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落花十首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傷落花十首

文章水村 » 2005-04-13 03:15 PM

一天風絮照斜陽,執手江堤怯晚涼。此際忍含千古淚,
重來應識滿頭霜。渭城舊曲成新恨,詩社新知誦舊章。
記得春歸才幾日,不堪人世已滄桑。

百年草草踏歌行,來約他生已不情。遠逝自能療妒婦,
愁縈怕讀瘞香銘。天涯流月空延佇,海國疏星待曉明。
寂夜漫漫歸別館,可曾共我聽秋聲?

月下行觴每憶君,幾回圍聚影形分。旁人未解能驚座,
在子原知思不群。雀舞翠屏空炫服,豹藏山霧失奇文。
他時清興中宵發,一曲憑誰遏嶺雲。

旗亭西望接河梁,此去行程萬里霜。懷刺三年名漫滅(一),
說書十上訊微茫(二)。長安冠帶勞相索,白下笙歌久已忘。
局促紅塵多失意,司空見慣杜韋娘。

淪謫凡塵只自憐,不須重賦感懷篇。芳容以爾稱名媛,
才調如君美少年。金屋藏來猶愛盡,白頭吟罷已情遷。
忍拋一段風流態,長在檀郎夢裏邊。

翠樓人墜自哀傷,馬上琵琶辭故鄉。補過餘情悲小玉(三),
肆凶復歎笑高洋(四)。深情奉倩嗟難及(五),慟哭唐寅未可方(六)。尤念芳卿今出閣,竟然天壤有王郎(七)!

憔悴憐君不入時,也曾身占向陽枝。金鈴何礙風姨妒,
秀骨頻憂月姊窺。宋玉才高喻白雪,羅虯情重比紅兒(八)。
此生大有難堪處,悵望雲天欲寄誰。

淩波人去襪生塵,難附仙娥渡遠津。每向湖邊歌小小,
還從畫裏喚真真。情天孽海空遺恨,萬劫千秋未了因。
消息循環須有待,相望珍重歲寒身。

自將人事感天心,忍令相知秉燭尋。惟悟餞筵皆異懴,
來聽離曲盡悲音。寒香長在識顏色,短夢重回殊古今。
敢道此行原寂寞,文章騰價到雞林。

浮雲舒卷易朝昏,瑟瑟西風獨掩門。環佩歸來真倩女,
欄杆指處覓天孫。夜深寂寂清江月,燈灺茫茫黃葉村。
一片傷情揮不盡,他時重與故人論。

一、彌衡傳:始達潁州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
至於刺字漫滅。刺,今名片也。
二、蘇秦見秦惠王事。
三、見唐人小說霍小玉傳。
四、北齊高洋兇暴,寵姬薛氏有小過,遽殺支解之,抱其股為
琵琶彈之,復歎曰:佳人難再得。
五、荀奉倩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取冷還,以身熨 之。
六、唐伯虎為葬花之祖,其事其詩雪芹多借鑒。
七、王凝之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還謝家,意大不悅。
太傅慰釋之:王郎,逸少之子,人材亦不惡,汝何以恨乃 爾?答曰: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八、羅虯悅營妓紅兒,郡將不能容。虯棄官去,擬諸美物作比紅兒詩。
(詩于古事本不宜自注,前賢曽論之矣。然初發時青年輩多問及出處,故略為注釋,識者諒之。)
醉吟久矣安悬瓠,
任诞常如不系舟。
水村
會員
 
文章: 552
註冊時間: 2005-03-12 05:23 PM
來自: 广西

文章卞思 » 2005-04-13 11:53 PM

又有巨作 :-o
詞長這十首筆力老道,且說實在,您要不做注,我那幾處也是看得一頭霧水哩。

不過這其中似有幾首與落花關係較遠?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一方 » 2005-04-14 05:38 AM

第二首中,銘字是九青韻。

請教第五首的﹝稱 - 名媛﹞與﹝美少年﹞對仗是否稍寬呢?

末學妄言之處,請海涵。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水村 » 2005-04-14 12:04 PM

谢谢卞斑竹费神,写得不好,不知以落花喻佳人(有几处又指才人),
还是佳人喻花,连我都塗了。呵呵
回一方君: 才調如君“美”(以花朵美称少年,作动词吧)少年。
铭,青韵,对的。我只好叫几个古人来帮说话了:
春去 白居易
一從澤畔為遷客,兩度江頭送暮春。白髮更添今日鬢,青衫不改去年身。
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終無卻少人。四十六時三月盡,送春爭得不殷勤。
全首真韻,末句文韻。
寄家書 李徳裕
瓊與中原隔,自然音信疏,天涯無去雁,船上有回書。一別五年外。
相思萬里餘。開緘更多感,老淚濕霜須。
全首魚韻,末句虞韻。
題齊安城樓 杜牧
嗚軋江樓角一聲,微陽瀲瀲落寒汀。不用憑欄苦回棹,故鄉七十五長亭。
首句聲屬八庚,二四句汀、亭屬九青韻。
再看李商隱幾首詩:
夢澤
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櫥為細腰。
首句肴韻,二四句蕭韻。
楚宮
湘波如淚色漻漻,楚厲離魂逐恨遙。楓樹夜猿愁自斷,女蘿山鬼語相邀。
空歸腐敗猶難復,更困腥臊豈易招?但使故鄉三戶在,彩絲誰惜懼長蛟。
通首蕭韻,末句肴韻。
茂陵
漢家天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內苑只知含鳳嘴,屬車無複插雞翹。
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
一二句肴韻,余蕭韻。
憶住一師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鍾曉憶西峰。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
一句東韻,餘冬韻。
有名的《無題》也有“出韻”: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一二句冬韻,其他東韻。
醉吟久矣安悬瓠,
任诞常如不系舟。
水村
會員
 
