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 寫:我覺得....詩中的五言絕句最難寫,比排律還難。
這說法是沒錯的.因為在二十字中您要求更濃縮的感情,更清越的意境,而最要命的是更精煉的文字.而這文字,在千百年的文化長河中,已被詩人們淘洗殆盡.試問今日稍有名氣的詩人有誰會在五絕中寫下:〔不覺曉〕〔聞啼鳥〕〔風雨中〕〔知多少〕...,而讓人詬病?但這些字,即是最有名的詩人在七絕七律排律用的可不在少數呵.為什麼?無非是用字的比例.還有意境,情感之類,千載不變;權政嘲諷,百代如一;風光自然,萬壽同歸,難有新花色.再加上政治因素,五絕是最難隱晦的一類.
但當您以平常心寫心中事,心中情,逞一時之快意,而非求優追秀,立真理許千秋,則五絕亦是最簡單的選擇.
現在寫七絕,其中沐冠添足,多不勝數.陷文字游戲窠臼,豈在少數.五律七律因多空間發揮,對仗運用,更易傳意說情.令人不覺以為較易相處.其實只是錯覺而已.試問今之名詩人最得風光之詩篇,〔除課本外〕有幾首能有一千人可隨口而吟,默然而書?-而此中恐怕五絕更能得寵.
詩之道,自唐宋以還,江河日下.非文字詩人之過錯,乃藝術選擇之多元化所置,政治沿革之必然,實無須深究也明白.
今人謂五絕之難,詩壇上較為先進之詩人怯之所致亦是其中原因之一.因其清晰簡約之文字易受攻訐,累了英名.
說實話,我本無詩才,惟心享之,故可隨心所欲,形之文字.貶褒泰然,更得臧否之樂,此謬論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