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老豆

文章淳風 » 2018-02-08 08:50 PM

老豆秋來子滿襟,厓門煙樹斷遙岑。故園新火銅墻厚,越嶺陳皮燭影深。
雙水年年流碧玉,天臺點點望玄黅。握瑜離湣和散那,一笑琉璃恩怨愔。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Re: 老豆

文章楚狂 » 2018-02-12 09:00 AM

淳風 寫:老豆秋來子滿襟,厓門煙樹斷遙岑。故園新火銅墻厚,越嶺陳皮燭影深。
雙水年年流碧玉,天臺點點望玄黅。握瑜離湣和散那,一笑琉璃恩怨愔。

晦澀,不知所云。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淳風 » 2018-02-13 08:45 PM

所評的當,這是紀念父親的文字,看得明我倒驚奇。粤人稱父親"老豆",用了幾個祖鄉地名,父親一些經歷,加了點感情。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Re: 老豆

文章卞思 » 2018-02-13 09:37 PM

建議淳風詞長對於專有名詞可以加一點註釋,以利讀者了解。
謝謝您!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淳風 » 2018-02-13 11:09 PM

卞思詞長所言妥善,既是發表在公共網路,當顧及讀者理解角度切入點。祖鄉新會,厓門、雙水、天臺是地名。父八十有加,上月歸天家。和散那是贊美語,散字出律,無法替改。琉璃是啟示錄寶座前玻璃海。父親經歷同代人因階級成份而受的坎坷,家族亦散居列國。因涉禁區話題,所以律調刻意隱悔。待天朗氣清時,重寫歌行或十九篇式重記苦難,作一代人祭。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Re: 老豆

文章楚狂 » 2018-02-14 08:04 AM

一、70年末~90年初,粵語片或港片錄影帶在台灣流行時,港人用粵語稱老父為「老豆」,在當時的台灣已不是「新鮮詞語」。
我幼時背誦過「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當然知道此語出典所本。

二、我講的「晦澀」不是指詩題,近體律絕畢竟不是地理教科書,羅列各地名風土產物,匆匆帶過。雖說是個人孺慕情深,但二、三、四句將數個地名、故園雜揉景、物,亦僅止於表象,於作者或許有事物親歷之感觸,於讀者是諱莫如深。寫先人事略而自己感情不在裏面,不免隔靴。
老杜「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句,若少了前六句史事鋪陳、真情流露歡喜欲狂如躍字表,而題做「巴蜀記遊」,不過一般陳腔濫詞的一本破「流水帳」。

三、七句更是獺祭既有「成詞」,將「飽學」(握瑜)、「遭憂」(離湣)、天主教基督教唱頌語(和散那)鎔鑄一句,或許是想表達令尊一生經歷,未免簡省太過。(還好我幼時讀過教會學校,聽過聖經故事、望彌撒)

四、至於作者補註提到一語:「和散那是贊美語,散字出律,無法替改。」
詩法有所謂「雙拗」之法,七言平出拗第六字:「握瑜離湣和那」對句第五字易平救轉:「一笑琉璃怨愔」;依作者言似乎不曉得此唐宋人已有詩法,但無意間「」字已自行易平救轉,並無不妥

五、近體詩寫情貴在溫厚而非晦澀,既然不是寫在私藏金匱石室之中,便要讓讀者能讀懂。「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詩貴曉暢敦雅,若要花更多數倍於原作的字詞去解說、自己註解,不異買櫝還珠。


宋代王十朋寫過一首五律(詩題長達39字)懷念其父逝世守靈詩,40個字,蓼莪之思,言簡意賅:
先子神何在,人亡跡尚存。業餘經史案,趣寄聖賢尊。
榻冷寧攲枕,堂虛已蓋棺。晨昏徒泣血,無路報深恩。
案:詩見《梅溪集.前集卷三》;另六句韻腳從14寒借入。

真情在茲
駑鈍似我,差可解意。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淳風 » 2018-02-14 10:48 AM

感謝楚狂詞長費心。涉政治、信仰、格律、觀點爭議是無法統一的,個人經歷又無法繞避,故用西昆體。律詩出句從寬,且第七句變體最大,拗救體我亦常用自救對救,因存異議我不想在此爭論故特意挑明。恩字對救是有意為之,我本意是恩救。無和撒那一詞無法抹去前期的仇怨,帶不出尾句的琉璃。致於經歷在第二聯,新火、銅墻、陳皮、燭影,那種走投無路的絕境,我相信有此經歷的同代人自有刻骨感受,作為大跨度的歷史背景,此句已夠。我緣慳性乖,能說這麽多已破例,見諒。順祝春祈。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Re: 老豆

文章卞思 » 2018-02-14 12:54 PM

看楚狂兄與淳風詞長討論,收穫甚多,感謝兩位!

淳風詞長孺慕情深,礙於現實,不能盡述,理解。
亦請詞長寬心,祝新年快樂!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Re: 老豆

文章李微謙 » 2018-02-14 01:50 PM

疑義相與析,平和堪論理
漱心齋
醉月何時已 凝眸幾度傷
李微謙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940
註冊時間: 2002-03-01 12:30 AM
來自: 予豈好辯齋

清明父新碑初省

文章淳風 » 2018-04-01 11:54 AM

草樹始生根,花沾雨露恩。白雲無限意,青石掌中溫。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憶與父飲茶

文章淳風 » 2018-04-19 11:31 PM

去年今日試新茶,建盞星浮孔雀砂。細語巡城湯色好,今年新綠向誰夸。

余晚歸父常預泡茶湯,言新購得好茶,試試成色如何。余亦微笑對坐,應答無非湯好色佳。
近與母閑談父往事,言某早晨,父廳中徘徊,神色茫然。問意欲何為,言煮茶。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