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耕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筆耕

文章維仁 » 2005-06-29 12:40 AM

筆耕(天籟吟社擊缽)2005.6.26.
紙上耕耘得趣多,欣然把筆趁晴和。
存菁汰莠勤無輟,改罷新詩復琢磨。

即席原作稍異此。詞宗洪玉璋先生評曰「末句偷懶」,乃稍改原作為此。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卞思 » 2005-06-29 01:32 AM

呵呵~原來維仁兄就因為"改罷新詩復琢磨"這樣東改西改個不停,所以產量才會如此少。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李德儒 » 2005-06-29 05:22 AM

我老是給人說寫詩不琢磨,現在看來要多向楊兄學習學習。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望月 » 2005-06-29 06:59 PM

像我就多好根本不用琢磨阿....
畢竟難得寫一首...所以也根本沒東西可以琢磨...^^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漂浮的瓶子
望月
會員
 
文章: 1161
註冊時間: 2002-02-24 03:23 PM
來自: 天上地下

Re: 筆耕

文章一方 » 2005-06-30 06:57 AM

維仁 寫:筆耕(天籟吟社擊缽)2005.6.26.
紙上耕耘得趣多,欣然把筆趁晴和。
存菁汰莠勤無輟,改罷新詩復琢磨。

即席原作稍異此。詞宗洪玉璋先生評曰「末句偷懶」,乃稍改原作為此。

末學甚喜詞長的大作,但有兩處有點疑問,謹請指教。

1. 首句已隱含筆的意思,次句﹝把筆﹞會不會坐實一點?

2. 結句若是﹝作罷新詩復琢磨﹞,末學何以理解。但改與琢磨意義差不多,改罷與復琢磨感覺上有少許矛盾。

妄言之處,請海涵及糾正。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Re: 筆耕

文章子樂 » 2005-06-30 12:49 PM

一方 寫: 結句若是﹝作罷新詩復琢磨﹞,末學何以理解。但改與琢磨意義差不多,改罷與復琢磨感覺上有少許矛盾。


由此更可看出維仁詞長作詩之嚴謹,不是嗎?
~ 盡在拈花一笑中 ~
子樂
會員
 
文章: 1497
註冊時間: 2002-06-12 06:28 PM
來自: 未來

Re: 筆耕

文章維仁 » 2005-06-30 01:47 PM

呵呵!卞思德儒望月子樂諸位詞長又來笑我。
認識久一點的朋友都瞭解維仁才思學識俱窘,只能費力修改以堆砌字句,也因此﹝產量﹞極低,屢受調侃。
內人也常常取笑我這般搜索枯腸,寫出來的東西又硬又呆,哪裡有什麼詩人瀟灑風流的氣度?

一方詞長 寫:末學甚喜詞長的大作,但有兩處有點疑問,謹請指教。
1. 首句已隱含筆的意思,次句﹝把筆﹞會不會坐實一點?
2. 結句若是﹝作罷新詩復琢磨﹞,末學何以理解。但改與琢磨意義差不多,改罷與復琢磨感覺上有少許矛盾。
妄言之處,請海涵及糾正。

多謝一方詞長不吝賜教,您的措辭太過客氣,反教維仁慚愧不已。
當日課題﹝筆耕﹞,鄙意原本想要以﹝筆﹞﹝耕﹞二字扣題,因此,﹝紙上﹞﹝把筆﹞及第四句扣筆,﹝耕耘﹞﹝趁晴和﹞及﹝存菁汰莠﹞扣耕,﹝把筆﹞的確太過坐實,直接用﹝耕耘﹞也嫌簡便,但是因為腹笥甚窘,卻也找不出替代方案,只好偷懶簡便一下。畢竟難逃詞長法眼。
拙作第四句原本急就章以﹝賦就新篇自詠歌﹞交稿,詞宗洪玉璋先生講評曰「末句偷懶」,歸途中維仁以﹝作罷新詩復琢磨﹞與﹝改罷新詩復琢磨﹞二句推敲,俱感不妥。鄙意以為既然是﹝作罷﹞或﹝改罷﹞,就表示作品已經完成,再用﹝復琢磨﹞似乎有些矛盾,但是最終還是取了改之又改的意思,選用了﹝改罷新詩復琢磨﹞。

以上謹陳,敬請繼續指教。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風雲 » 2005-06-30 04:27 PM

維仁兄作詩之嚴謹令人佩服。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小發 » 2005-06-30 04:32 PM

似可從“才覺詩成復琢磨”的意思來想。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文章望月 » 2005-06-30 06:21 PM

不好意思小弟說句實話,個人對維仁兄以下這句話有很深刻的體會,那就是這句話對維仁兄是不成立的。
「認識久一點的朋友都瞭解維仁才思學識俱窘,只能費力修改以堆砌字句」。
以上的話對於一個客廳裡/書房中(說不定翻箱倒櫃還有一堆)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獎牌的人怎麼可能成立?諸位以為如何?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漂浮的瓶子
望月
會員
 
文章: 1161
註冊時間: 2002-02-24 03:23 PM
來自: 天上地下

文章一方 » 2005-06-30 07:12 PM

多謝維仁詞長不厭末學提問膚淺,詳析大作。使末學上了謀篇一課 :lol:

乘車時忽然想起詩評中有 "從無理中見有理" 之說。可能詞長大作之結句便用此法。

末學想到兩句點金成鐵的:欣然立意趁晴和 、復誦新詩慢琢磨。敬請詞長指教。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7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