◎「時逢減俸供餘假」能反映目前台灣「無薪假」之現況,寫實而兼典雅!
◎「煙雨舒心兼覓句」語意上恐有微瑕,蓋「煙雨」能「舒心」而不能「覓句」。


將明天色獨行身,萬疊蒼山一點塵。跡罕徒聞風過耳,心寬暫避牘傷神。
長行望盡群樟立,小憩覺來階石親。莫訝重重深入甚,功成往往是痴人。
◎「行」字重出,此字似非不能移易,恐亦為大醇小疵。

羈鳥高飛天外行,草山知我故相迎。風迴道上初休雨,霧醒枝頭未綻櫻。
勝境宜人鄰市鬧,華年何處聽鵷聲。登高終究承歡意,入翠穿蹊步履輕。

一徑蛇迴穿秀巘,麻鞋踏上最高峯。立身誰解孤鴻意?放眼遙窺萬物容。
草木萋萋延四野,雲山漠漠疊千重。諸般情愫非言語。妙作蓮華自滿胸。

草山四季顏蒼翠,薇蕨難移一席功。譯語無憑名各異,資心能辨趣無窮。
橫盤古樹分天照,群聚幽泉惠宿蟲。手撫捲芽良久立,首陽此物解仁風。
◎寫蕨類而善能「小題大作」。

憑高倚看殘陽落,似換蒼穹暮色臨。寒氣漸生雲緩緩,林聲歸寂夜沉沉。
興來覷遠思塵界,世易尋誰識苦吟?霧裡京華惆悵爾,安知直士救時心。
註:台北為盆地地形,上空常有廢氣堆積,鮮見散去之時,故言霧裡。

七星冬冷曾飛雪,秋訪只聞風怒號。所幸人稀光害少,復逢月朔宿輝高。
雜生芳草初凝露,橫掛銀河若有濤。宇宙茫茫何壯闊,安須算盡奪微毫?
◎仰望夜空「宇宙茫茫何壯闊,安須算盡奪微毫?」甚有深意。

深秋不處花開日,海芋山櫻時俱違。但醉峰巒猶自樂,更縈魂夢竟忘歸。
一聽天籟吾殊我,重入樊籠是作非。直待明年三月半,春遊滿路探芳菲。
◎「俱」字違律。
◎「一聽天籟吾殊我,重入樊籠是作非。」兼有巧思與深意。
◎「探」字增廣詩韻集成列為平聲,然古今名家亦不乏用作仄聲者,如李商隱「青鳥殷勤為探看」是也。是以「春遊滿路探芳菲」頗有前例可循,愚意以為自是無妨。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風雲 » 2009-03-08 11:53 PM

陽明山記行詩八首,從日出寫到夜晚,可謂不易。

欣賞以下佳句:

「莫訝重重深入甚,功成往往是痴人。」
「諸般情愫非言語。妙作蓮華自滿胸。」
「霧裡京華惆悵爾,安知直士救時心。」
「宇宙茫茫何壯闊,安須算盡奪微毫?」

拜讀之餘,敬陳個人管見如下,亦請諸位詞長賜教。


故知名利浮雲耳,存世終須累稻糧。筋骨隨年羞壯舉,夢魂無刻遠山鄉。
時逢減俸供餘假,我自偷閒趁未忙。煙雨舒心兼覓句,蒲輪擇徑上高崗。

「壯舉」對「山鄉」不工,「筋骨」對「夢魂」恐有二對一之瑕。
「煙雨舒心兼覓句」,「煙雨」無法「覓句」(未及發言,維仁兄已先道出),建議改「覓」字,或可用「滋」或「資」之類的字。


將明天色獨行身,萬疊蒼山一點塵。跡罕徒聞風過耳,心寬暫避牘傷神。
長行望盡群樟立,小憩覺來階石親。莫訝重重深入甚,功成往往是痴人。

羈鳥高飛天外行,草山知我故相迎。風迴道上初休雨,霧醒枝頭未綻櫻。
勝境宜人鄰市鬧,華年何處聽鵷聲。登高終究承歡意,入翠穿蹊步履輕。

「初休雨」恐有語病,既是初休,何來雨?
「市鬧」對「鵷聲」稍不工。


一徑蛇迴穿秀巘,麻鞋踏上最高峯。立身誰解孤鴻意?放眼遙窺萬物容。
草木萋萋延四野,雲山漠漠疊千重。諸般情愫非言語。妙作蓮華自滿胸。

草山四季顏蒼翠,薇蕨難移一席功。譯語無憑名各異,資心能辨趣無窮。
橫盤古樹分天照,群聚幽泉惠宿蟲。手撫捲芽良久立,首陽此物解仁風。

頷聯「無」字重出,「良久立」稍不順。
此首從小物著眼,寫及伯夷.叔齊之事,別具巧思。


憑高倚看殘陽落,似換蒼穹暮色臨。寒氣漸生雲緩緩,林聲歸寂夜沉沉。
興來覷遠思塵界,世易尋誰識苦吟?霧裡京華惆悵爾,安知直士救時心。
註:台北為盆地地形,上空常有廢氣堆積,鮮見散去之時,故言霧裡。

「寒氣漸生」對「林聲歸寂」過寬,然結尾兩句可見作者憂時之心。

七星冬冷曾飛雪,秋訪只聞風怒號。所幸人稀光害少,復逢月朔宿輝高。
雜生芳草初凝露,橫掛銀河若有濤。宇宙茫茫何壯闊,安須算盡奪微毫?

