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貢山即目一組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風馬旗下

文章司晴 » 2006-11-11 02:31 PM

風馬旗下

沿沖江河盤旋而上七十公里,於中甸高原風馬旗下憩飲一晝夜,進退失據,故用此格轆轤。風馬旗,藏人有說:風起落處,旛旗動搖,如誦經一過。

風動神知一遍經,藏傳心法共天青。
旛開四野迎菩薩,日過三竿凍蔓菁。
新月彎刀雲影碎,遠人荒徑病酲醒。
今宵進退尤難決,只在沖江惡地行。
司晴
會員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06-03-15 12:51 AM
來自: 偃師

Re: 虎跳峽滑石板風岩破碎支離,落石如雹,傷人及舟無數

文章收租婆 » 2006-11-12 10:24 PM

司晴 寫:虎跳峽滑石板風岩破碎支離,落石如雹,傷人及舟無數

敢向蒼天申一怒,群山不默叱豐隆。
聲隨霧起三千仞,影過蓬穿十萬弓。
多少夢魂崖下客,動搖懷抱耳邊風。
未經滑石焉知死,卻報生還雪嶺東。


最喜此首!
頸聯之對外馳內張,老姑娘也得以學習一回。
收租婆
會員
 
文章: 118
註冊時間: 2006-07-24 05:28 PM

木天王城吉孜宗村初睹「煨桑」問天之俗

文章司晴 » 2006-11-13 11:45 AM

再謝收租詞長。

木天王城吉孜宗村初睹「煨桑」問天之俗

納西族與藏族皆有「煨桑」之儀而繁簡有別。
煨桑,祭天也,燃松柏枝,升青煙以為通天之言。
問所祈求者何?不過家常瑣碎耳。

木王遺址自秋冬,嶂氣林濤壓幾重。
百代煨桑猶亙隔,一行煙語但從容。
喃喃直上雲霄處,落落消停日月蹤。
此夕燎薰何所許,玉龍山雪覆松茸。
司晴
會員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06-03-15 12:51 AM
來自: 偃師

文章維仁 » 2006-11-13 01:24 PM

四千萬歲渾無路,一二孤雲偶截江。
出句何其壯闊,而對句何其幽靜,字面與意境均能相對,真乃對仗!
我今聊作恢恢語,敢借洪荒到別腸。
以此兩句總括以下各首,正乃序詩本色!
蒼龍一臥竟深眠,來去馬蹄四百年。
寫青龍石橋,頗有滄桑意味。
多少夢魂崖下客,動搖懷抱耳邊風。
一氣呵成而兼對仗工整,深得流水對之妙!
未經滑石焉知死,卻報生還雪嶺東。
寫路途險巇之狀,如在目前。
司晴 寫:謝梅齋詞長常賜美譽。地質學的確是所修習課程必須涉獵的一個領域,不過晚輩還是學生,連寫詩用詞都是在此跟諸位先生偷學武功而作的;還不夠資格當學者的啦。謝謝。

果如司晴詞長所言,真可謂後生可畏!拜讀詞長連章大作,維仁自愧雕蟲日久,實遠不如大作之風流高雅。

然序詩用七陽韻而摻用三江韻字,而第三首〔來去馬蹄四百年〕犯孤平,第四首〔虎跳峽邊奔雪山〕跳字平仄疑待商榷。以上似為小瑕。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司晴 » 2006-11-13 01:51 PM

維仁 寫:然序詩用七陽韻而摻用三江韻字,而第三首〔來去馬蹄四百年〕犯孤平,第四首〔虎跳峽邊奔雪山〕跳字平仄疑待商榷。以上似為小瑕。


1.「來去馬蹄」改為「來去沉蹄」可好?
2.七陽夾三江實在是不知道怎麼改了。這就得怪修為不夠,寫的時候不小心漏餡兒。試改如下:

序詩

忽奪三山百里蒼,橫凝皺摺遣河床。
四千萬歲渾無路,一二微雲翳獨航。
唐古喇催波浪逐,青康藏屏狖猿吭。
我今聊作恢恢語,敢借洪荒到別腸。

3.虎跳如有疑義,跳虎也有人說。
4.多謝詞長指正,後學受益良多。
司晴
會員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06-03-15 12:51 AM
來自: 偃師

