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唱和中見真情,見胸襟,誠兩闋佳作也。試評幾句,未知當否。
白圭原詩:
卓立浮城聽雨殘,用【獨】換【卓】?【浮城】何意?
百忙心事一雲寬。用【俗】換【忙】?
滇山風動出高鶴,佳句。以後但稱漢兄【高鶴】可也。 :mrgreen:
嶺表月明懷冷丹。對句稍遜。【冷丹】略澀。
更有生涯關故梓,有此出句,
已無詩句入邯鄲。則對句不酸,不俗。
相交但寄春江水,春江水暖,則孤影不寒,
萬里綈袍影未寒。結聯感人,設思奇妙。
【綈袍】1‧厚繒製成之袍。2‧ 戰國 時 魏 人 范雎 先事 魏 中大夫 須賈 ,遭其毀謗,笞辱幾死。後逃 秦 改名 張祿 ,仕 秦 為相,權勢顯赫。 魏 聞 秦 將東伐,命 須賈 使 秦 , 范雎 喬裝,敝衣往見。 須賈 不知,憐其寒而贈一綈袍。迨後知 雎 即 秦 相 張祿 ,乃惶恐請罪。 雎 以 賈 尚有贈袍念舊之情,終寬釋之。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後多用為眷念故舊之典。
漢宮和詩:
山外歸來兩鬢殘, 還會再出山否?
羞言無事自心寬。 【羞】是謙語,亦是不服氣語。
三春獨種忘憂草, 頷聯好對。【忘憂】上承首聯。
九夏共尋提氣丹。 【九夏】雙關。【提氣】下啟頸聯。
應似持竿臨渭水, 山外之事仍關心,詩心猶健。
何需惜墨遠邯鄲。 不是【黃昏休唱大風歌】嗎?
參商亦解綈袍舊, 看他對句化用【綈袍】之典,
誰說滇中范叔寒? 妙手拈來【范叔】二字,是巧合,亦見匠心。漢兄以賢相自況乎!?

惜乎【誰說】二字稍弱。
*參商,兩顆星的名字,參星出來時,商星落下。比喻朋友難見面。杜甫詩“人生不相見,動入參於商。”,《贈衛八處士》。 此處漢兄或有誤植,似應為“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唱酬之間,銖兩悉稱。原作以溫厚、淡泊中見情深,和作風格豪放,亦不失雋永。詩意之間,雖處處關照,卻絕不附和。讀來可略見兩人性格,可謂詩如其人。難得者,和詩韻腳無一鬆懈之處,【丹】韻還稍勝,見出漢兄酬唱功力。劍寒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