深秋不處花開日,海芋山櫻時俱違。但醉峰巒猶自樂,更縈魂夢竟忘歸。
一聽天籟吾殊我,重入樊籠是作非。直待明年三月半,春遊滿路探芳菲。

「俱」字出律,「探」本作平聲,雖有仄聲之例,然比賽之作宜盡量避免。
「吾殊我」對「是作非」略覺不穩。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Re: 陽明山記行

文章五葉 » 2009-03-09 03:45 PM

丁國智 寫:陽明山記行

故知名利浮雲耳,存世終須累稻糧。筋骨隨年羞壯舉,夢魂無刻遠山鄉。
時逢減俸供餘假,我自偷閒趁未忙。煙雨舒心兼覓句,蒲輪擇徑上高崗。

將明天色獨行身,萬疊蒼山一點塵。跡罕徒聞風過耳,心寬暫避牘傷神。
長行望盡群樟立,小憩覺來階石親。莫訝重重深入甚,功成往往是痴人。

羈鳥高飛天外行,草山知我故相迎。風迴道上初休雨,霧醒枝頭未綻櫻。
勝境宜人鄰市鬧,華年何處聽鵷聲。登高終究承歡意,入翠穿蹊步履輕。

一徑蛇迴穿秀巘,麻鞋踏上最高峯。立身誰解孤鴻意?放眼遙窺萬物容。
草木萋萋延四野,雲山漠漠疊千重。諸般情愫非言語。妙作蓮華自滿胸。

草山四季顏蒼翠,薇蕨難移一席功。譯語無憑名各異,資心能辨趣無窮。
橫盤古樹分天照,群聚幽泉惠宿蟲。手撫捲芽良久立,首陽此物解仁風。

憑高倚看殘陽落,似換蒼穹暮色臨。寒氣漸生雲緩緩,林聲歸寂夜沉沉。
興來覷遠思塵界,世易尋誰識苦吟?霧裡京華惆悵爾,安知直士救時心。
註:台北為盆地地形,上空常有廢氣堆積,鮮見散去之時,故言霧裡。

七星冬冷曾飛雪,秋訪只聞風怒號。所幸人稀光害少,復逢月朔宿輝高。
雜生芳草初凝露,橫掛銀河若有濤。宇宙茫茫何壯闊,安須算盡奪微毫?

深秋不處花開日,海芋山櫻時俱違。但醉峰巒猶自樂,更縈魂夢竟忘歸。
一聽天籟吾殊我,重入樊籠是作非。直待明年三月半,春遊滿路探芳菲。


記行一篇,由朝至暮,皆陽明山中所感觸,聯章八首,各有措意。

其一與其八,各為篇中起結。其一起云固知名利如浮雲,仍為稻粱所累,見詩人之無奈;次聯承前,故有「羞壯舉」之語;五、六句便及時事,亦為「累稻粱」下一註腳,既得偷閒,乃有「上高崗」之行;凡此皆山行之緣由也。

其二至其七,行中有感。其二,敘行之始。「跡罕」,途中事,「心寬」,意中事;頸聯「望盡」、「覺來」各承三、四句,唯「群樟」、「階石」略不工;結云「莫訝重重深入甚,功成往往是痴人」,既謂山行,亦況人生,頗有自我寬解之意。

其三,「羈鳥」自況,所謂草山相迎,固詩人想望之詞耳;風迴初休之雨,言山道中濕冷,霧醒未綻之櫻,狀沿途迷濛山色;六句略有感慨;七、八又自一寬。

其四,登高而有所悟。起云「一逕蛇迴」,既包束前數首,亦啟下句;頷聯有立身高峰不勝寒之意,「孤鴻」與其三「羈鳥」相應,唯於「放眼」處,安排「窺」字,不免小疵;頸聯所狀,即四句之「萬物容」。

其五,山中靜觀薇蕨之得。「群聚幽泉」未明其義。

其六,望而憂時,與前首一細觀、一壯望。首聯出句既云「殘陽」,對句又云「暮色」,略感詞費;頷聯則狀暮寒;五、六句實惆悵之由。

其七,此夜中觀星之感。三、四實寫;五句與余生平所遇不同,蓋有風則露不凝;尾聯壯闊而意深。至此則由朝至夜,山行途中所見盡在此六首矣。

其八,言「自樂」、言「忘歸」,自是總束前六首之內容,雖非芳春,猶得賞遊其中;所云「一聽天籟吾殊我,重入樊籠是作非」,言山中、山外,自成兩人,山中者悟道、樂道,而山外者竟憂稻粱,故云「吾殊我」,然無奈之事仍在,雖偶返自然,終須重入樊籠,山中之所是,山外則未必是,故云「是作非」;無如之何,乃有明年之約,再探芳春。
五葉
版面管理員
 
文章: 605
註冊時間: 2006-12-27 08:29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盧心員 和 3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