東竹林寺

文章司晴 » 2006-11-13 10:40 PM

東竹林寺原名衝衝措崗寺,取意於「仙鶴湖畔」。
詢之土人:「湖何在耶?鶴何在耶?」皆不能答。

應知已去須無鶴,或恐從來未有湖。
問訊湖光猶在否,猜疑鶴夢漸醒乎。
天涯過客誰羈絆,嶺表經旛自畫圖。
東竹林深深不出,平收寂寞一詩孤。
司晴
會員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06-03-15 12:51 AM
來自: 偃師

Re: 東竹林寺

文章徐如茵 » 2006-11-13 11:30 PM

司晴 寫:東竹林寺原名衝衝措崗寺,取意於「仙鶴湖畔」。
詢之土人:「湖何在耶?鶴何在耶?」皆不能答。

應知已去須無鶴,或恐從來未有湖。
問訊湖光猶在否,猜疑鶴夢漸醒乎。
天涯過客誰羈絆,嶺表經旛自畫圖。
東竹林深深不出,平收寂寞一詩孤。


此詩直追唐調,與前此親宋之作大異其趣!頗微妙。
一日寫詩 終身寫詩
徐如茵
會員
 
文章: 111
註冊時間: 2006-03-12 11:00 PM

雨中隨馬幫至奔子欄,夜晴,下弦月照見大地如銀練

文章司晴 » 2006-11-14 10:06 AM

雨中隨馬幫至奔子欄,夜晴,下弦月照見大地如銀練

馬幫往來茶馬古道,一般由麗江大研鎮出發,
於龍蟠一帶用船過渡金沙江,
經虎跳峽邊十二闌干至中甸,
復由尼西下金沙江奔子欄。

茶馬道間誰計程,闌干十二飲中行。
忽令箭雨滌囊垢,偶倩弦輝添路明。
此夜風懷消底事,前山酒望作麼生。
我今聊扮清吟客,看取滄浪算一酲。
司晴
會員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06-03-15 12:51 AM
來自: 偃師

馬幫領幫八十老翁卓瑪於怒江因病下崗,代擬遣悶

文章司晴 » 2006-11-14 03:19 PM

馬幫領幫八十老翁卓瑪於怒江因病下崗,代擬遣悶

天竺曾經十九巡,捲泥騾馬挾浮塵。
荒山踏遍無僧俗,古道呼來止鬼神。
老懶仍憂江水怒,歸休卻記嶺雲親。
負暄之地成秋晚,忽見龍鍾袖手人。

還要謝謝徐如茵詞長的微妙。 ;-)
司晴
會員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06-03-15 12:51 AM
來自: 偃師

Re: 馬幫領幫八十老翁卓瑪於怒江因病下崗,代擬遣悶

文章收租婆 » 2006-11-14 08:58 PM

=荒山踏遍無僧俗=
入老翁之寂寥,應須以僧喻之。

=古道呼來止鬼神=
出馬幫之蕭索,但能藉鬼憐之。

=負暄之地成秋晚,忽見龍鍾袖手人==
猛然退休,頓時老矣,慘悄可見。


詞長應是熟讀過散原老人的了。
收租婆
會員
 
文章: 118
註冊時間: 2006-07-24 05:28 PM

文章梅齋 » 2006-11-14 09:25 PM

借帖問候卓幫主。廿餘年前,弟有一友人走私鑽石常出沒滇緬邊境,與馬幫有往來,某次因故衝突,幫主後來雖鬆手,但友人已嚇出病來,於是退出江湖,曾與弟在東部教書。司兄序及馬幫,故有此憶。嚇壞咱兄弟的不知是下崗袖手的卓幫主否?


天竺曾經十九巡,捲泥騾馬挾浮塵。 荒山踏遍無僧俗,古道呼來止鬼神。 老懶仍憂江水怒,歸休卻記嶺雲親。 負暄之地成秋晚,忽見龍鍾袖手人。

此律不止為老幫主立詩傳,尤見詩人身手,其曠放情懷,似無題不可。司兄寫武俠否?
梅齋
會員
 
文章: 785
註冊時間: 2003-01-10 04:03 P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5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