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

古典詩詞相關論述專用。

版主: 五葉, 壯齋

丁丁

文章儒儒 » 2006-02-06 12:26 PM

之前的討論請參
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topic. ... 3&start=11

關於吳欽友詞長的回應,我不是說八庚的〔丁丁〕字義與九青的
〔丁〕相同,而是對吳詞長所提出的〔丁丁〕也有九青韻的讀法
提出討論。

1.吳詞長認為白居易〈畫雕贊〉中的「丁丁」入九青韻,是「
健壯之貌」,但是我所看到的兩本字辭典都認為這個詞和「伐木
丁丁」的「丁丁」一樣,都讀「爭爭」,入八庚韻。
可是,這不一定就代表吳詞長一定是錯的,所以我又查了一下韻
書,發覺這四句前一個韻腳「英」在八庚,下一個韻腳「翎」在
九青,所以單就這個例字而言,說有「健壯之貌」意思的「丁丁
」入八庚也可以,入九青也可以。

2.謝謝吳詞長對丁令威用法的舉例。

3.至於我提到竺家寧先生的東西,是因為我怕吳詞長覺得好像
在專門挑他毛病,所以先說原因。
儒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535
註冊時間: 2002-02-26 07:46 PM
來自: 臺灣

文章吳欽友 » 2006-02-06 12:36 PM

多謝儒儒詩哥的補充!的確領教而獲益。
襄陽筆法得董北苑墨妙而縱橫排宕自成一家其入細處有極深研幾之妙得其
吳欽友
會員
 
文章: 350
註冊時間: 2005-11-27 07:17 AM
來自: 嶺表

文章苦竹 » 2006-02-06 01:50 PM

再為各位詞長補充些資料:

丁(zhēng)丁(zhēng):象聲詞。原指伐木聲。《詩•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嘤嘤。”毛傳:“丁丁,伐木聲也。”也指敲木聲。《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椓之丁丁。”後廣泛用于形容琴聲、棋聲、雨聲、漏聲、馬蹄聲、佩玉聲等等。唐許渾《聽琵琶》詩:“欲寫明妃萬裏情,紫檀紅撥響丁丁。”宋王禹偁《黃岡竹樓記》:“宜圍棋,子聲丁丁然。”清金農《水北蘭若與孔毓銘對棋即送歸裏》:“僧寮一局子丁丁,本欲王機機反生。”唐元稹《景申秋八首》詩之三:“嗢嗢檐溜凝,丁丁窗雨繁。”唐張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唐方幹《陪李郎中夜宴》詩:“間世星郎夜宴時,丁丁寒漏滴聲稀。”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折:“畫簷間鐵馬響丁丁,寶殿中禦榻冷清清。”
宋羅泌《路史•循蜚記》:“予觀于經,而信二書足丁也。”“丁”通“徵”。征信,證明。
  丁(dīng)丁(dīng):漫遠貌。唐皎然《和楊明府早秋遊法華寺》詩:“寺扉隱天色,影刹遙丁丁。”唐盧照鄰《釋疾文•悲夫》詩:“時眇眇兮歲冥冥,晝杳杳兮夜丁丁。”
  唐薛能《陳州刺史寄鶴》詩。“丁(dīng)丁(dīng)”,指漢代丁令威。
  明無名氏《風月擔•越調寨兒令》。“丁(dīng)丁(dīng)”,冰冷貌。

  又:長慶元年(821年),白昊畫了一副《雕》贈給白居易,白居易作《畫雕贊》:“鸷禽之英(庚韻),黑雕丁丁(?)。鈎綴八爪,劍插六翎(青韻)。想入心匠,寫從筆精(庚韻)。不卵不雛,一日而成(庚韻)。軒然將飛,嘎然欲鳴(庚韻)。毛動骨活,神來著形(青韻)。始知造物,不必杳冥(青韻)。但獲天機,則與化爭(庚韻)。韓幹畫馬,籍籍知名(庚韻);薛稷之鶴,翩翩有聲(庚韻)。研工核能,較真鬥靈(青韻)。豈無他人?不如我兄(庚韻)。” “丁丁”,壯健貌。此“丁”《漢語大字典》音zhēng,《辭源》《辭海》《實用大字典》音dīng。丁(dīng)有壯健義,如丁壯、壯丁等。故,應歸青韻。
http://tw.myblog.yahoo.com/jw!JEd_7MmZBQ2LD4abpJKIY3E-
雖道一生無豔季,精神卻在北風前。
苦竹
會員
 
文章: 66
註冊時間: 2006-01-13 12:42 PM
來自: 長安

文章儒儒 » 2006-02-07 07:10 PM

謝謝苦竹詞長的說明. ^^
儒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535
註冊時間: 2002-02-26 07:46 PM
來自: 臺灣


回到 詩詞小講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