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李凡 » 2006-01-02 12:37 PM
太過熱鬧,在下之罪.
思虹兄的見解在下是清楚的.由於在下字打得慢,所以有些字盡量減免,反而因此更生誤會.很是抱歉.應是遊字在這裡很難轉借為〔遊所〕的.不穩是一回事,不成是另一回事.
另:在下并不否認遊可作名詞用的.
****
很多謝卞版的解讀,或者可令人對每個網絡文化的異同有所了解.但在下聲明吳先生對於在下溫文爾雅并無必要.因在下對文字的態度及誠意并不介懷.亦不介意繼續以此種筆觸對在下月旦.在下沒別的本事,一笑置之的能耐還是有的.但對其他朋友或者能稍事留情.
在下發出前貼之前,吳先生對在下并無任何態度及誠意的問題.且先生曾經應在下勸告更改了標題,而使在下感動不已.反而是在下引起這樣的爭論,此點吳先生對在下的指責是正確的.
在下之所以突然提出態度和誠意,是因為覺得吳詞長把其他網那種嬉鬧式的苛責嘲諷,了無休止的論辯,不著邊際的演繹,
帶進了一個平靜的桃源.而此點恐是很多此網朋友不能適應的.
在下前貼用的字詞,只不過是一枯了的樹枝,稍有礙手.但先生激怒已盡顯其中.易地而處,先生那帶刺的荊棘,別人受得了嗎?文本無定論,演譯各不同.取得完全的一致幾無可能.但此網朋友能相容相知,確是不易.在下在此網及其前身開始學詩,總不長進.終知寫詩是要天才的.所以現在只間中打打油,略抒心中不平或感慨.較少來,亦珍惜.
至於先生所舉之例,除了〔得,今〕在下何時說過不穩?
〔大司馬〕對〔侍中貂〕在下是看作三字的官位對官飾的.對得巧.其實詩對即有不穩在下亦不認為不行.這亦可能牽涉到對〔不穩〕之認知有誤.在下之不穩說的是字或詞用得險,可商確,能替代.對於〔上,西〕之方位對,在下再蠢,亦不至於持異議.在下說的是〔上國對西遊〕為什麼不說國對遊呢?就是因為知道遊有時可作名詞看的.
憑直覺,在下認為有些字是有字本性的.遊即是一例.遊本性是動詞.但因一些歷史,時間或其他條件原因與其他特定字組詞,因約定俗成而更改詞性.如
先生所舉例:〔仙遊〕-可解死亡是名詞,福建有個〔仙遊縣〕當然也是名詞了.但如果您向仙遊人說您們是〔死亡縣〕,仙遊人大概會鬧您祖宗十八代的.可見仙遊命名之初那仙遊字還真的是神仙遊的原意.剛從山東蓬萊回來不久,那裡據說是八仙過海的地方.附近有處叫〔海不揚波〕.如果有人寫了〔仙遊此地海波平〕這仙遊是動詞還是名詞呢?〔雲遊〕〔交遊〕〔春遊〕亦如是解.〔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際雲遊〕徐志摩這雲遊是動是名?
但〔西遊〕除了〔西遊記〕及〔駕鶴西遊〕(星島日報正是用此四字作汪道涵去世的標題)外并沒有約定俗成的解釋所以在下說是不穩.只是商確,希望有更好的代替詞.
用另一角度看:〔東來紫氣〕這〔來〕是動是名?
但我還是從李微謙兄說:能否對上,見仁見智,不關古人錯事,只在一念間耳
至於說特權云云,這在副詞對偶難已說過,抄抄:遣詞造句有時是您用得,別人不一定用得.....
也順帶說一說,古往今來,有很多著名詩人作近体詩時有出律出韻,但流傳下來好句并不太多.為了給出律出韻辯解而搬老祖宗出來并沒有意思.譬如在全唐詩律絕中〔孤平〕有42例;下三平有近400句.〔稻香老農電腦統計〕但相對於四萬八千首近20萬句,這樣的比例,引一句兩句有什麼意義呢?當然如果有誰能寫下如〔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詩句,又給李白賞讚,再加上〔三百首〕歸類入七律,則又當別論.
王力先生及其他詩詞大家的格律理論是建基於對古詩人的統計總結研究,而非憑空創造的.
扯遠了.
不慎言.
最後由
李凡 於 2006-01-02 03:1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