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晟先生小像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東晟先生小像

文章逄乙先生 » 2018-01-20 04:20 PM

東晟先生小像
學未成名鬢已斑,遍搜奇句满臺灣。閒居濁水城東界,小隱須彌芥子山。每為充庖嘗百草,慣宜插趣巧雙關。臨行贈我江瑤柱,君是江瑤第幾般?
逄乙先生
會員
 
文章: 178
註冊時間: 2018-01-06 11:48 PM
來自: 河北省

Re: 東晟先生小像

文章卞思 » 2018-01-20 07:27 PM

寫得貼切!
建議逄乙兄可將貼於臉書的註轉附過來,讓讀者更易解讀。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Re: 東晟先生小像

文章風雲 » 2018-01-31 10:02 AM

的確貼切!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Re: 東晟先生小像

文章李微謙 » 2018-02-06 08:09 AM

得其神也!
漱心齋
醉月何時已 凝眸幾度傷
李微謙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940
註冊時間: 2002-03-01 12:30 AM
來自: 予豈好辯齋

Re: 東晟先生小像

文章楚狂 » 2018-02-06 09:28 AM

逄乙先生 寫:東晟先生小像
學未成名鬢已斑,遍搜奇句满臺灣。閒居濁水城東界,小隱須彌芥子山。
每為充庖嘗百草,慣宜插趣巧雙關。臨行贈我江瑤柱,君是江瑤第幾


「般」字聲韻有討論空間
有末句押借鄰韻之法
然非常態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頂一下---

文章四年級 » 2018-02-11 07:07 PM

頂一下---
雖然流亡在外-*----頂一下--沒犯法啊------ :lol: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4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