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有感

文章心宇 » 2005-06-25 08:18 AM

有感
滾滾紅塵漫古今,幾多紛擾費沉吟。
飆狂日隱雲多幻,夢醒愁來酒不禁。
豈許供花迷佛眼,何辭送炭暖人心。
浮生未竟飛鵬意,換取西山聽暮禽。

_________________
冷眼觀世,熱腸助人,願共勉之。
心宇
會員
 
文章: 182
註冊時間: 2003-07-12 10:56 AM
來自: 台北士林

文章風雲 » 2005-06-25 02:18 PM

心宇詞長好久沒來貼作了,歡迎!
大作用筆沉穩,尤喜後四句。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心宇 » 2005-06-25 06:22 PM

謝謝!一直寫不好詩,所以很少來貼
寫不好的話,請您不要客氣,用力批!

_________________
冷眼觀世,熱腸助人,願共勉之。
心宇
會員
 
文章: 182
註冊時間: 2003-07-12 10:56 AM
來自: 台北士林

文章卞思 » 2005-06-26 12:06 AM

心宇詞長客氣了,這首確實寫得不錯阿~
歡迎多貼 :-)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小發 » 2005-06-27 10:52 AM

心宇詞長好久未曾貼作,功力果更見沉穩。
“豈許”如用“已許”或“既許”,在意思上是否較連貫?
一點淺見供參。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文章心宇 » 2005-06-28 10:43 AM

承蒙版主謬讚,愧不敢當!
有關小發版主意見,敬覆如下:
「豈許」一句作意是「豈容許人…」,有否定的意思。
「已許」「既許」是肯定詞,以供花來「迷」佛眼,此與作意相違。
世人如真心為善,不必供花,佛亦能見;如不為善,即使天天供花,亦不能「迷」佛眼,此是作意。

「豈許…,何辭…」一聯伸而言之:「人若未真心為善,而欲以供花獻佛迷住佛眼,乃徒然也,與其如此,何不在別人有難時伸出援手,多行善事,更能贏得佛的歡喜呢」或「人未真心為善,供花獻佛豈能迷住佛眼,不如在別人有難時,勇於伸出援手,比天天供花拜佛來得更有功效」。

當然,小發版主如有更恰切的詞彙提供,不才極願參酌修改。

又寫詩貼詩之多寡,除才學外,多與心情有關,才學與心情均不佳時,個人以為以不寫不貼為妙。

_________________
冷眼觀世,熱腸助人,願共勉之。
心宇
會員
 
文章: 182
註冊時間: 2003-07-12 10:56 AM
來自: 台北士林

文章香港人 » 2005-06-28 11:42 AM

各位詞長吟安.
我亦覺得豈許較好.
不才愚見, 還望小發詞長汪涵.
香傳小港醉閒人
香港人
會員
 
文章: 1802
註冊時間: 2005-06-12 09:04 PM
來自: 香港

文章竹塘立影 » 2005-06-28 08:03 PM

久不見心宇詞長大作,一貼就是佳作,拜讀~
關於第三聯,末學倒是比較認同小發詞長的說法,豈許與何辭在語意轉承上,感覺似乎不是那麼順當,若豈許不改,改何辭字好像也可以,一點淺見,心宇詞長莫怪~
竹塘立影
會員
 
文章: 1714
註冊時間: 2002-11-04 08:34 PM
來自: 濁水溪流域

文章小發 » 2005-06-28 08:07 PM

呵呵,心宇詞長忒謙了。
其實,既許和已許雖是肯定語氣,但是與下句“何辭”連看就成了反語,意思大抵是「既肯對佛供花,何辭與人送炭」,佛眼豈能受迷,迷者眾生之眼,只是眾生常自迷而不自知,寧與佛供花而不肯與人送炭,雖用肯定語氣,但本意並非肯定供花迷佛。與心宇詞長原意應該是殊途同歸,只在角度上有些許不同吧。

香港人詞長,遣詞用字看法不一,原屬正常,正要透過討論才能相互增長見聞,請不必在意才好。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文章香港人 » 2005-06-28 08:16 PM

慚愧. 在下仍在用文字堆堆砌砌, 濫竽充數的階段而已. 還請各位詞長多加指正, 不吝賜教才是.
香傳小港醉閒人
香港人
會員
 
文章: 1802
註冊時間: 2005-06-12 09:04 PM
來自: 香港

文章心宇 » 2005-06-28 11:34 PM

一、依小發兄的『既容…』的意思是否是:「人既容許自己供花而以為能迷住佛眼,何辭…」,但我並未確指人供花就是為了『迷』佛眼,這樣句子太死,這不是我對供花人的評斷,供花並非壞事,我只是強調:佛眼不會因人僅憑供花而受『迷』,人何不多做善事,供不供花倒是其次。

二、作詩者之原意與賞詩者之評斷角度容有差距,但如能把句子參活,應沒太大落差才是。

_________________
冷眼觀世,熱腸助人,願共勉之。
心宇
會員
 
文章: 182
註冊時間: 2003-07-12 10:56 AM
來自: 台北士林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