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續)

古典詩詞相關論述專用。

版主: 五葉, 壯齋

文章壯齋 » 2005-05-13 09:47 P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40)
林玉山先生,世皆知其國畫絕技,鮮知其亦能詩也。前日偶見書畫作品展覽,見其畫上有〈愛雀吟〉一首,愛其情深,故抄錄之。詩曰:「平生最愛雀,黃雀如摯友。營巢屋簷下,朝朝常聚首。秋涼噪露庭,春來跳新柳。相看兩不厭,閒來忘坐久。忽有不測禍,暴風速而雨。低處成澤國,樹倒崩泥土。蕉雀失棲巢,到處亂飛舞。可憐一小雀,濕透黃毛羽。死抓枯木枝,漂流身無主。啾啾怨失群,逐流叫辛苦。動我憐恤心,攜之入屋宇。顫抖業少停,好似狗殘喘。饑寒兩交加,臨危喪游免。一夜留宿書齋裡,餵以黃粱與白水。翌日風歇雨亦晴,小雀毛乾元氣生。待我開門一檢視,忽能鼓羽飛上巆。翱翔旋轉幾回首,聲聲好似白我告辭行。」先祖為先生首徒,故舉家皆以「玉山仙」敬稱之。先生與先祖昔日於府展、臺展多有斬獲,並曾與嘉義地區名流張李德和等人相唱和,林臥雲亦曾以〈畫中八仙歌〉誌焉。余幼時曾隨長輩至先生家拜年,去年先生亦逝,令人不勝欷吁。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5-05-22 11:17 A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41)
林臥雲〈畫中八仙歌〉,記是時嘉義繪畫名家也。詩云:「澄波作畫妙入神,名標帝展良有因。玉山下筆見天眞,匠心獨運巧調均。凌煙應許寫功臣,清蓮淡描含精勻。味同飲水不厭貧,芾亭潑墨求推陳。畢竟憂藝不憂貧,毋須設色稱奇珍。東令思巧法且純,錯落瀟灑猶堪親。德和女史意出新,雅繪蓮蕙質彬彬。畫梅時與竹為鄰,一枝點綴十分春。秋禾年少藝絕倫,海國汪洋獲錦鱗。雲友寫景超凡塵,幽邃直欲闢荊榛。或花或烏或山水,傳燈傳鉢與傳薪。此日大羅欣聚會,宛同鸞鳳並麒麟。佇看藝運蒸蒸上,後起錚錚代有人。」澄波者,陳澄波也。攻西畫,惜橫死於二二八事件。玉山者,即林玉山先生,以文人畫為基礎,兼之精於寫生,終成大家;清蓮者,徐清蓮也。雖多次獲獎,然生平未詳;芾亭,朱芾亭也。宗南派山水,亦為詩人;東令者,林東令先生是也。中埔人,家務農,後至嘉義開設裱褙店兼民俗畫家;德和女史,張李德和女士是也。本為雲林望族,後歸嘉義張家。開闢琳琅山閣,邀集文人雅士吟詩作畫,實嘉義名流也。著有《琳琅山閣吟草》、《張李德和書畫集》等書;秋禾者,即先祖李秋禾也。原籍麻豆,後至嘉義習畫。雖獲獎無數,惜因疾早逝;雲友,即盧雲生,又名雲友,亦曾研習詩文。後任教於臺北靜修女中、成淵國中、國立藝專。以上資料,出於家大人與同好所編《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嘉義地區》,實則嘉義書畫名家未徒八仙之數,應可作詩頌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5-07-08 10:59 A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42)
偶讀王松《臺陽詩話》,其中載江左徐宗幹(樹人)〈詠炭〉詩云:「一半黑時猶有骨,十分紅處便成灰。」對仗工穩,深得體物諷喻之妙,亦可見選詩之用心。王松,字友竹,號滄海遺民,新竹人士。其著有《滄海遺民賸稿》、《臺陽詩話》,刊行當時亦銷往上海一帶,人多知之。湖南蔡鎮楚先生著《中國詩話史》亦曾述及,然僅知作者為「滄海遺民」,未知其名為王松,惜哉!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5-10-22 06:42 P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43)
黃宜君女史,台北市人,與余大學同窗.近年曾出版散文集<<流離>>,譽為文壇新星.前日驟逝,諸友不勝感慨.余思及女史曾出示其作詩詞,因而翻檢當年同人作品集<<出岫>>,得詩詞二首.<宮詞>:"昭陽重鎖錦惟深,葉落紛紛日影沉.前殿燈殘歌舞罷,露凝永巷步搖簪."<憶江南.春末偶書懷>:"窗紗舊,雨落潤紅衫.明日不知春去否,湖綠髮蒼無情簪.無語對空山."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ckg103 » 2005-10-24 12:20 PM

壯齋 寫: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28)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30)
「恤刑歌。恤刑賊。朝廷法網密于羅。君不見世間凡有犯刑者。戚別親離可奈何。雖悔恨。日難過。幸皇初即位宸。衷蘊太和刑。無輕重。皆從減。監門箇裡遍恩波。」


吟兄此处句读似有误。

因海峡阻隔,平生对台岛诗坛,所知甚少。吟兄诗话之作,于我大有助益。谢谢!
ckg103
會員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05-10-14 07:21 AM
來自: 镇江

文章ckg103 » 2005-10-24 12:27 PM

此处“贼”字,似乎当为“歌”字吧。

幸皇初即位。宸衷蘊太和。刑無輕重皆從減。監門箇裡遍恩波。

“監門箇裡”不知作何解。
ckg103
會員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05-10-14 07:21 AM
來自: 镇江

文章ckg103 » 2005-10-24 05:00 PM

壯齋 寫: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43)
<宮詞>:"昭陽重鎖錦深,葉落紛紛日影沉.前殿燈殘歌舞罷,露凝永巷步搖簪."<憶江南.春末偶書懷>:"窗紗舊,雨落潤紅衫.明日不知春去否,湖綠髮蒼情簪.無語對空山."


