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體詩 送友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仿古體詩 送友

文章柳夢君 » 2003-08-10 10:19 PM

去年深冬,友將回國,賦此送行。

知友將小別,
離愁亂如絲。
故國寒風厲,
君子歸莫遲!
道別何匆匆,
相對兩無語。
勿忘傳音訊,
有人望歸期!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柳夢君
會員
 
文章: 166
註冊時間: 2003-07-30 10:40 PM
來自: 夾尾齋

文章卞思 » 2003-08-10 11:34 PM

本站設立之宗旨乃在推廣古典詩詞,柳詞長大作體例於古體近體皆不合,故請稍事修改,勉為配合,掃興之處,敬祈海涵!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柳夢君 » 2003-08-11 08:39 PM

謝謝卞詞長指正。但可否具體說明拙詩不合古體之處?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柳夢君
會員
 
文章: 166
註冊時間: 2003-07-30 10:40 PM
來自: 夾尾齋

文章維仁 » 2003-08-11 09:26 PM

柳詞長吟安:
古典詩的平仄以「平水韻」為準。字的聲調可分為「平」、「上」、「去」、「入」四個聲調。上聲、去聲、入聲合稱為「仄」聲。
1.平聲上平聲: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下平聲:一先、二蕭、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
2.上聲:共廿九韻。(恕不逐一列舉)
3.去聲:共三十韻。(恕不逐一列舉)
4.入聲:共十七韻。(恕不逐一列舉)
詳見http://netcity3.web.hinet.net/UserData/bise/big5/tools/rhyme/rhyme5.htm
古典詩的押韻以「平水韻」為準,並非以現今國語來押韻,押韻時大抵以押同一韻目的字為原則,當然更不可能跨越平上去入來押韻。

大作的韻腳位置分別是絲、遲、語、期。其中「絲」字屬上平聲四支韻,「遲」字屬上平聲四支韻、「語」字屬上聲六語韻,「期」字屬上平聲四支韻,所以,第六句出韻,完全不符合古體詩或近體詩押韻格式。
個人向來建議學習古典詩以從近體的絕句入門為宜,待得對格律有所領會,再逐步練習律詩、古體。尚請參考。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風雲 » 2003-08-11 09:29 PM

個人亦認為初學者應先學絕句律詩,待有一定程度之後再寫古體。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柳夢君 » 2003-08-11 10:01 PM

謝謝各位詞長指正。但卞詞長為何又認為拙詩《小舍》可作古體看?據愚所知,古風流行之時,平水韻尚未行世。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柳夢君
會員
 
文章: 166
註冊時間: 2003-07-30 10:40 PM
來自: 夾尾齋

文章卞思 » 2003-08-11 10:45 PM

大作「小舍」詩韻腳如下:
小舍來愛客
至友樂新春-春,一真韻
笑語出戶外
東風入寒門-門,十三元韻
友誼共珍惜
風華期永存-存,十三元韻
祝君長康健
年年醉金樽-樽,十三元韻

古體詩韻腳除按平水韻外,還有所謂通轉,真元二韻屬可通之韻,支語二韻則不可通,而觀詞長用韻法,又非轉韻,故約不合古體詩律。

韻書本為後人整理古人聲韻而成,並發覺古人詩詞中隱隱然有聲韻規律存在,因而在創作古典詩詞時亦按古人規律為之。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