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沉思 寫:這倒是
讎讀若售
是在讎當"類"時
讀若售
這跟售字是否平聲無關
不過這幾天我找了一下
沒有找到讎字當仄聲的例子
敏翔敬答
當然找不到雔字當仄聲的例子囉
讎讀若售【售 ㄕㄡ 平聲 】
《史記、滑稽列傳》云: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歌,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何鳥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成龍成鳳、為鵬為雀;基因已定,不可強揠!
《孟子公孫丑》:「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凡隆乳整形、纏足高跟;整容加珠、服威而剛以壯陽者皆助長者也。《公孫丑》:「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誠按:耘,除心中之雜草也;補精(擇其米之精者,穀氣也)養苗(苗之不可除也,如鳥之不可增減)無助長!耘苗謂煉精化氣,固本培元也。按:《大學》:「人莫知其苗之碩」,自悲者也。苗鳥一聲之轉、疊韻相通。碩,大也;謂自己的已經夠大了、還自歎不如別人。(孟子為十三經之一)預告篇:《雎鳩在哪裡?》
苗、鳥二字同音通假,舉例證明:《論語》: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與歟二字平聲。《禮運》:選賢與〈舉〉能;《淮南子時則訓》:「選賢良,舉孝悌」;《荀子王制篇》:「選賢良,舉篤敬」。歟(與)→舉。平聲轉上聲,謂之一聲之轉。
「與、舉」之疊韻相通,猶「苗、鳥」之疊韻相通也。
貳、 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揠「鳥」助長
引拙文為證明
孟子故意隱藏以苗代鳥
蓋平仄可互相協韻之理也
詳見新書
古今律聯韻粹
新關雎三章章八句:上下左右飄然自如以成。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上下漂之。窈窕淑女,魚磬敲之。
參差荇菜,上下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