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懷古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晉陽懷古

文章时新 » 2006-07-24 10:03 PM

晉陽懷古

一、
秋雨連綿走凍雷,風從懸甕冷台駘。
聲沉汾水寒波起,雲暗西山夜鵲哀。
涿鹿鏖兵誰措手,陶唐剪葉孰為材。
蒼松翠柏傳消息,從此桐花傍日開。
二、
湯湯晉水出清泉,竟決洪濤澤國前。
沉灶夜聽蛙唱後,浸城日築釜懸先。
毀容志士難成夢,飲酒頭顱恨不眠。
細雨寒階空滴淚,雲山一片自堪憐。
三、
亂峰遠去奔為群,如血殘陽照晚汾。
李牧因讒嗟失趙,韓王無信笑欺君。
龍山風急催秦樹,魚沼水深流漢雲。
豎子成名銷霸業,四方猛士競從軍。
四、
天龍松柏綠沄沄,懸甕山頭日已曛。
左國漢王曾養虎,並州刺史夜哀軍。
高歡避暑晉陽雨,石勒陳兵句注雲。
原上至今傳敕勒,英雄勝敗氣三分。
五、
龍山北望暮雲過,兵氣蕭蕭夜枕戈。
宮起汾陽臨晉水,舟行甯武泛天河。
曇花驕賞錦帆遠,衰草空憐殘夢多。
霸氣銷沉王氣散,秋風乍起盡悲歌。
六、
龍氣盈盈誰竟持,紛爭靜看聖賢祠。
擁軍邊帥傳飛檄,告廟秦王將誓師。
汾水應知安國事,長安從此易唐旗。
晉陽寒禁深斟酒,河聲夜半繞縈遲。
七、
逝水悠悠送遠岑,且將故事續長吟。
齊年翠柏周公意,難老清流太白心。
川上新苗隨雨綠,山間嵐氣隱松深。
人生常為儒冠誤,一曲驪歌唱到今。
八、
千秋不毀晉陽城,繞郭深深去水橫。
莎草連雲添綠意,落花逐浪送囂聲。
曾經動魄驚心事,難舍魂牽夢繞情。
彈指光陰唯一瞬,莫將青發釣虛名。
时新
會員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06-07-22 09:43 PM

文章李凡 » 2006-07-26 09:08 AM

大概是山西晉陽吧.

詞長對古史,稗史了解甚深,八首依序順勢而下,自成一格.
涿鹿? 
蒼松翠柏應無特定含意吧,桐花?
二首,二三四句是一個故事嗎?水患?若是,用三句浪費些. 
第三聯亦是同一故事? 
韓王無信笑欺君.韓信?韓王信?兩位應都是叛而非〔欺〕.
豎子成名銷霸業,以〔四方猛士競從軍。〕結,或可斟酌 .
英雄勝敗〔氣〕三分?
頗欣賞:
川上新苗隨雨綠,山間嵐氣隱松深。
人生常為儒冠誤,一曲驪歌唱到今。
彈指光陰唯一瞬,莫將青髮釣虛名。 〔發應髮吧〕

對歷史并不太了解,妄言了.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思雨斋 » 2006-07-26 10:46 AM

並州應爲并州。
思雨斋
會員
 
文章: 351
註冊時間: 2005-03-13 01:34 PM

晉陽懷古

文章时新 » 2006-07-26 09:14 PM

谢谢评点,自注如下,或有所助:

晉陽懷古

一、
秋雨連綿走凍雷,風從懸甕冷台駘。
聲沉汾水寒波起,雲暗西山夜鵲哀。
涿鹿鏖兵誰措手,陶唐剪葉孰為材。
蒼松翠柏傳消息,從此桐花傍日開。

古晉陽在懸甕山下。在周朝之前,曾有一支古老部落——陶唐氏活動在這裏。此地史稱古陶唐,即現在的晉祠所在地,祠內有台駘廟。
對於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之涿鹿,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是指今河北涿鹿;第二種意見認為是指山西運城地區的解州。解,即解殺之意,即解殺蚩尤。唐人王翰《鹽池曉望》:“涿鹿城頭分曙色,素池如練迥無塵”。素池,即解州鹽池。
《史記、晉世家》記載:周成王剪桐葉為圭形,封其弟叔虞于舊陶唐,稱唐。史稱唐叔虞。
二、
湯湯晉水出清泉,竟決洪濤澤國前。
沉灶夜聽蛙唱後,浸城日築釜懸先。
毀容志士難成夢,飲酒頭顱恨不眠。
細雨寒階空滴淚,雲山一片自堪憐。

春秋後期,晉國執政的有六卿:韓、趙、魏、範、中行、智氏。智伯滅范、中行二氏,並向韓、魏索要土地。而後又協迫韓、魏,於前454年向趙提出土地要求。當時趙據守晉陽。三家圍困晉陽一年多。並決晉水灌晉陽,“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沉灶產蛙”,“懸釜而炊”。趙襄子策反韓、魏,共滅智氏,瓜分了智氏的領地。趙襄子還把智伯的頭顱塗上油漆,作了飲器。智伯的家臣豫讓要為智伯報仇,漆身吞炭,曾在晉陽附近的赤橋下,行刺趙襄子未果。
三、
亂峰遠去奔為群,如血殘陽照晚汾。
李牧因讒嗟失趙,韓王無信笑欺君。
龍山風急催秦樹,魚沼水深流漢雲。
豎子成名銷霸業,四方猛士競從軍。

