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孔先生鯤島詩有感
夢覺春帆夜雨聲,從潮流處起先鳴。
才憐劫後歸家客,忽作濤頭赴海鯨。
洞口漁舟舊曾繫,桃源煙水久無晴。
湖山綠與藍都好,借問誰堪寄此生。
醉雨 寫:讀孔先生鯤島詩有感
夢覺春帆夜雨聲,從潮流處起先鳴。
才憐劫後歸家客,忽作濤頭赴海鯨。
洞口漁舟舊曾繫,桃源煙水久無晴。
湖山綠與藍都好,借問誰堪寄此生。
四年級 寫:讀孔先生鯤島詩有感(藏頭詩.步題.韻.)
中土台灣兩款聲,華光各異怎同鳴?
民心向背憑投票,國格降昇看噬鯨。
世態更遷存冷暖,界碑勘定顯陰晴。
自思選戰藍無益;由此慎防紅禍生。
醉雨 寫:四年級 寫:讀孔先生鯤島詩有感(藏頭詩.步題.韻.)
中土台灣兩款聲,華光各異怎同鳴?
民心向背憑投票,國格降昇看噬鯨。
世態更遷存冷暖,界碑勘定顯陰晴。
自思選戰藍無益;由此慎防紅禍生。
四年級詞長好,我不太明白〝噬鯨〞一詞的解讀,但因而搜到前賢陳季同弔臺灣詩:
鯨鯢吞噬到鯤身,漁父蹣跚許問津。
莫保屏藩空守舊,頓忘唇齒藉維新。
江山觸目囚同泣,桑梓傷心鬼與鄰。
寄語赤崁諸故老,海桑歷劫亦前因。
我一向認為,從歷史角度來看,華人世界的民主革命百多年來猶在努力當中,尚未到定局的階段。
眼前的努力與挫折,經常使我對百多年前人們的觀點產生興趣。
四年級 寫:
民心向背憑投票,國格降昇看噬鯨。
於此〝噬鯨〞之鯨—乃鯤島---之鯤的比喻---
戴金生 寫:有感
黃鐘難發聲,唯聽井蛙鳴。
島上無男子,舟邊多巨鯨。
天涯今夜雨,故國幾時晴,
仇恨存心裡,何來情愛生!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56 位訪客