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弟甚淵博又不藏私, 詼諧語容或有之, 真學問亦復不少.
受益良多, 謝謝.
壯齋 寫:雅集所論,以傳統平水韻為主(參見詩薈版規第四條),詞長似乎以廣韻為依據.關於字音部分可再開一題,於詩詞小講堂討論.
詞長所述,言多夾雜,有如沙中沉珠,難見其光.宜以多題專述,綱舉而目張,讀者易讀.
思虹 寫:韜之 寫:頷聯上國對西遊,疑不穩
若以個別詞性論:上(形)國(名)~~西(副)遊(動),則兩者難對
若“遊”字轉借為“遊所”,則尚可視為:西(形)遊(名)
若以詞組言:上國衣冠(名)~對~西遊篋櫝(名),個人以為巧,然見仁見智亦屬正常。
又
“論”字用法個人認同維仁版主的堅持
李凡 寫:遊字很難轉借為〔遊所〕的.不穩是一回事,不成是另一回事.
〔上國〕對〔西遊〕肯定不穩.除非把西遊解釋為〔西遊記〕,仍名詞看,庶可混淆.
吳先生所舉例只有〔即今〕〔哪得〕可商確,其他根本是名詞之對,何來不穩?〔大司馬〕對〔侍中貂〕大概更可使人樂道.因那〔馬〕對〔貂〕真是百尋難見.
至於〔尋常〕作數詞對,八尺為尋,倍尋為常.此網無人不識,何來異議?
〔即〕對〔哪〕應無問題,〔今〕因可作借為形詞用,與副詞借動詞之〔得〕是寬了些,所以說不穩.但不穩并非不行,還是那句:遣詞造句有時是您用得,別人不一定用得.所以大可不必拿名人來作註.名人自有名人的特權,那是無可奈何的.
我對律詩頷頸兩聯一向主張從寬,所以若有需要,不穩并非問題.問題是討論的態度和誠意.
李凡不慎言.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