"惟"字似为误植。
此处“无”字是否正确?
ckg103
會員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05-10-14 07:21 AM
來自: 镇江

文章壯齋 » 2005-10-25 04:38 PM

ckg103 寫:
壯齋 寫: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28)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30)
「恤刑歌。恤刑賊。朝廷法網密于羅。君不見世間凡有犯刑者。戚別親離可奈何。雖悔恨。日難過。幸皇初即位宸。衷蘊太和刑。無輕重。皆從減。監門箇裡遍恩波。」


吟兄此处句读似有误。

因海峡阻隔,平生对台岛诗坛,所知甚少。吟兄诗话之作,于我大有助益。谢谢!

確有錯誤,應為
幸皇初即位。宸衷蘊太和。刑無輕重皆從減。

監門箇裡遍恩波
箇作"那"字用.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5-10-25 04:42 PM

ckg103 寫:"惟"字似为误植。
此处“无”字是否正确?


當年同人刊物錯字甚多,紙本上確為此二字.然"惟"字應為"帷"字之誤.至於"無"字,則不知為何者之誤,或為作者未察.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5-11-21 11:16 A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44)
張達修先生,南投竹山人,臺灣名詩人。父祖於當地築「醉草園」,故其詩集稱《醉草園詩集》。其中有〈綠島雜詠〉四首,其四云:「波青島綠足移情,海客重逢坐月明。風雨夜深催夢醒,太平洋作不平鳴。」詩人何以不平?緣其獨子張振騰先生,於就讀中學時被控參與讀書會,繫獄於綠島十餘年。詩人藉公赴綠島探訪,兩人重逢,備覺不平也。此事余聞諸張振騰先生,備感哀悽。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6-06-04 07:38 P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45)
詩不可謬解.鄭經有〈駐師澎島除夜作〉之作云:"舳艫連遠漢,旗旆蔽長江。帆影掛山路,波聲度石矼。人家點遠浦,葓草隱孤艭。旗動亂雲色,鼓鳴雜水淙。淒淒寒夜火,寂寂客船窗。漏盡更新令,春暉照萬邦。"其中"帆影掛山路"之句,或有云:"斜陽映照,帆影落於澎湖山壁是也."其謬大矣.題作"除夜",何來斜陽.又落影必低於帆,何以稱"掛山路"耶?讀書未精者,不知此影非指帆之落影,乃帆之身影是也.鄭經立於甲板之上,仰望見高帆與其後澎湖山壁,於視角正為一線,故稱其為"掛"也.讀詩者不可不細思其意.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46)
鄭經又有〈夜坐吟〉一詩云:"獨坐尚未久,譙樓鼓轉深。殘月初吐影,微雲共浮沉。秋風中夜發,戶戶搗衣砧。砧聲鳴不息,盡是故人心。餘音暗吹入,為君起短吟。"其中"殘月初吐影,微雲共浮沉"一句,讀書未精者云:"雲與月,於水面映其形也."殊不知"浮沉"一詞,亦可用於天體之運行也.此句乃形容雲月之掩映也.雲厚月隱,則似月沉;雲薄月現,則如月浮.非謂其於水面映其形也.又水面非鏡面,必有波動,豈能映照其形乎?如此輩者,所之景物皆來自卡通.電影,非真歷其地,古人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信不誣也.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47)
詩句類似對句者,必兩句並讀,方可得其真義.鄭經有〈風雨看舟前落花〉云:"夾江桃李逞芳幹,春風驟雨飄兩岸。影隨水流青山動,香因風吹碧雲散。花葉重重落碧波,長江一望錦繡段。風雨無情妒花嬌,花葉無心任漂渙。隨波萬點若星輝,旋轉舟傍似依依。點水蜻蜓留不住,傳謝蜂蝶莫魂飛。"其中"影隨水流青山動"之句,讀書未精者云:"青山之影,隨水而動也."若是,則下句"香因風吹碧雲散"可解作"碧雲之香,因風而散"乎?此處之"影",乃指花影,香乃花香.影隨流水,指落花隨流水而動.青山之動,乃為鄭經己身隨舟而動也.又題作"風雨",雨打波亂,豈容青山倒映其形乎?此又閉門造車者之言.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48)
詩歌異於文章者,除韻律外,則以意在言外為其特點.鄭經〈山逐泛舟行〉云:"輕棹乘風發,一峰復一峰。遠浦同青色,處處有芙蓉。孤帆隨日影,白雲沿水從。倏忽輕萬里,我心覺忪忪。"其中"孤帆隨日影"之句,乃形容船向無時不轉,言外之意乃指河道之曲折;"白雲沿水從"之句,乃形容雲霧之近也,言外之意則為河谷之深峽.學者應細讀之,再三玩味,方能不辱作者.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詞小講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