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詩人劉昚虛的《積雪爲小山》,讀起來清新明目,愛不釋手:
飛雪伴春還,春庭曉自閑。
虛心應任道,遇賞遂成山。
峰小形全秀,岩虛勢莫攀。
以幽能皎潔,謂近可循環。
孤影臨冰鏡,寒光對玉顔。
不隨遲日盡,留顧歲華間。
天沐甚喜此空靈、清澈的風格,回想今日登終南皇峪寺村,行程三十裏,跟著許多驢友沿著崎區山路,賞景而行,拍攝黃葉,紅果,忙得不亦樂乎。快到山頂時,出現大片板栗樹林時,那熟透了的、帶刺的板栗苞蕾都裂開了口子,不時地掉下鮮豔的板栗果實,坐在樹下,不斷地被掉下的栗子落地的聲音所驚動,記得王維說,人閑桂花落,此地正是人閑板栗落。
天氣預報今日應有小雨,而且,陰雲沈霧始終籠罩著山谷,但慶幸的是,老天爺大發慈悲,始終沒有下雨,登高四望,遠處的山巒在煙雲中隱隱約約,頗有幾分仙山神峰的感覺。
城外三十裏,終南黃峪澗。
煙雲淹九嶺,岩樹挂溪簾。
灌木穿刺過,石門翻越攀。
忽聞歌號起,恐是近七賢。
隱士居茅舍,門前有菜田。
山雞臥深草,水蛭動淺潭。
最喜蔽天樹,蟬鳴久未嫌。
清風滿衣袖,無力返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