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紅冉冉飛,簌地尚依依;
猶記枝頭艷,誰憐今日稀.
山谷 寫:敬覆流浪兒詞長﹕
「簌地」讀來不暢﹐不如「落地」乾脆。
如果花在那裡自憐﹐第四句當寫成「誰憐今日稀」。但如果是詩人見到花謝花飛﹐殘英零亂而惋惜不已﹐則應寫成「可憐今日稀」。
在下比較喜歡加入寫作者的思想感情。不知尊意如何﹖
山谷 寫:呵呵。。。問好阿邦和流浪兒詞長﹗
「簌地」有生造之嫌﹐不敢肯定。
如果詩人是自傷自感﹐自期自艾的女子﹐抱著「傷彼蕙蘭花 。 含英揚光輝 。 過時而不採。 將隨秋草萎」的幽懷﹐那末在下可能偏向于「誰憐」的那種憂怨。
反之﹐如果詩人是男士﹐見落花滿地而情有不忍﹐在下堅持「可憐」。
性別或性格不同﹐用詞不同。這首詩﹐易一字﹐情調竟不同。頗堪玩味﹗創作心理現象﹖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