戰國時,趙國據河北、山西,與燕國相鄰。秦趙長平之戰後,趙國衰落。是時,趙國李牧駐守代郡、雁門郡一帶,與匈奴作戰,並取得了勝利,穩定了邊疆。前233年,李牧受封為趙國大將軍,與秦國戰于晉陽。秦不能勝,乃使反間計,使趙王殺李牧。僅三个月後,趙即為秦所滅。
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採用分封制,文臣武將陸續封王。其中有韓王信(非韓信,韓信封楚王)。韓王信原是戰國時韓王的後裔,降漢,其駐守滎陽時曾兵敗降楚。劉邦將其封地遷至晉陽。在與匈奴作戰時,韓王信被圍困于馬邑(今山西朔州)。韓王信又投降了匈奴。
四、
天龍松柏綠沄沄,懸甕山頭日已曛。
左國漢王曾養虎,并州刺史夜哀軍。
高歡避暑晉陽雨,石勒陳兵句注雲。
原上至今傳敕勒,英雄勝敗氣三分。

西晉末年,發生了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當時劉淵為匈奴漢王,建都左國城,即今山西離石市北。晉惠帝封劉淵為五部大都尉、建威將軍。他卻趁“八王之亂”攻打太原,取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大部。劉琨為西晉所任并州刺史。在被圍時,曾登城夜嘯退敵。當時,匈奴漢王也任石勒為并州刺史。形成二個并州刺史。不過,劉琨佔據晉陽,石勒則據代州句(勾)注山一帶。
南北朝時,北朝東魏大丞相高歡據晉陽,在晉陽天龍山建避暑宮。公元546年與西魏會戰於玉壁(今山西稷山縣西南),敗回晉陽,為振奮士氣,命唱敕勒歌。
五、
龍山北望暮雲過,兵氣蕭蕭夜枕戈。
宮起汾陽臨晉水,舟行寧武泛天河。
曇花驕賞錦帆遠,衰草空憐殘夢多。
霸氣銷沉王氣散,秋風乍起盡悲歌。

公元570年前後,在晉陽發生了北齊與北周的數次大戰,北齊為北周所滅,晉陽歸北周。後來,楊堅通過宮廷政變,取得了北周宇文氏的政權,建立了隋朝。隋建立後,隋文帝楊堅將五個兒子分王駐守各地。封楊廣為晉王。楊廣駐晉陽,在山西寧武汾水源頭建有汾陽宮,曾泛舟于寧武天池。即位後為隋煬帝,曾數次巡幸晉陽、寧武等地。
六、
龍氣盈盈誰竟持,紛爭靜看聖賢祠。
擁軍邊帥傳飛檄,告廟秦王將誓師。
汾水應知興國事,長安從此易唐旗。
晉陽寒禁深斟酒,河聲夜半繞縈遲。

李淵姨母是隋文帝的獨孤后,李淵亦受寵于隋文帝。隋末農民起義軍切斷了太原與都城長安的聯繫,隋煬帝任李淵為太原留守,欲讓其保守這邊城重鎮。李淵與其子李世民即在晉陽誓師,起兵反隋。後建立大唐王朝。
七、
逝水悠悠送遠岑,且將故事續長吟。
齊年翠柏周公意,難老清流太白心。
川上新苗隨雨綠,山間嵐氣隱松深。
人生常為儒冠誤,一曲驪歌唱到今。

此後,太原即為唐王朝的北京。唐太宗、唐玄宗多次巡幸太原。李白曾隨其友元演遊歷太原,遊覽了晉祠等地,寫下了不少詩章。
八、
千秋不毀晉陽城,繞郭深深去水橫。
莎草連雲添綠意,落花逐浪送囂聲。
曾經動魄驚心事,難舍魂牽夢繞情。
彈指光陰唯一瞬,莫將青髮釣虛名。

宋太平興國四年,趙光義攻下晉陽城,並放火燒毀這座古城,遷太原於今址。近年,考古發掘出古晉陽城遺址。這片土地曾經歷
過的烽火滄桑,總是讓人多有深思。
时新
會員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06-07-22 09:43 PM

晉陽懷古

文章夜風樓主 » 2006-07-28 10:11 PM

敬和時新詞長晉陽懷古
一統山河去外藩,晉祠閉戶讀經園。
大刀獨臂旌旗進,火器連珠戰骨冤。
勇將得錢歸富主,親兵無餉守窮辕。
聯名組府曇花現,老帥隻身入省垣。

1民國17年北伐成功,蔣介石受楊永泰之意,(削藩)令馮玉祥.閻錫山裁減所部軍隊。
2民國18年馮玉祥宣怖下野,入山西晉祠閉戶讀經書抗議。
3馮部通稱西北軍,非嫡系裝備不足,以大刀隊聞名當時。民國19年馮反蔣介石自組「護黨救國軍」聯合閻錫山等另組國民黨中央黨部,開除蔣介石黨籍,進兵中原展開中原大戰。
4太原兵工廠在民初首先研發,是當時國內惟一能自製衝鋒槍之兵工廠。開戰前閻錫山贈送馮軍晉造衝鋒槍二千支,使馮軍火力大增,增加戰場傷亡人數。民初之軍閥內戰,以中原大戰之死亡人數最多。
5蔣介石以金錢收買馮部下重要將領,如韓復渠、石友三、吉鴻昌等宣佈歸順中央帶兵陣前起義。
6馮之親兵出身部下如劉汝明、宋明軒、張自忠等率無餉之兵退入山西。
7大戰其間馮閻與國民黨之「改組派汪精衛」、「西山派鄒魯」等於北平成立國民政府,以閻為主席僅數日閻即退出北平,汪於宣怖一本約法後亦出亡,該政府通稱擴大會議國民政府。
8馮在太原宣佈退隱,所部交東北軍張學良接受後馮再轉入汾陽。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3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