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風絮照斜陽,執手江堤怯晚涼。此際忍含千古淚,
重來應識滿頭霜。渭城舊曲成新恨,詩社新知誦舊章。
記得春歸才幾日,不堪人世已滄桑。
百年草草踏歌行,來約他生已不情。遠逝自能療妒婦,
愁縈怕讀瘞香銘。天涯流月空延佇,海國疏星待曉明。
寂夜漫漫歸別館,可曾共我聽秋聲?
月下行觴每憶君,幾回圍聚影形分。旁人未解能驚座,
在子原知思不群。雀舞翠屏空炫服,豹藏山霧失奇文。
他時清興中宵發,一曲憑誰遏嶺雲。
旗亭西望接河梁,此去行程萬里霜。懷刺三年名漫滅(一),
說書十上訊微茫(二)。長安冠帶勞相索,白下笙歌久已忘。
局促紅塵多失意,司空見慣杜韋娘。
淪謫凡塵只自憐,不須重賦感懷篇。芳容以爾稱名媛,
才調如君美少年。金屋藏來猶愛盡,白頭吟罷已情遷。
忍拋一段風流態,長在檀郎夢裏邊。
翠樓人墜自哀傷,馬上琵琶辭故鄉。補過餘情悲小玉(三),
肆凶復歎笑高洋(四)。深情奉倩嗟難及(五),慟哭唐寅未可方(六)。尤念芳卿今出閣,竟然天壤有王郎(七)!
憔悴憐君不入時,也曾身占向陽枝。金鈴何礙風姨妒,
秀骨頻憂月姊窺。宋玉才高喻白雪,羅虯情重比紅兒(八)。
此生大有難堪處,悵望雲天欲寄誰。
淩波人去襪生塵,難附仙娥渡遠津。每向湖邊歌小小,
還從畫裏喚真真。情天孽海空遺恨,萬劫千秋未了因。
消息循環須有待,相望珍重歲寒身。
自將人事感天心,忍令相知秉燭尋。惟悟餞筵皆異懴,
來聽離曲盡悲音。寒香長在識顏色,短夢重回殊古今。
敢道此行原寂寞,文章騰價到雞林。
浮雲舒卷易朝昏,瑟瑟西風獨掩門。環佩歸來真倩女,
欄杆指處覓天孫。夜深寂寂清江月,燈灺茫茫黃葉村。
一片傷情揮不盡,他時重與故人論。
一、彌衡傳:始達潁州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
至於刺字漫滅。刺,今名片也。
二、蘇秦見秦惠王事。
三、見唐人小說霍小玉傳。
四、北齊高洋兇暴,寵姬薛氏有小過,遽殺支解之,抱其股為
琵琶彈之,復歎曰:佳人難再得。
五、荀奉倩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取冷還,以身熨 之。
六、唐伯虎為葬花之祖,其事其詩雪芹多借鑒。
七、王凝之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還謝家,意大不悅。
太傅慰釋之:王郎,逸少之子,人材亦不惡,汝何以恨乃 爾?答曰: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八、羅虯悅營妓紅兒,郡將不能容。虯棄官去,擬諸美物作比紅兒詩。
(詩于古事本不宜自注,前賢曽論之矣。然初發時青年輩多問及出處,故略為注釋,識者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