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食小頑童的家鄉粥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正午食小頑童的家鄉粥

文章李德儒 » 2006-03-04 11:04 AM

忽覺飄香在午風,回頭又見霧煙濛。
柳枝車外垂絲望,幾欲攀爬入碗中。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李微謙 » 2006-03-04 08:51 PM

是在車上用餐乎?
漱心齋
醉月何時已 凝眸幾度傷
李微謙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940
註冊時間: 2002-03-01 12:30 AM
來自: 予豈好辯齋

文章李德儒 » 2006-03-05 06:24 AM

是的,在他的車中食。車外剛有一柳樹。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芬陀利 » 2006-03-05 09:58 AM

呵呵~~老頑童的中臺觀嬉上了賊車,只好任人擺佈囉 :p

四不一沒有則一成不變
吃不好:不香的香蕉,不甘的柑橘、不白的白米、不利口的荔枝......
睡不飽:聽說有人一夜猛打呼,讓室友轉轉反側
玩不著:一直在趕路,好玩的都沒玩到!哈~有個人連金礦山都不敢進
看不到:看不到盛開的櫻花、看不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看不到.....

至於“一沒有”嘛~~有個人一路上喊著“沒有xx西x”同一句話不下數百遍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至於那餐車上的克難粥嘛~~~好吃是有秘方的~~那就是讓客人先挨餓 8-)
至於柳絲也跟著亂擺嘛~~~自然是風大囉~~ ;-)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文章李德儒 » 2006-03-05 12:02 PM

???小頑童所說的都不太明白,不知所指。
只知在車子上有人不停的唱:“找回X二X,找個X巴X”的。 :mrgreen: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李微謙 » 2006-03-05 07:47 PM

哇~還有自動馬賽克~帥氣
漱心齋
醉月何時已 凝眸幾度傷
李微謙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940
註冊時間: 2002-03-01 12:30 AM
來自: 予豈好辯齋

Re: 正午食小頑童的家鄉粥

文章李道鈞 » 2006-03-05 08:19 PM

李德儒 寫:忽覺飄香在午風,回頭又見霧煙濛。
柳枝車外垂絲望,幾欲攀爬入碗中。

新來不知規矩,是不是要和自己欣賞的詩,還是每一個單元的第一首?謝謝版面管理員出題,「幾欲攀爬入碗中」很是幽默,步韻一首「落橘」。

偶覺霜添陸袖風,香邀急雨忽濛濛,搔撓更發離人思,一禿寒枝到句中。
學詩
李道鈞
會員
 
文章: 18
註冊時間: 2006-03-05 11:11 AM
來自: 台北

Re: 正午食小頑童的家鄉粥

文章李德儒 » 2006-03-05 08:27 PM

李道鈞 寫:新來不知規矩,是不是要和自己欣賞的詩,還是每一個單元的第一首?謝謝版面管理員出題,「幾欲攀爬入碗中」很是幽默,步韻一首「落橘」。

偶覺霜添陸袖風,香邀急雨忽濛濛,搔撓更發離人思,一禿寒枝到句中。


多謝詞長賜和。和詩沒有規矩,除便也可。只要不涉及人身或版規便可以了。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Re: 正午食小頑童的家鄉粥

文章李道鈞 » 2006-03-05 09:03 PM

李德儒 寫:
李道鈞 寫:新來不知規矩,是不是要和自己欣賞的詩,還是每一個單元的第一首?謝謝版面管理員出題,「幾欲攀爬入碗中」很是幽默,步韻一首「落橘」。

偶覺霜添陸袖風,香邀急雨忽濛濛,搔撓更發離人思,一禿寒枝到句中。


多謝詞長賜和。和詩沒有規矩,除便也可。只要不涉及人身或版規便可以了。

感激指點。
學詩
李道鈞
會員
 
文章: 18
註冊時間: 2006-03-05 11:11 AM
來自: 台北

文章李微謙 » 2006-03-05 09:32 PM

歡迎李道鈞詞長~
板上真多李家才女與才俊 :-P
漱心齋
醉月何時已 凝眸幾度傷
李微謙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940
註冊時間: 2002-03-01 12:30 AM
來自: 予豈好辯齋

Re: 正午食小頑童的家鄉粥

文章李德儒 » 2006-03-06 06:04 AM

李道鈞 寫:新來不知規矩,是不是要和自己欣賞的詩,還是每一個單元的第一首?謝謝版面管理員出題,「幾欲攀爬入碗中」很是幽默,步韻一首「落橘」。

偶覺霜添陸袖風,香邀急雨忽濛濛,搔撓更發離人思,一禿寒枝到句中。


補充一句:一般和詩,都是跟原詩的意思和題才去寫。如果是只用其韻而另一題者,則宜自己開一題目去寫,這樣別人在閱讀時會較為方面。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3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