文章: 552
註冊時間: 2005-03-12 05:23 PM
來自: 广西

文章卞思 » 2005-04-14 11:13 PM

原來是以花喻人,多謝解說!

至於一方詞長提出的問題,要跟水村詞長解釋一下,雅集過去對於韻與律的要求確實是比較嚴苛一些的,雖然考諸前人亦有韻律不盡一致之例,但既然前清之後古典詩已整理出代表較多數作品的格律,原則上雅集是傾向遵循定格的。

不過詞長所列舉的前人作品中,有許多是首句用通轉之韻部或者末句用通轉之韻部的情況,這兩種格式,分別稱為孤雁入群格和孤雁出群格,在台灣閒詠詩時只要注明,一般倒也還接受。

謹陳所知,供您參考。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一方 » 2005-04-15 05:59 AM

多謝水村詞長不厭末學提問膚淺,引例詳釋,受教 :lol:

王力的詩詞格律概要也提過孤雁入群,就是首句用鄰韻,例子則沒有詞長所引那麼多。但第四句用鄰韻則沒有提及。又多點見識了 :-D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水村 » 2005-04-15 09:51 AM

谢卞版主点醒,我一定尽量做到。也谢一方君细心指示。
又有一种进退格,好像为作而作了。呵呵
醉吟久矣安悬瓠,
任诞常如不系舟。
水村
會員
 
文章: 552
註冊時間: 2005-03-12 05:23 PM
來自: 广西

文章哀駘它 » 2005-04-15 12:58 PM

關于詩韻問題,也接
卞思吟長及
水村吟長的意思補充幾句:
律詩四韻,除正格以外,尚有五種特殊韻格,誠如
二位吟長所言,首句借鄰韻為孤雁入群(或作“孤鶴”,當以“孤雁”義長,所謂韻腳如雁行),末句借鄰韻為孤雁出群。間句換鄰韻為進退格,上半用一韻,下半用鄰韻為轆轤格,這四種都是應當允許的。另有一種葫蘆格,前人認為是上二下四,某一直懷疑,律詩首句入韻,亦只有五個韻腳,何來上二下四?況且以上二下四為葫蘆狀,上一下四之孤雁入群豈不更像葫蘆?竊以為葫蘆形狀是中間窄,以首句入韻,則頷聯韻腳借鄰韻,或可像葫蘆之形。私心妄度,謬誤必然。博雅君子,或可教我,先此致謝!
哀駘它
會員
 
文章: 466
註冊時間: 2003-12-16 10:33 AM

文章水村 » 2005-04-15 03:09 PM

谢谢哀君赐教。
拙作引起讨论,极觉有幸!
诸君所言邻韵有在头、在尾或夹在中间的。
真太复杂,可能古人也未必能说清放在何处合理,何处不行。
想必也是先有汽车才有交通规则。
我是偏于守旧的,但一时想不出或记不清,就用了,
究竟用古韵不如说话流利。
雅集是傾向遵循定格的,一定努力遵守!
醉吟久矣安悬瓠,
任诞常如不系舟。
水村
會員
 
文章: 552
註冊時間: 2005-03-12 05:23 PM
來自: 广西

文章風雲 » 2005-04-17 10:11 AM

十首中最喜〔記得春歸才幾日,不堪人世已滄桑。 〕二句,感慨深沉。

讀完十首,個人有些看法,提出來討稐一下:

一.第六首似共用了七個典故,詞長之學養實令人佩服,然弟以為用典過多,結構反有鬆散之病。

二.〔忍令相知秉燭尋〕,〔令〕作〔使〕解時為平聲字,此處恐出律矣。

三.大作部分對仗較寬。

四.〔才調如君美少年〕,花有"才調"乎?又此句在該首中顯得較為突兀,似受限於對仗所致。

五.〔灺〕為燈燭燒剩的殘餘物,現在是否仍有人家用燭?或許值得商榷。

以上乃小弟讀後之感,妄評之處,尚請海涵。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水村 » 2005-04-17 12:22 PM

一並谢之!
醉吟久矣安悬瓠,
任诞常如不系舟。
水村
會員
 
文章: 552
註冊時間: 2005-03-12 05:23 PM
來自: 广西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1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