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鉅細豈宜拘?世上繽紛我獨殊。
喜對風霜留壯語,羞將歲月付冰壺。
情多且向詩中數,氣短何妨卷末呼。
消受最難真塊壘,開顏能飲一杯無?
陳靄文 寫:多謝前輩詞長評點,更謝賜教,這是我來此學習之所願也,起句自是第一句吧,自當再琢磨,但恐仍不能盡解,請問可以再給個hint否?再謝。
明白了。當初(約四年前)真的有位本地的老前輩向我說過,但我沒注意,也忘了。這是一言驚醒,再謝啦!張大春 寫:前輩決不敢當!詞長海涵。
出句就是一聯的上句,在絕句中的一、三句,在律詩中的一、三、五、七句。
近體詩聲調對於出句有進一步的講究,不講究也非大害。要之非押平聲韻之腳字宜以上、去、入遞用或隔別用之為宜。如律詩中首句用韻,則三、五、七句落腳字最好能夠分別下之以上、去、入聲之字(並無一定之次序),這是「遞用」,老杜常出此。
或去、上、去亦可、或去、入、去亦可,或入、去、入亦可,或入、上、入亦可,或上、入、上亦可、或上、去、上亦可。這是「隔別用之」。若不隔別,相鄰之三、五句、相鄰之五、七句落腳字同聲算是微疵,若三、五、七句落腳字皆同聲,即是病了。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