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 寫:怎樣纔能既有詩味,又不雕琢過巧呢?
衆多讀者(包括貧道)似乎都欣賞和羨慕用詞華麗,刻意雕琢,讀起來有些似懂非懂,纔覺得那詩寫的高深有味,真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詩清自有詩味。寫詩發自內心,不刻意用詞,不因詞寫詩,自然沒有這雕琢過巧的現像。
李德儒 寫:詩清自有詩味。寫詩發自內心,不刻意用詞,不因詞寫詩,自然沒有這雕琢過巧的現像。
李德儒 寫:天馬行空 寫:説是这麼説,可是上述那位詞長指出之前,这里的版主雖也不説此詩雕琢過巧,只是一味称好,如貧道之類識浅者就只能一位効彷了!
他們不是全都稱好。首先說,每人看詩都有不同的“各度”。他們所說的好,是此詩的氣勢和結句。
用詞雕琢與否,是每個人的習慣問題。如我和陳靄民兄寫詩,是隨意隨手的寫,腦中出現何物何詞,便用他入詩。但有些人是要求嚴格,每字必鍊,每字必想,所以會形成雕琢過巧的現像。但雕琢過巧的準則也是每個人不同。所以評詩也不一能說誰是誰非,每人都是憑著他的角度的認知去看及評。
卞思 寫:老可詞長過謙了!
個人以為此詩用字上雖花了些力氣,但確實營造出雷雨之氣勢。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