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卞思德儒望月子樂諸位詞長又來笑我。
認識久一點的朋友都瞭解維仁才思學識俱窘,只能費力修改以堆砌字句,也因此﹝產量﹞極低,屢受調侃。
內人也常常取笑我這般搜索枯腸,寫出來的東西又硬又呆,哪裡有什麼詩人瀟灑風流的氣度?
一方詞長 寫:末學甚喜詞長的大作,但有兩處有點疑問,謹請指教。
1. 首句已隱含筆的意思,次句﹝把筆﹞會不會坐實一點?
2. 結句若是﹝作罷新詩復琢磨﹞,末學何以理解。但改與琢磨意義差不多,改罷與復琢磨感覺上有少許矛盾。
妄言之處,請海涵及糾正。
多謝一方詞長不吝賜教,您的措辭太過客氣,反教維仁慚愧不已。
當日課題﹝筆耕﹞,鄙意原本想要以﹝筆﹞﹝耕﹞二字扣題,因此,﹝紙上﹞﹝把筆﹞及第四句扣筆,﹝耕耘﹞﹝趁晴和﹞及﹝存菁汰莠﹞扣耕,﹝把筆﹞的確太過坐實,直接用﹝耕耘﹞也嫌簡便,但是因為腹笥甚窘,卻也找不出替代方案,只好偷懶簡便一下。畢竟難逃詞長法眼。
拙作第四句原本急就章以﹝賦就新篇自詠歌﹞交稿,詞宗洪玉璋先生講評曰「末句偷懶」,歸途中維仁以﹝作罷新詩復琢磨﹞與﹝改罷新詩復琢磨﹞二句推敲,俱感不妥。鄙意以為既然是﹝作罷﹞或﹝改罷﹞,就表示作品已經完成,再用﹝復琢磨﹞似乎有些矛盾,但是最終還是取了改之又改的意思,選用了﹝改罷新詩復琢磨﹞。
以上謹陳,敬請繼續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